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

2019-01-08吴聪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数据结构

吴聪聪

摘要: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它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是一个促进学习者发展的过程。过程性评价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文将以《数据结构》为例,介绍了一种实用的过程性评价的方案。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数据结构;大作业;学生参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073-02

1概述

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鞭策、促进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的补足和纠正;促进教师教学,帮助教师认识教学中的问题;鉴定课程计划和做出判断,及时修订和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方法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是讨论数据组织和管理的思想和技术。然而对于没有编程经验的初学者来说,会有抽象、理论性强、难理解的感觉。在学习中,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最终放弃。在数据结构教学中,引入过程性评价机制,通过对学习过程积极的监控,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所以设计和实施合理规范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对提高数据结构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2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数据结构》教学模式

过程性评价是1967年斯克里文在其著作《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提出的。过程性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它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是一个促进学习者发展的过程。过程性评价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更不是要纯粹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然,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习的过程有明显的回流作用。回流是通过评价来反馈实现的。反馈内容要具体,能给学生一定的指引,不能对学生做简单的好与差,优与劣的判断,而应该让学生明了自己好在哪里,不足在什么地方,应该做多大的改进,如何改进等等。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过程可以用图1来表示。

2.1方案设计

本文设计了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案。针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将按平时表现(10%),期中考试(20%),大作业(20%),实验成绩(15%)和期末考试(35%)对学生进行评价。当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每一个评价部分,都应该接收学生以及时的反馈,这个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百人的授课对象,单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学生自主的学习和评价尤为重要。设计如下:

首先将学生按5-6人一组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置小组长1名,副组长1名。小组成员的组成包括平时积极学习的同学和不太主动的同学,一定注意不能把学习情况相当的同学放到一个组里。教师要对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组织小组做简单的讨论。

1)期中考试:最好一学期有两次期中考试,它们可以分别安排在课程的1/3和2/3时段,期中考试的最终成绩是两次的平均分。每次期中考试后除了及时公布考试答案和成绩外,教师要做一个学生对课程意见反馈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考试情况进行阶段的总结反省,主要包括:修订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将总结结果及时向学生公布。对于学生,要求进行小组讨论,给学生反思的环境,教师也有听取其他同学意见的机会。每小组的记录员(除组长外其他组员轮流担任)将小组讨论记录,并在班级的共享平台(例如微信群)分享。

2)平时表现:平时表现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堂测试,二是平时作业。每周一次课上测试,可使用问卷星实现,测试在10分钟以内完成,教师根据题目难度设置题目数。为了避免学生过度参考或抄袭其他同学答题,测试根据学生的参与度给成绩,整个学期参与度低于50%的同学课堂测试成绩记为O分,期中考试成绩在原分数基础上乘以0.8;参与度在90%以上的课堂测试成绩为满分;参与度在50%到90%之间的成绩为10*参与度。平时作业最好要求学生提交电子版,作业提交到大家都能看见的共享平台(如QQ班级群),教师批改的作业也要在共享平台让所有同学看到,这样使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监督。平时作业的成绩以有效作业完成量为成绩,计算方法:作业成绩:有效作业数/总作业数*100。

3)大作业:根据数据结构内容安排共设计两个或三个大作业。针对《数据结构》的课程性质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性质,团队合作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拥有的一个关键能力,所以,大作业的完成是以小组形式。有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协调任务分配,让组员协作完成。以小组答辩的形式验收大作业,各组的成绩由三位老师和小组所在班级全体学生给出。可以采用如下形式:以班级的形式组织小组大作業答辩,参与者是本班所有同学和三名任计算机课程老师(也可以是往届数据结构掌握优秀的学生),每个小组派一至多人上台展示他们的大作业完成情况,之后回答观众(教师和同学)提问,观众通过问卷星给出对小组的成绩评定和评价。所有人的平均评分就是该小组的成绩。小组每个组员的成绩由组内所有成员根据每个人对大作业的贡献分配所得到的组的成绩。小组答辩后,老师将所有小组的评价公布在班级作业群中。这种大作业的完成和验收形式既能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也能锻炼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会刺激他们的积极主动学习。

4)实验:每个实验要求学生上传实验设计、实现、完成情况、经验、收获的视频报告。每位同学对随机分配给的5名同学匿名评分。每个同学所得总评分的平均分就是他本次实验的成绩。如有同学觉得分数不合理可以提出申请,教师会专门评判,经同学同意,在班上给予修正或讲评。对于分数高和低的同学,教师要专门查看了解详细情况,尤其是对分数较低的同学,多给予关注,进一步了解情况,积极引导学生。

5)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一般是在学期末,紧接着放假,但教师也要把考试成绩和试题答案和分析通过电子邮件发到每个同学手里,同时通过问卷星等软件做最后的授课情况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自己授课从各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积极改进和完善。

2.2实施情况及分析

由于每个学校对课程评分的要求会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过程性评价的形式可以不完全拘泥于上面设计的所有组成部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删减或增加。根据我校的规定,我们实际实施的过程性评价中去除了期中考试。这并不影响实施的效果。图2是实验课上同学们积极的讨论,他们热烈的劲头是对课程效果最好的反馈。

图3是教学中期部分问卷调查的结果展示。通过问卷结果,使教师了解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程度和状态。适时的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当然,因为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很难在课堂上全面照顾到每个同学。那么,针对性的制作一些小的微课,让不足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性的观看某些微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要使得数据结构过程性评价成为一个规范的体系,需要任课老师付出大量的工作,不断加工修订。但对学生学习数据结构课程却是非常受益的。这也是过程性评价的目标。

3总结

提出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给出了一种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做了简单介绍。这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为例
TRIZ理论在“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