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鼎:60年不改初心情洒扶贫路

2019-01-08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湾村念书贫困村

在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为了改变家乡面貌,甘愿为乡亲们脱贫致富付出一切。他是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兽医专家,无论是在岗期间还是退休后,他始终情系农牧民;他徒步行程3万多公里,踏遍5个乡镇30多个偏远自然村,坚持不懈下乡蹲点扶贫;他帮助1万多人挥别贫困阴霾,开启美好生活,他就是2018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的武汉鼎。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千沟万壑,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绝大多数贫困山区村民靠天吃饭,人畜饮水主要靠旱井和水窖里贮存的雨水。

武汉鼎的扶贫路,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作为兽医,在走村串户给牲畜看病过程中,仅25岁的他目睹家乡大面积的贫困,目睹成千上万农民三餐不继、衣衫褴褛,于是在心中立下誓言:要帮贫困群众过上有吃、有穿、有尊严的好日子。自那之后,武汉鼎利用自己所学的兽医专业知识和不断总结的扶贫工作经验,为广大贫困群众脱贫服务,积极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作为兽医虽然有着高收入,但武汉鼎一家的日子却过得非常艰苦,因为武汉鼎很少把工资拿回家,大部分都接济了贫困群众。

1985年,他主动辞去任职3年的县兽医站站长职务,全心全意投入脱贫攻坚事业,先后深入暖水湾村等贫困村蹲点,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这期间,他为村民办了一件又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曾经的暖水湾村,26户人家挤在一条小山沟里,没水没电,要想出村得翻过三道山岭,走十几里的山路,村民的衣服鞋袜都打着补丁。武汉鼎来后,调整了村民的种养习惯,他亲自租地开展示范,推广“三三制”种植法。在他的指导下,贫困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由1987年的113元增加到2008年的6200元,10年间翻了50多倍。村里接通了电,村民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家用电器,全村整体从旧村的土窑洞搬迁到新建的石窑洞,暖水湾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大概没有人比常年驻扎在贫困村的武汉鼎更能领悟这句话的含义。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的同时,武汉鼎始终把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摆在重要位置。他在贫困村办夜校、举办各类培训班,并多次邀请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和农牧业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给贫困群众讲课,累计培训贫困群众5000多人次。他还自费为贫困群众订阅各种报纸资料,带领贫困群眾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有的村至今仍能收到他寄去的报纸。

为了改变贫困群众的落后思想,武汉鼎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进贫困村,开展支农、支教、捐助活动,采取大学生和贫困户孩子结对子的办法,帮助辅导孩子们学习。在大学生们的带动影响下,这些贫困村由过去大学生空白村变成现在的大学生村,累计225名学生考上大学,其中老牛坡村就有100多名。

每当听到贫困户的孩子因贫困辍学,武汉鼎总会伸出援助之手,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提起武汉鼎老人当年资助孩子们念书的事儿,清水河县大阳坪村的武忠维激动不已:“20多年前,我家里3个孩子都想念书,但一个学期下来,得花五六百块钱。我那时穷得连化肥也买不起,咋能供得起娃念书?如果当年不是武老帮忙,我也供不出两个大学生呀!”这些年来,武汉鼎累计资助54名贫困失学儿童。

60年来,武汉鼎先后为30多个贫困村办起了科技夜校,推广了25项农牧业实用技术和35个优良品种,带动当地1.2万余人脱贫致富;他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了贫困群众身上,退休后的25年里,他从微薄的退休金里累计省出40万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他长期驻村帮扶大阳坪村、老牛坡村、座峰村这3个贫困村。目前3个村均已脱贫出列,100多户、3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湾村念书贫困村
湖南省耒阳市用好“湾村明白人” 管好湾村那些事
运橙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汗洒大凉山 援彝显忠心——凉山彝族自治区金阳县小银木乡簸箕湾村第一书记刘宁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理 想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