互联网金融优化农村支付服务
2019-01-09陈启实
◎陈启实
在社会经济高速提高的状态下,互联网金融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形式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等产品的出现,表现出互联网金融的繁荣,改善了人们生活中的支付体系。然而在我国大经济状态下,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农村的支付方面比城市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仍然有待提高,服务方面也还有不足。
一、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等方面的特点
1.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支付中所包含的意义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它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来完成交易,投资等方面的金融往来。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所以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来说更加的方便快捷,并且使用范围广泛。有关部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规范意见,规范中对于如何提升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指导,并且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对传统金融机构所造成的影响。在当前的互联网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互联网支付的方式来进行交易,主要使用的支付类型为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动支付。这对于小额交易来说,大大提高了方便性。
2.互联网金融在对于支付和结算等方面的作用
第一,互联网金融为小商小贩等提供了方便简洁的交易模式,省略了找零等的步骤,在支付和结算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下,小商小贩每天都要换很多的零钱以便用于交易支付。而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形式则改善了这一状况。在当今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时代下,第三方支付横空出世,以马云所创立的支付宝为首为我国的互联网支付提供了保障。支付宝提供的担保模式解决了消费者与商户之间不信任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交易的完成数量。这对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来说,无疑是解决了一个大困难。同时第三方支付所采用的扫描二维码等新型支付方式也为受众群体提供了更方便的交易模式。大大缓解了传统支付中银行所承受的压力。这种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是建立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下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及物流终于有效的结为一体。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结算等方面起到了重大升华作用。
第二,互联网金融改善了传统金融中高额手续费的问题。在传统金融机构中,为维持稳定安全的交易状态,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因此,消费者在传统金融机构下所使用的交易规则中需要支付高额的手续费。而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中,由于节省了大部分的人力问题使得交易的成本降低,消费者就不需要支付这笔手续费了。同时,互联网金融所覆盖的范围广泛,囊括了受众群体在生活中的每一个交易场景,如手机缴费,水电煤气缴费,出行购票等各个方面。很明显,在互联网金融如此人性化的服务下,相对于麻烦,代价大的传统金融机构,大部分的客户都愿意选择前者。从前在传统金融中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
第三,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监管系统上仍有不足。在当今互联网金融交易盛行的情况下,某些风险的辐射范围也越发扩大。新型支付模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使用,但这些新型产业中是否存在漏洞而出现问题是人们不得而知的。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监管系统中仍然需要进步。
二、互联网金融支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分析
1.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配置不足
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在银行网点分布上有很大的缺陷,部分农村地区的银行网点分布过少且分布不均。且在现有的银行网点中也并不具备完善的支付方面的服务。同时由于分布不均,在农村仅有乡政府等所在地才能够享受银行网点的服务。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农村的配置尤为不足,而相对于农村地区,我国的城市的配置则相对充沛。目前在金融市场中,提升农村的基础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在农村地区仅能使用现金支付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由于信息资源较为落后,在交易时仍然仅能使用现金的方式。这是由于在获取新信息匮乏的农村,人们还没有接触到新兴的支付方式,所以在支付时并没有其他方式的可供选择。互联网金融若想在农村开展工作,首要的目标就是为群众科普新信息。
3.农村地区还未认识到移动支付的优点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相比较来说,农村的生活水平仍然比不上城市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由于农村的金融配置还未完善,不具备完备的移动支付系统,因此人们还并未认识到移动支付的优点,并未看重移动支付。造成了目前为止,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依然是可有可无的状态。
4.农村地区无法及时的更新信息资源
农村地区一般所处位置较偏僻,缺少人口流动,因此农村地区无法及时的更新信息资源,使得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在科技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在城市中可以说是人人参与,但在农村,鲜少有人接触互联网等新型事物。这与他们的消息来源渠道闭塞是分不开的。因此,尽管互联网金融已经改善了各个城市的支付结算方式,而在农村地区,人们依然采用现金支付这种非常传统的交易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想要在农村开展工作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为农村地区的群众科普相应的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知识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并不理解互联网金融,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开展工作异常困难。要想快速的在农村开展互联网金融的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先为农村地区的群众讲解互联网金融,使他们充分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及使用优点。这是一个需要从小培养的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并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在向农村地区群众普及互联网金融时,重点普及的知识就是支付与结算方面。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要把互联网金融列入到教育中去,使教育与互联网有效结合,让农村地区的群体能够了解一些基础的支付结算知识。同时,在农村推行互联网金融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如:在重大节日时举行有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活动等来吸引群众达到口口相传的目的。或者通过大学生等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流变动来实现宣传作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在农村地区推行互联网金融的工作。
2.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在当前经济时代下,对于农村的建设,力争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由于农村的改革,改变了其原有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同的经济需求。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下,大批的农村居民开始创业,此时兴起了各种新型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这些新兴的新型经营主体使得农村地区对于金融市场有了新的需求。而在此时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各类金融模式杂糅,因此需要对此时的市场进行划分,将不同特点的用户分开,有针对性服务各类用户。而对于没有经营主体的普通群众,他们的需求较弱,只要满足银行卡的基本功能即可。如:银行卡发放社保资金等功能。在当前的农村经济条件下,个体户与经营主体对于金融支付方面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主体为其建立不同的金融支付模式,根据不同的资金流量,选择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
3.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移动支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开始在某些农村地区普及。随着农村地区的居民越来越多的使用手机,移动支付在农村实行的潜力大大提高。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移动支付的优点与便捷性。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移动支付。当然,这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力争建设一个优质平台,合理利用多方优势,创造出一个符合农村地区特点的移动支付链条,并使其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相应的,对于农村地区的移动支付安全系统也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从系统本身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等多方面进行把控,降低风险,提高安全意识。移动支付能否在农村地区合理发展,与政府部门是否大力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在政府部门鼓励引导的条件下,移动支付才能够大力发展。
4.合理建设在农村地区下的支付设施
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是一样的,都含有商业机构的盈利目标,因此,在发展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时,不能将其看作是一种扶贫行为。它是一种盈利行为。而仅仅作为盈利行为是无法在农村地区高效开发的,这时就需要政府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合理的优惠政策使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通过各大企业的赠送等方式来运行。如政府需要增设银行网点,对金融机构实行合理的优惠政策,增设ATM 机或POS 机等设备等等。只有金融机构能够获利他才能够大力支持开发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对于农村地区是非常有利的,农村居民消费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会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各个相关部门企业的协力合作,合理建设农村地区的支付设施。
四、结语
在当前互联网产业发达的时代下,金融市场与互联网有效联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人们交易往来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支付方式。虽然在大部分处与偏僻之地的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不像城市中那么成熟,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会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使农村地区的与城市地区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