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战斗堡垒树起工作标杆
2019-01-08
编者按:
作为全区第一个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高校党委,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党建工作再次成为焦点。2018年底,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成为全区唯一入选的高校院系。2019年初,该学院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入选全国首批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也是全区唯一入选的高校党支部。本期《党建聚焦》,为您介绍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的经验做法,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思路。
从全区首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到首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从建立校地党建联盟“科技小院”到建设高校 “智慧党建”平台,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抓手,建机制、促融合、搭平台,不断强化学院党委政治核心、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在党建引领促发展上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
建机制,强化党委政治核心
在学院会议室,记者了解到,主题教育期间,学院党委重点围绕“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智慧党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与本科人才培养”等开展专题研讨,大家谈思路、对策。其实,召开学院党委会讨论研究教学、科研等重大事项,已成为学院领导决策机制的前置环节。
高校,是党领导的高校。党的十九大以来,为推动院(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工作,学院党委明确了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的职能范围,规定有关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召开党委会研究决定;涉及办学方向、学科建设等重大事项,先召开党委会研究通过,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确保了学院党委在重大事项上把好关。
为建立健全党委有效参与重大事项的长效机制,学院党委进一步完善落实党政集体领导、分工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出台《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等制度,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对学院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管党治党办学治院水平,确保决策部署能真正满足师生需要,学院党委探索建立了“五个一”联系机制,即每一名党委委员、院领导、党員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分别对应联系1个党支部、1个教研室、2-3名党外教师代表、1个本科班团支部、1个新生宿舍,通过一对一的长效联系机制,架起党组织与师生的桥梁。主题教育一开始,党委书记陆海平就带头为联系的资源环境系党支部讲党课,与支部班子成员交流研讨,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学生就业实习等方面的情况。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抓好责任是关键。学院党委紧紧抓住落实责任这个关键,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建设。突出明责知责,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细则》《党政领导工作规定》等,亮化责任清单,细化责任要求,督促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强化考责问责,建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师生党支部制度,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各内设机构负责人等签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制定《教师党支部工作规范》,将党支部书记工作纳入考核,推进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一级盯一级,逐级传导责任和压力,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层层抓落实。
促融合,建强支部战斗堡垒
“现在学院入党的学生更多了,党员的党性意识更强了,党员带头的科研成果在全区高校名列前茅……”说起学院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累累硕果,院长屈忠义如数家珍。
学院党委下设12个党支部,师生党员共224人,覆盖10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如何让专业、层级不同的党支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党委的破题良方是,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强化支部规范化管理、增强支部服务功能,在加强支部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院际、校地、校企党建合作模式,发挥党建对教学、科研、育人等引领作用。
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支部强不强,关键是领头羊。在工作中,学院党委坚持将政治强、业务精、师德好的党员教师选任到党支部书记岗位,由党支部书记兼任系主任。为进一步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学院党委大力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为党支部书记,把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资源环境系党支部书记、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王丽萍,就是一位“双带头人”。她一手抓党建,带领班子完善了党支部工作职责,使支部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手抓教学,下大力气推进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科研课题、组建校外专家库、建设学生专业实习基地。目前,学院共有4位这样的“双带头人”,实现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
强化支部规范化管理。建强党支部,完善管理是基础。学院党委把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从严做好党员教育管理。优化组织设置,既把支部建在学科上、专业上,又创新设置形式,在科研基地、实习基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制定《党支部建设年工作规范》,对支部班子建设、党员学习培训等作出明确规定。严肃组织生活,在严格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鼓励各支部结合专业特色,创新方式方法。资源环境系党支部结合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创新支部“理论学习读出来,实践体会走出去”学习方式。研究生党支部探索出的“四融合”工作法,将党支部组织建设与科研团队建设、日常工作与学术研讨交流等相融合,有力促进了党建引领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支部服务功能。党支部是否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党员的党性意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是关键。学院党委立足学科专业特色,积极探索党建合作模式,推动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的经验做法就是其中的例子。2017年,学院党委成立了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有效规范了校外研究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让长年在外实践的党员有了“家”。为充分发挥党建在产、学、研等方面的引擎作用,该党支部与当地村级党组织、行业管理部门结对共建,共同组织集体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开展科学试验、科技示范推广。今年,该党支部还成立了校地党建联盟“科技小院”,面向当地农民、科技员指导生产、培育技术,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除此之外,“行业专家进校园、企业专家进学院、优秀校友进课堂、学生实习进工厂、青年教师进企业、学生党建进基地”……一系列“党建+”深度融合的机制与做法,有力促进了教学、科研、育人等中心工作。
搭平台,强化党员示范引领
期末将至,学院帮学辅导团在勤学楼开展“学生帮扶小讲堂”课程辅导,为2019级师弟师妹们辅导高等数学以及画法几何,提高他们的考试通过率。
帮学辅导团是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近年开展的活动之一。该服务站是学院党委下设的,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服务站不仅对每一个党员建档立卡,安排党员每周值班,为各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协助培训考核等日常工作,还定期组织党员在校内外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等大型活动,推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在日常。
依托大学生党员服务站,学院党委培养了李鑫磊、张乾惠等一批学生党员。他们始终学在前干在前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他们或主动申请担任学生工作助理,帮助老师分担日常工作;或带头照顾生病住院的同学,为同学募捐……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积极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依托大学生发展指导室,党员教师为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依托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党员教师指导技能竞赛、创新创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多年来,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在科研创新的最前沿,学院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廷玺等一批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培养出的16000余名本科毕业生、12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大多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和业务骨干。此外,还承担了横向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140 余项,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下一步,学院党委将继续探索加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快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发挥好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