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9-01-09张九虎
■张九虎
近年来,上海通过积极培育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优质农产品及农业品牌、建设休闲观光农业与美丽乡村等举措加快推进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庞大的一、二、三产业的组合集群,增添了上海农业的产业内涵,拓展了综合发展空间。
一、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产业融合的新型主体初步形成
1.家庭农场迅速崛起。上海坚持以家庭经营、规模适度、一业为主、集约生产为基本特征,大力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数量由最初的20多家发展至2017年末的4516家。同时在全面推进粮食家庭农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种养结合、机农结合、粮经结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合作联社+家庭农场等多种发展形式,家庭农场发展重点已逐步从“培育发展”向“提升发展”“融合发展”转变。从经营类别看,粮食作物类3815家、粮经作物类473家、经济作物类135家、养殖类93家。家庭农场种植水稻面积58.62万亩,占全市郊区水稻种植面积的50.8%。从经营者年龄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家庭农场经营者占全市家庭农场经营者总数的24%。
2.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2017年末,上海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经营单位数达2813家,从经营情况看,平均农田经营面积25.12公顷,平均拥有合作社成员16人,平均带动农业从业人员80.5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年经营收入299.3万元,平均年盈余为22.1万元。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15个,占7.6%。
3.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且带动力不断增强。2017年,上海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0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75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3个,利润总额37.01亿元,带动本地农户10.5万户。
(二)产业融合的手段及载体初具规模
1.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上海率先被农业部认定为整建制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并开始实施建设。上海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至2017年末,上海拥有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6个;区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63个,其中市级示范社178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82个;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80个,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6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个。
2.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建设助力搭台。上海积极以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农村村庄改造为载体,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至2017年末,全市已累计推进涉及54.5万户农户的村庄改造工作,约占全市计划改造总量的73%,如浦东新区祝桥镇星火村等62个村先后被评定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过程中,各区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经济富裕、生态良好、村容整洁为突出特征的美丽乡村。
3.农业品牌化战略大力推进。上海积极实施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认证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1680家企业、6743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其中,无公害企业共计1463家,产品6420个;绿色企业207家,产品299个;有机企业10家,产品24个。全市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产量已达392.4万吨,约占地产农产品上市量的75.2%。产业分布上,粮油类三品认证率80%,果品类83.6%,畜产品59.1%,蔬菜类76.2%,水产类56.9%,西甜瓜66.8%。崇明白山羊、枫泾猪、金山蟠桃、马陆葡萄等13个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南汇水蜜桃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列入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公示名单。南汇8424西瓜、奉贤黄桃、松江大米3个品牌被评为“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奉贤黄秋葵、马陆葡萄等9个农产品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二、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模式
(一)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
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比如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这种融合模式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将种植业、养殖业的某些环节甚至整个环节联接在一起,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方式。例如,上海松林工贸有限公司与家庭农场签订代养协议,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结合的经营模式,按照代养协议,公司向农场主提供体重每头30公斤以上的健康苗猪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肉猪饲养到105-110公斤时,由公司统一回收并进行销售,形成了公司+农场的优质商品猪生产体系。公司还利用种养结合家庭生态农场经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后的优势,创建了“松林牌”大米品牌,由松林公司为家庭农场统一提供品种,统一服务管理,统一收购销售。公司以高出国家收购价10%~15%向社员收购稻谷。同时,松林公司又建立了深加工肉食品公司,并开办了150家“松林牌”猪肉专卖店、精品店和进入各大卖场及网上销售。这一新型家庭农场带来五大益处:农田多了有机肥,土地生态链有效维护;养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可增收;肉猪质量大为提高,农业企业效益提高;生态资源得到利用,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二)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即是以农业为中心向前后产业延伸,将种子农药和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或将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产品生产连接起来,或组建农业产供销一条龙。这一类型基本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行业组织为主体。以水稻种植为例,上海积极探索稻米全产业链延伸,从“卖稻谷”到“卖大米”向“卖品牌”转变。水稻种植企业每斤稻谷销售价同比提高3元~5元,增幅30%~40%,而其间接效益更是使水稻生产的亩均净收益增加了799元。又如,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公司是一家集水稻生产、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科技研发、农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现代农业企业,承担了浦东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5万亩滩涂的复垦和开发,至今已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其内部很好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效益。在2012年就实现了4.5万亩盐碱地水稻亩均单产1300斤的奇迹,至2017年实现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带动1500余户农户增收。
(三)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
农业与旅游业等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即是以对农村休闲旅游和关联体验需求为导向,以三产联动、交叉融合为理念,构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体验和生态功能的产业体系,最终带动与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的消费需求扩张,增加农业发展的增值环节和空间,如农业与文化、旅游业的融合。上海着力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17年末,上海已建成休闲农业集聚区22个、已开业景点325个。其中年接待万人以上规模景点171个。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景点共接待游客1928万人次,营业收入93.23亿元,带动就业2.84万人,其中带动本地农民就业1.93万人。已成功创建7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景区,其中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景区(点)分别达到35个、24个、17个,共76个。以马陆葡萄公园、南汇桃花节、奉贤庄行镇赏万亩油菜花、采摘、休闲垂钓等由农产品生产延伸的农业旅游正在升温,农产品增加了附加值,农业延长了产业链,更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亲历果园、渔塘,赏花摘瓜垂钓尝鲜,让大都市的人们有机会过上别样风味的农家生活,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选择到农村休闲度假。
