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探析
2019-01-08曹磊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现实问题,突出表现为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运作方式。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正在转型,企业处于产业技术革命的过渡期,某些经营环节出现许多问题,若不加强管理,将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首先介绍宏观经济管理的内涵,然后分析宏观经济管理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讨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的不足之处,最后研究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市场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排除一切阻碍,实现国家经济的繁荣,时至今日依然充满活力,不断奔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种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中,我国中小企业也迎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呈现出了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但经营模式的多元化,以及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经济竞争手段多种多样,甚至在网络交易平臺中的不规则现象也屡见不鲜,直接造成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毫无疑问,只有通过经济调控,才能优化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着重探析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发展策略,以便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内涵
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它是一个经济管理手段,主要由政府的职能发挥,旨在改善和改进行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强制性的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全面调控,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各方共同发展的经济运作目标。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宏观经济管理必须改变旧的调控模式,转变经营理念,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改革,才能以较强的实力调控整个市场,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大体上讲,宏观经济管理涉及一定的管理方向、管理内容和管理目标,特别是明确的管理目标可以充分发挥其市场调节与导向功能。例如:当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宏观经济管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提从经济增长动力;当经济产品处于过剩状态时,宏观经济管理有助于控制经济的增长,确保各个经济主体合理发展、合乎规范,不盲目前行。可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技术生产力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要依据实际情部进行改变,调整经济运行结构,为经济总量的均衡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供需平衡。
二、宏观经济管理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调节发展的不平衡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步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大中小型企业为了跟上时代步伐,转变经营理念,相互交流,同时手段用尽,竞争更加激烈,掀起了一股新的经济浪潮。任何经济方式的转变,都会推动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突出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进行调控,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落实相关政策。其次,调节各个产业之间的不平衡,让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优先填补空白行业,实现所有企业的共同进步。最后,宏观经济管理还能调节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让所有人民都要过上好日子,最终达到社会的共同富裕。
2.弥补市场机制失灵
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优点,可以保证资源的平等分配,以等价交换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从而达到提高配置资源效率的经济发展格局。当然,我国从计划经济进步市场经济以后,市场经济倍受国人关注,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调控手段,但市场经济不是完美无缺的,仍然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例如: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往往只看到“总体供求”的信息,却不清楚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具体信息,但是为了获得生存而不能停滞不前,这就容易导致“盲目生产”的后果,不但浪费资源,还会错配资源。不难想象,解决企业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这种问题,是一件非常复杂且艰巨的任务,必在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调控,采用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有助于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3.满足社会化大生产
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它还具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不断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为企业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马克思将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并将商品的价值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二是剩余价值,只有二者之间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确保整体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然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管理科学会分工的细化,按比例分配资本的需求逐年增加,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只要能集中社会资源,才能办大事。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制定各项政策,对企业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宏观经济管理,从而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序、正常运作,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谋福利。
三、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的不足之处
1.机构失衡
纵观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各个企业都在改革,投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互联网平台的运用已成气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这种情况正处于产业过渡阶段,各种利益和矛盾问题日益呈现,特别是造成了三大产业比例的失衡,比如:第一产业较大比重,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方式进步不足,第二产业正在发展,第三产业以交通、贸易为主,其他产业在其夹缝中生存,严重背离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可见,产业机构失衡,极不利于企业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甚至会产生经济危机,需要引起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视。
2.内需不足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之前以计划经济手段为主,后来引入了市场经济手段,二者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较晚,而“内需不足”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性发展。通常情况下,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的力量,并辅以出口力量,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然而,我国毕竟与发达国家不同,在生产技术方面有待提升,人们的购买能力有限,造成了“内需过少”的局面。正因为如此,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显得十分滞后,要想获得健康发展,必须尽早解决这种不良的状况,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高效发展。
3.产能过剩
除了以上两方面的主要问题以外,“产能过剩”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国民经济增长,加大了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据了解,中国包含了世界领先的三百多种产品,表面上看似不用担心销售问题,但是大量产品还没有完全进入世界市场销售,基本依赖于国内市场,销售压力巨大。一旦遇到效益较好的产业,政府就会大力投资,像钢铁企业就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即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形成了不合理竞争,抑制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四、新形势下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对策
1.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已势在必行,以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切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特别要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一要设置合理的管理目标,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较大,只有因地制宜地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二要应对居民消费带来的一切问题,由于当前国民的消费趋于理智,不会出现过大波动的社会消费现象,这表明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应转向投资增长方面,以便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三要针对进出口问题进行改革,政府应当善于分析市场经济环境,为各大企业营造良好的进出口环境。
2.优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即使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新的生产资料,没有良好的管理手段,单凭机器和软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别提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实际上,克服这些难题,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事情,应当由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来调控,适当地优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政府可以从法律、电子化政府方面做起。一方面,在法律手段方面,应当从严要求,严格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经济体制,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而且要将所有措施落实到位,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的基础。另一方面,在电子化政府方面,我国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价值,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尽快建立电子政府机构,形成良好形象的网上政府工程,可以优化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3.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企业纷纷采用先进技术,加快了技术革新,但是在产业结构的转型中却举步维艰,原因在于管理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有必要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主体,首先要提倡“政企分开”,转变政府的职能,着力监督市场秩序,不断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以最先进的公共决策体系对我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其次,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主体,还需要落实“权责一致”,针对政府不同的部门,确定不同的政府权力,坚持“科学分工”、“合理安排”,杜绝一切“职能交叉”的现象。只有严格实施“精简、统一”的标准,全方位协调政府组织部门,才能达到预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必须将市场经济发展得更加深入,突出“特色”二字,不但要迎合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还要结合中国实际,因地制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中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土地面积广大,各地区间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差较大,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仅靠一个地区来促进经济的现代化是远远不够的,某些较大的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实现各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内外联动发展,全方位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周红.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阐释[J].商讯,2019(24):101-102.
[2]张传一.探究宏观经济管理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之路中的重要性[J].现代国企研究,2018(08):52.
[3]程永红.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业,2018(20):103-104.
[4]周靖祥.中国社会与经济不平衡发展测度与治理方略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11):21-38.
[5]朱建中.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转型要求[J].山西財经大学学报,2004(02):54-57.
[6]张平.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大国模型”——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演变[J].文化纵横,2018(06):58-64.
[7]王海英.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与实现[J].现代经济信息,2019(06):103.
[8]孙瑞峰.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9):11.
[9]吴振宇,杨光普.宏观调控预期管理: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国家治理,2017(13):41-48.
[10]毛振华,袁海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度建设研究——中国“渐进式改革”经验与借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0):100-113.
作者简介:曹磊(1984- ),男,陕西榆阳人,毕业院校:西安理工大学,目前职业:银行职员,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三农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