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市探索“五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9-01-08余昊东,张霞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临沧市村级集体经济

党建扶贫“双推进”

先锋服务

成立合作社

2016年、2017年,云南省临沧市获得省级安排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县项目4个、村级“四位一体”试点项目27个,项目覆盖76个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获得项目资金支持1.475亿元,带动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16亿元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示范效应逐步凸显。临沧市结合市情,用好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相关政策,探索形成五种有效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为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强领导重落实。先后制定出台《临沧市集体经济强村三年计划(2017~2019年)》《临沧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障办法(试行)》,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形成各县(区)党委主导、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成效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从严考核问效的机制。村级集体经济未达到年度发展目标要求的,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不得评为“好”等次;县(区)委书记、县(区)委组织部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在“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挂包帮”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一律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发展模式重创新。临沧市探索形成五种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城镇拉动模式。地处城郊、城郊接合部、集镇周边的村,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面向城市消费的集体经济。镇康县南伞镇甘塘村利用项目扶持资金、村集体自有资金和集体土地资源,投资81万元开发兴建农贸市场,向个体工商户出租门面、摊位,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二是产业带动模式。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依托特色产业优势,通过整合相关部门扶持资金、流转土地经营权或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合作。临翔区邦东乡璋珍村依托茶叶产业优势,以省级挂钩部门扶持的70万元资金为股本,入股本地茶叶龙头企业,共同开发普洱茶系列产品,村集体每年可固定分红7万元,每销售1饼茶可再提成收入20元。三是服务创收模式。村集体设立各类公共服务机构,通过为市场主体提供多样服务进行创收。云县晓街乡老许村成立综合服务部,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点开展代购、代销、代缴服务。为群众有偿提供核桃分拣、烘干平台,协助企业组织货源,收取服务费用,每年可实现各类服务创收3万元以上。四是招商合作模式。引进外地企业,村集体通过本地资源、扶持资金和管理服务入股实现创收。凤庆县新华乡沙帽村与南涧孔雀渡休闲渔业有限公司开展股份合作,进行网箱养殖和餐厅、酒店经营,公司和村委会注册成立的先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按照4:6投入股本进行相应分成,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5万元。五是资源开发模式。发挥土地、山林、水源、沙石、矿产等资源优势,入股企业共同开发并参与分红。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丙令村利用集体荒山矿产资源与拉法基水泥公司合作开发粘土矿,村集体每年可收入3万元。

种植姬松茸

发展农村电商

收益分配重服务。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使用,破解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困境,有效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增强村组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基层群众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初步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路径、抓手和动力。截至目前,全市889个行政村中,“空壳村”已全面消除,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村有231个,收入在2~5万元的村有573个,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村有85个,2018年底可实现年收入2万元以上。

猜你喜欢

临沧市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坚守教育的美好——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世良访谈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