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供应链模式的优化与经济效益会计测算研究

2019-01-09◎王

农业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测算农村金融会计信息

◎王 竞 刘 磊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能够反映出经济事项与经济后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作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越高级能够反映出企业或地方经济信息透明度就越清晰,能够让投资者对地方经济和企业的经济状况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判断,从而有利于降低投资者对企业和地方经济信息的掌握不对称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提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让投资者在只需要付出较少信息成本的前提下就能够了解财务报告,同时也相应的降低了信息风险,能够提升投资者对投资的收益期望,更愿意将资金投资到这一领域,从而提升地方或企业的融资效率。

一、我国农村金融供应链模式的优化

(一)农村金融供应链的概念及作用

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是团体贷款理论和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是在整个供应链范畴内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的运作模式设计,供应链金融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对资金管理的需求;二是从中小企业融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案;三是能够满足高级阶段的金融创新需求。供应链管理能够对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合理控制,特别是对于企业而言,能够通过与外部信息实施共享,从而更好的实现供应链的物流系统管理[1]。可以说,供应链金融很好的解决了企业资金流管理缺乏手段问题。供应链金融正是在企业供应链管理缺乏管理手段的情况下,创新出来的针对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的创新金融服务。

农业金融供应链是站在农业发展全局形成的创新金融服务,改变了传统农村自上而下的金融授信模式,能够根据本地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将与金融服务者相关的企业、农户、消费者都联系起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更好的为信贷者提供系统的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这种金融服务方式更好的实现了实贷实付,是对传统农村授信业务的创新和改革,通过供应链信用转移和共担,既能够让中小企业和农户获得更好的融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效率和农业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二)农村金融供应链模式的现状及优化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应链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运营模式和运营机制仍然采取传统模式,这与现代化背景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存在本质的不适应性,农业供应链在商业银行层面的实践时间还相对较短,整个供应链的金融业务流程复杂、环节众多,不仅缺乏专业人才,同时整个业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存在很高的操作风险。同时,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开展过程中不仅存在成员过多,风险敞口过大等问题,同时在合同规范性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传统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创新意识不足,各种信贷业务流程繁琐复杂,不仅很难满足金融客户自身信贷需要,同时自身企业员工也抱怨连连,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具体运作风险[2]。此外,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素质都相对有限,在甄别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抵押品过程中有效性非常低,因此,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针对客户进行服务过程中由于抵押问题和风险管控问题拒绝了多数客户贷款要求,不仅没有有效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同时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农村银行主导的金融服务模式主要是以农村银行加农业供应链为主,在服务过程中农村银行作为授信方需要对贷款的农户和企业进行信用捆绑。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农村银行与农户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因此在获得农户信任方面更具优势。特别是农村银行服务重点就是农业农村,更加熟知农村情况和农业产业特点,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农业供应链融资服务和产品。在国家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村银行得到迅猛发展,各项政策开始落实到位,同时农村银行也获得了资金支持,能够为农业供应链各个主体提供贷款服务。同时农村银行的自主资金使用渠道有限,业务范围也比较集中,因此减少了资金运营风险,提升了资金运营的安全性。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领域与时俱进发展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农村银行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为更好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农村银行开始对自身业务进行转型升级,同时成立“电商平台+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金融平台作为资金配给平台,通过众筹方式将民间资本吸纳到平台之上,为有需要的农业产业链主体提供金融信贷,这种融资模式有效的补充了传统农村银行的信贷空白,更好的解决了农户融资渠道较少问题,改善了农村信贷环境,更好的发挥了金融信贷的作用和优势,对于提升农业供应链整体金融供给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现了普惠金融发展目标。

二、会计信息的特点及一致性信息测算的理论依据

(一)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质量

信息是个体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对于企业而言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对于决策和目标确定起到至关重要影响。因此根据《中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该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企业而言,财务报告信息内容会对资本配置产生深刻影响,从投资者角度看,通过对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能够对企业现状进行综合评估,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可以为投资者传递出大量的企业信息和企业资本配置情况。

从本质上看会计信息属于公共物品,会计信息质量是指满足国家相关信息特征规定,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各种标准[3]。国家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出了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必须具备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特点。同时参照国外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要求,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层层递进规定。首先,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具有普遍约束性。其次,会计信息质量是真正用户的质量,会计信息能够被用户完全理解。再次,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对决策有用性,这一特性也是会计信息质量最高要求。第四,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包含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第五,会计信息质量包含真实性、可比性、及时性等特征。第六,会计信息质量包含重要性特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由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组成,可以说会计信息质量高低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因此各企业都非常注重会计信息工作,尽量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一致性的测算

