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2019-01-09沈文娟薛星星吴国芳
沈文娟,王 磊,薛星星,吴国芳*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种公猪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养殖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高低,这也是决定猪场养殖效益能否最大化的关键。俗语说“公猪好,好一坡。”进一步体现了种公猪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赶超母猪,种公猪的科学养殖是养猪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所以,应特别重视生产过程中公猪的选留、饲养管理、营养需求及合理利用等相关工作。
1 种公猪的选泽
种公猪的首选条件是得具有本品种典型的品种特征,包括毛色、头型、耳型和体型外貌等方面,种公猪应具备整体结构匀称、强健的体躯,眼睛有神,胸部结实,腹围适中,臀部较大,尾巴粗,四肢强壮有力,身躯端正,行走时步伐稳健,精神活泼,性欲旺盛等特征,并且可以主动进行爬跨[1]。
然后观察其性特征,睾丸发育良好、对称,轮廓清晰,无单睾、隐睾和包皮内无明显积尿;乳头排列整齐,发育良好,无畸形乳头。种公猪射精量大,成年种公猪一次射精量平均为250 mL,总精子数可达到1.5 亿/mL,且交配时间长,一般可达5 ~10 min 左右[2]。
评价种公猪生产性能主要有以下指标,达100 kg 体重日龄、100 kg 体 重 活 体 背 膘 厚、30 ~100 kg 体重日增重、100 kg 体重时眼肌面积、初生重和断奶窝重、饲料转化率等。其中30 ~100 kg体重日增重、100 kg 体重时活体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是核算种公猪生产性能测定指数的重要依据,且测定指数与生产性能呈正相关性。其中较高遗传力指标有日增重、背膘厚和饲料转化率,所以这些指标在种公猪选择时要着重考虑[3]。
种公猪购买渠道必须正规,购进时供种场方需提供种公猪合格证、检疫证明、种公猪出场证明及公猪系谱书等相关资料,公猪防疫记录及血统均清晰可查[4]。
2 种公猪的营养需要
营养均衡是实现种公猪科学管理目标的关键,保证均衡的营养需要是种公猪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各营养物质对种公猪的影响,合理搭配种公猪的日粮,避免饲料原料种类单一,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公猪才会有良好的生长发育、强烈的性欲、多量的优质精液和高受胎率,旺盛的配种能力和较长的利用年限[5,6]。
2.1 蛋白质需要
公猪繁殖性能及营养需要的前期研究发现,日粮蛋白质摄入水平是影响精液品质的关键因素。公猪配种及非配种期所需蛋白质存在差异,处于非配种期公猪日粮蛋白质水平约为12%~14%,配种期公猪蛋白质需求在14%~16 %[7,8]。要想保证种公猪精液品质良好、受精率高,就要供给充足的营养,种公猪每次射精量约250 ~400 mL,干物质含量约5%,蛋白质含量约3.7%,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饲料中的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与精子活力和射精量有密切关系[9]。
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组氨酸、蛋氨酸等各种氨基酸的均衡是保证公猪精液活力及繁殖性能正常的重要保障。研究发现,赖氨酸、蛋氨酸在精子形成早期能促进精子发育,增强精子活力[10],公猪日粮赖氨酸的推荐量为6.5 ~6.8 g/kg,当含量低至2.5 g/kg 时,6 ~7 周内,会影响种公猪的精液质量[11]。苏氨酸在公猪性欲及精子产生数量及质量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其在日粮中的推荐量为2.7 g/kg[12]。
2.2 能量需要
日粮中能量水平是种公猪生长发育、维持繁殖性能的基本条件。因此,种公猪日粮组成尤为关键,一般能量饲料比例在60%左右,过高容易导致公猪性欲下降、缩短其利用年限、降低配种能力。王金全等研究显示,杜洛克公猪分别饲喂高能高蛋白、低能高蛋白、低能低蛋白三种日粮后,蛋白质及能量水平并未影响公猪的精子活力、畸形率、数量[13],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14,15]。因此,为了获得种公猪最佳性能,在使用期间种公猪应处于体重增长的状态,建议其能量水平保持在13.10 MJ/Kg 的水平。
2.3 微量元素需要
种公猪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不多,但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会提高其精液品质。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注重锌、碘和硒等元素的添加,锌能促进更高的繁育性能和避免精子过早获能而损害繁殖能力,研究发现,日粮锌的建议量为100 mg/kg[16];日粮中硒元素的缺乏,会导致种公猪附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且精子不能发育成熟;梁明振等研究发现,长白公猪日粮中硒的适宜量为0.35 mg/kg[17];杭红仙等研究表明,每头公猪有机硒摄入量为90 mg/d,能够有效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18]。
2.4 矿物质需要