(四)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
上海致力于农业科创中心建设,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等先进要素技术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例如,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通过聚焦农业高科技研发中心、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研发支撑平台等建设,集聚世界最前沿农业科技资源,打造成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创中心。他们先后建立独立研发中心,集聚国家、市区科研项目90项、专利49项、70个知识产权申请,以及应用于产业化的科研成果达百种,创造了国内多项农业技术和专利发明的第一。通过龙头企业集聚、科技功能辐射、产业链延伸,形成了旅游休闲观光、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技术、种子种苗、温室安装制造六大产业。在设施农业产业方面,利用自控温室技术每亩创造产值7万-8万元,相当于普通农地的8-9倍收益。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每年精深加工产值超过亿元,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带动5万多亩农作物生产,极大提升了农业附加值。
三、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总体来看,当前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产生了诸多亮点,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一)受制于土地资源、畜禽整治等因素,融合发展空间受限
目前,上海15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均分布在中远郊和城乡接合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压缩。因此,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农村土地空间尤其是耕地资源紧缺所造成的制约。2017年,上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破3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99亿元,仅占0.12%。同时,上海农业总产值近年来已连续下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业的大发展,没有基础农产品的依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能就成为无米之炊。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迟缓,产业融合程度较低
虽然目前上海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有较多亮点,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追求的目标较为单一,即提供居民食用消费的农产品,到目前为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度差、产业链短、层次低、发展水平低的状况。农业基本仍停留在直接生产领域,属于产业链低端的一节。同时,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还不够强。由于农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能力较弱,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由于农民的技能素质较低,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许多新型经营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尚不具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能力。
(三)带动效益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健全
大部分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存在的还是以产品买卖为主的低层次关系,以技术、服务、资金、资产作为利益连接纽带的较高层次、更加紧密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方式不多,有带动效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太少。而且,目前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截至目前上海农产品生产型龙头企业大部分利润依然外溢于农村地区之外。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策支持力度仍然欠缺和欠精准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务,但目前上海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城乡之间差距依然较大,制约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政府的扶持政策较为分散、不够健全或不够精准。如由于农业抵押物少、生产风险大等因素,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依然经常面对融资难的问题,资金缺乏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四、上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多功能农业
上海农业在面临着耕地资源减少、畜禽整治、生产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下,只能不断提升农业的产出效率,大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充分利用农业本身的生态环保和绿色资源优势,发展如农业旅游、创意农业、有机绿色的健康农业等多产业链农业。在纵向产业链方面,如以一产农产品生产为主,二、三产融入;以二产农产品加工为主,向前融入一产,向后服务三产;以三产休闲、服务为主,对接一产生产、二产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特色农产品的深度立体开发,更好顺应了市场需求,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在横向融合方面,主要在于各涉农行业协同互促,并将农业、农村、农民融入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如园区把休闲项目开发与种养殖业生产经营、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把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结合在一起,通过打造多元化涉农产品,农业生产景观美化,新型农产品开发,形成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联动。再如进行河道整理,开垦荒地,形成田园美景,连带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并由此带动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二)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抓好职业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树立品牌,真正打造出一批有品质、有效益、有市场潜力的精品单位,增强现代化营销手段,提高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产业辐射力,努力把资源优势、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推进各类主体的融合发展。既要鼓励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要引导各主体相互融合,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实现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产出规模化、利益最大化,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键还要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和引进。
(三)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落脚点是促进农民增收。因此,要继续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联结保护机制。通过农民土地入股等方式,探索建立适合发展的利益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和经营组织能公平分享融合发展的红利。要鼓励工商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和共赢机制,从简单的买卖、租赁行为,逐步向保底收购、合作、股份合作、交叉持股等紧密关系转变,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使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农民在农业产业链增值中获得更多收益。
(四)增强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提挡升级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定义、识别标准、发展和限制条件以及融合主体利益保障的相关政策,实现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切实做好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政策在产业间的服务指引作用。积极创新农业财政政策,设立财政专项发展基金,如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加大对小微企业税收扶持力度,积极扶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改善相关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乡村地区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