会计信息一致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特点,同时也被称为可比性。对于可比性研究,德弗朗哥提出了横向可比性概念,并在微观企业会计信息中对这种测量方法加以运用。以股票收益率对两家公司所产生的相似会计信息进行对比,如果他们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那么就说明他们的会计系统也具有可比性。彼得森提出了纵向可比性概念,如果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会计政策具有可比性,同时两个公司之间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会计信息也具有可比性,那么这两个公司之间会计信息就具有纵向可比性。通过对一家公司不同年份的会计政策进行对比,如果他们的会计政策具有可比性,那么就能计算出该公司的纵向可比性[4]。目前使用的会计信息一致性的测算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基于会计系统的测算方法、基于盈余质量的测算方法、基于信息传递的测算方法、基于价值相关性的测算方法、基于评级机构调整的测算方法、基于会计准则选择的测算方法,以及基于会计政策披露的测算方法。

(三)农村金融供应链模式中会计测算的限制因素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会计测算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从社会层面看,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对会计测算认知还不够系统,很多农民对于农村会计测算关注度不高,导致公众对农村会计测算缺少有效监督,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技术层面看,由于农村地区对会计测算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测算工作都围绕会计测算简单层面,加之测算人员素质有限,对于较为复杂的测算业务很难有效开展。从政治层面看,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落实各项政策过程中对会计核算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缺乏严谨性和目标性。从经济层面看,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农村会计测算对农村地区实际经济情况很难做出有效判断,因此导致农村会计测算有时会出现不准确问题。

三、我国农村金融供应链模式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会计测算的思路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在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供给主体过于单一,金融利用率较低,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利用率较低等。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供给内部主体建设,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利用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农村金融供给产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一)完善农村金融供应链内部主体建设

以农业企业为核心。农业供应链融资主体仍然是银行,在整个融资过程中农业供应链主要是根据贷款对象的信用水平以及企业真实交易背景来作出决断。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企业融资效率,农业企业一定要确保自身信用水平处在较高阶段,同时应该将真实的交易背景提供给银行。而银行应该从农业核心企业金融需求角度出发提供更为灵活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从信用水平看,农业供应链各个环节和各个参与主体你的信用水平都会对供应链信用水平产生影响,可以说供应链信用水平是供应链多个企业信用水平之和。因此,农业供应链各个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信誉建设。农村金融供应链模式不再关注单个农业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情况,注重整个农业供应链条的整体企业的资本实力和信用等级,并以此作为担保方式。因此供应链核心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自身信用水平,从而带动整个供应链信用水平提升。

加大商业银行对农业供应链的支持。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可以让资金更好的运转,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解决了传统农业贷款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问题。通过核心企业信息共享金融机构能够在整个供应链交易情况和信用情况有所了解,银行按照核心企业信用等级和交易水平为其提供创新融资产品,进一步确保农业供应链资金流更为顺畅运转[5]。同时农业产业链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银行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对地区农业产业链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区域特征提供更为专业性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机构经济效益提升与会计测算的创新思路

随着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变以及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农村金融机构的会计测算也应不断创新,树立新思路,以发挥会计信息对农村金融供应链中的融资行为的积极影响。

其一,更新信息系统平台,为会计测算提供技术支持。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已经在部分农村地区开始普及,这就为会计核算应用系统具体落实和执行提供了条件,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会计业务交流和线上线下互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业务在实施过程中还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在构建和完善信息系统平台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及时加以调整,不断更新系统平台,使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更符合农村地区发展需求。信息系统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绩效评估内容,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水平。同时还应该扩大平台应用对象,确保信息系统平台能够为更多对象服务。同时在组织架构上应该完善相应的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效率。

其二,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采用电子核算方式,增强会计测算的可比性。电子测算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水平和效率,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已经淘汰了传统纸质测算,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转型升级,通过互联网信息录入能够更为有效的查询出测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对整个测算业务进行深入排查,确保会计测算结果准确高效。

其三,完善农村会计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国家应该继续推进农村地区会计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落实,特别是要借助互联网优势对会计制度进行优化升级,构建以农村会计管理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实施与会计核算为核心的标准体系,通过完善农村会计管理制度,推动农村会计工作水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会计核算人员素质还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从本地经济发展实际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对会计核算业务体系加以完善,使会计核算制度与互联网结合更为紧密,并借助互联网优势,对会计核算制度加以优化。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一定要从本地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优化,确保制度执行和落实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其四,农村金融供应链会计测算提供人才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技术层面,技术因素对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从根本原因上分析,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缺少专门的技术型测算人才,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供应链会计测算工作效率,应该借助互联网模式,加强对本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培养,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进行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技术水平。同时通过相关业务开展,借助网络人才交流模式,可以快速提升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效果。同时政府应该主动履行职责,选派专业优秀的会计测算人员对农村地区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会计测算业务能力水平。此外,还应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上下级之间的人才交流和输出,确保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人才能够得到合理流通,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测算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农村金融供应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在经济效益会计测算上也需要加强创新,国家应该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加以政策指导,特别是在政策和人才上要给予充分重视,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供应链模式经济效益作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测算农村金融会计信息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上海地铁列车折返能力分析与测算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汽车道路阻力测算方法研究
The Walking Dead :the Leading Man Will Be Killed off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