在公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钙、磷被认为是相当重要的矿物质。钙离子可刺激细胞的糖酵解,为精子活动提供能量。有研究显示,在体重不高于50 kg 的公猪日粮中钙、磷添加量分别为9.5 g/kg 和7.5 g/kg;体重在50 kg 以上的公猪,日粮中所需钙、磷量分别为7.0 ~7.5 g/kg和5.5 ~6.0 g/kg,随着公猪的生长,钙/磷比大概维持在1.3:1 ~1.5:1 范围内[19]。钙磷的缺乏会导致精子发育不全,受胎率降低,而钙磷含量过高也会使种公猪失去配种能力[20]。因此,种公猪日粮中钙、磷比例要适宜。
2.5 维生素需要
维生素在种公猪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价值,并在精子形成以及公猪繁殖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摄入量不足会导致精子发育不全、性欲低下等问题出现;维生素D缺乏时,会影响到钙、磷的吸收和代谢,导致软骨病,影响种公猪爬跨;维生素A 和维生素E 直接影响种公猪的精液质量,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供给量分别为4 100 IU/kg,275 IU/kg,11 mg/kg。另外,需注意日粮中烟酸和泛酸的添加也是必不可少的[21]。
3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3.1 饲养环境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种猪的繁殖性能,种公猪的饲养场地应建立在母猪圈舍的上风口位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母猪的气味影响种公猪的状态[22];合理控制种公猪的养殖密度,一般种公猪适宜单圈饲养;种公猪圈舍的理想温度为18 ~20 ℃,温度过高易影响精液品质[23]。圈舍地面应保持干净,舍内应通风、保持干燥,避免细菌繁殖。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为公猪的身体强健做保障,使其精液具有较强的精子活力。
3.2 合理饲喂
全价配合饲料是种公猪的最佳选择,可以使公猪保持良好的体况,对精液品质和繁殖性能具有较好的作用。根据不同年龄、配种频率、体重及季节等条件合理规划种公猪饲喂量,青年种公猪配种期饲喂量约2.5 ~3.0 kg/d,成年种公猪饲喂量约2.5 kg/d。在配种期应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可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以提高其性欲及射精量。在非配种期间,其饲喂量约为1.8 ~2.3 kg/d。通过体况观察来调整日粮的饲喂量,进而发挥其最佳生产性能[24]。
3.3 适宜运动
适当的运动是保证公猪旺盛性欲不可缺少的措施,能够加强种公猪的新陈代谢[10],配种前3 ~4 周开始加强公猪的运动,循序渐进,保证配种期间每天运动时长约1 h,运动距离在1.5 ~2.0 km 左右,运动强度按照低-高-低的方式进行。运动时刻表随季节进行调整,夏季可以安排在早、晚间,冬季可以在中午,如遇恶劣天气,取消当天运动[24]。
3.4 种公猪合理利用
种公猪的初配年龄受到品种、管理条件及营养水平的影响,一般地方品种种公猪在8 ~10 月龄、体重达到40 ~60 kg 进行初配;由于外来猪种性成熟通常较晚,所以初次配种一般安排在10 ~12 月龄,体重达90 ~100 kg 时[24]。
种公猪的配种频率对窝产仔数也有较大的影响,种公猪配种间隔时间根据年龄、营养水平、生长发育情况而不同。一般种公猪在与不同母猪配种时应适当的休息,合理安排配种时间,以提高其生育能力。配种期间,成年种公猪每周配种母猪数约为2 头;青年种公猪配种数量宜逐渐增加,从而维持其较高的生育力[2]。本交方式下的种公猪、母猪比例为1:25;进行人工授精的公猪应该每周2 ~3 次的采精频率,种公猪、母猪的比例应控制在1:200[25],最大限度延长种公猪的使用时间。此外,每次配种后,日粮中可添加1 ~2 个鸡蛋,保证其营养需要[8]。
配种时间一般安排在一天内气温适宜的时候,夏季一般安排在早晚,冬季安排在上午和下午天气暖和的时候,避过酷暑严寒。并且不能在饲喂后立刻配种,避免影响配种效果[26]。
种公猪一般配种年限为2 ~4年,如果种公猪过度配种,会导致精液品质下降、受精率降低[27]。为保证精液品质良好,应定期对精液检查,评定精液质量,及时改善饲养管理[28],对精子活力不强、受胎率低等问题的种公猪做淘汰处理。
3.6 防疫措施
在种公猪的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对疫病进行检查。应严格遵守各种疫病的防控措施,对环境做好净化工作,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消毒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做好驱虫工作,从源头控制疫病;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对后备公猪应及时接种乙脑和细小病毒疫苗;在成年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上,一方面抓好春秋普防和季防月补,另一方面要及时、分期进行猪瘟、猪口蹄疫、猪丹毒等疫苗注射。同时,应保持畜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通风处理;对患病种公猪进行及时隔离治疗,科学、合理饲养[14]。
4 小结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的发展命脉,其中种公猪科学的饲养技术、规范的管理计划,是保证种公猪的繁育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适宜的营养、科学的管理及合理的利用才能激发优秀种公猪的生产潜能,从而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