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倾心的聚会 一部师德的交响
——河北省第九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风采演讲活动纪实

2019-01-08左秀芳姜蓉蓉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风采师德老师

本刊记者 左秀芳 姜蓉蓉

“此生为师,莫负赤子初心。世上的爱多以聚合为目的,只有师者之爱以放飞为夙愿。让我们初心谨记,猛志长存,秉承仁爱之德,巧施教化之术,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最美教师!”辛集市艺术职业学校张亚中老师的这段演讲结束语,发自肺腑,激动人心。他运用教育智慧帮助学生戒烟的故事,更是打动了在座的所有观众。

张亚中老师的演讲刚一结束,全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名高大的男青年跑上舞台,把一束鲜花献给自己敬爱的张老师。他,就是张老师演讲中提到的戒烟男孩儿。得知张老师参加演讲比赛,他特意从外地赶来,为老师加油鼓劲。在如潮的掌声中,师生激动地紧紧相拥。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主持人纪青云,也被这浓浓的师生情感动得哽咽了。这动人的一幕,为河北省第九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风采演讲比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9月7日,在第34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作为全省庆祝2018年教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宣传中心承办的河北省第九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风采演讲活动,在河北老年大学红枫剧场举行隆重的汇报演讲。

经过邢台、保定、唐山三个分赛区以及石家庄总决赛的激烈角逐,从中脱颖而出的10名“最佳风采奖”获奖者,代表全省70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面向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领导以及在石高校公费师范生和中小学师生代表,饱含深情地演绎自己的教育故事。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心路历程,展示了全省教师的师德境界和育人风采。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省纪委监委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张庆文,省纪委副厅级纪检员、监察专员于国莹,以及省教育厅各处室负责人,认真聆听了汇报演讲。

老师们的演讲,以真实质朴、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激昂向上、沁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征服了全场观众,让观众在感动落泪的同时,也深深领悟到师德的真正内涵与应有之义。

副厅长贾海明在讲话中对老师们的演讲表示高度肯定。他说:“每一段演讲都非常精彩,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感人,让我想起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我想到了三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园丁。’教师是伟大的职业、崇高的职业、光荣的职业。我们的老师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希望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四个引路人’。”

师爱无疆 温暖如斯

演讲就是用真情打动人心。从分区赛到总决赛,再到最后的汇报演出,老师们溢满真挚师爱的教育故事,如同一条温润的河流,散发出动人的光辉。

在唐山市丰南区黄各庄镇杨家泊小学王健老师的演讲中,有一把忙碌的小座椅:“我用心守候着这方属于我和孩子们的净土,面前的小座椅也越来越繁忙:父母在外打工的小兵,常常坐在小座椅上,给我讲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调皮的小王坐在这里,跟我讲昨天他给班里修了桌椅,大家夸他‘真棒!’;内向的小芳,有一天羞涩地将自己的第一本故事集递到了我的手上……”

这把小座椅,本来是王健老师平日放文件的地方。当得知学生小林被父母抛弃后,这把小座椅,就成了她和小林交流的纽带。在这里,她迎来了一个个“大林”“小林”。她改变的不只是自己对待学生的方式,还有内心对教育的深刻领悟,那就是:蹲下身来,学会倾听和尊重,用平等的姿态去陪伴,等待每一朵花儿开放。

能够和学生毫无障碍地交流,对特教学校的老师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来自兴隆县特教学校的刘丽老师,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一次,刘丽尝试着教自闭症患儿小飞写字,小飞突然发怒,猛地将笔尖刺入她的胳膊,鲜血直流。刘老师怕他伤害到其他同学,紧紧抱住小飞,承受着他的脚踢、牙咬、手挠……直到他平静下来。

尽管经常受伤,刘丽却没有放弃小飞,她几年如一日,坚持用个性化教育方案实施引导。师爱的力量真的产生了奇迹,小飞懂得和别人交流了,还学会了做简单的家务。

在演讲中,刘丽深情地说:“爱这些孩子,不是他流泪我也流泪,不是他干不了的我替他干……爱他们应该是教会他们生活技能,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发展他们的正当人格,引领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是教育的真谛。充满师爱的教育,常常显示出巨大的力量、神奇的力量。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保定市竞秀区实验小学王洋老师总是赋予孩子们光明和希望。她为犯错的学生保守了一个秘密,给予他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个曾经偷手机的孩子,生活从此改变,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阳光男孩儿。邢台市第八中学的李宜格老师,悉心陪伴身患重病的学生,使这个孩子在人世间的最后岁月,度过了一段温暖、幸福的时光。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的张邯英老师,用母亲般的爱温暖着来自福利院的自卑女孩,用大雁的故事启发孩子们团结互助。渐渐地,孤独的女孩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变得自信开朗。

还有扎根山区学校、十年不忘初心的曾倩老师;和风教化、润物有情的马越老师;常怀仁爱之心,时时反躬自省的李杨老师;熬夜备课、带病做课、辗转各地送教下乡的高玲玲老师;以真挚的爱温暖先天弱视的孩子、耐心陪伴孩子成长的范红霞老师……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师爱故事,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家国情怀、大义担当,什么是以身立教、大爱无疆。

总决赛评委会主任、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潘新民点评说,师德的核心主题就是爱,其中最重要的是爱生。爱学生有三个层次——情感层次:关心呵护;伦理层次: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业务层次:教师应拥有扎实的学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还能学好。他说,教师的职业,就是在平凡中体现不平凡。正是基于不同层次的爱,才孕育出众多精彩的感悟、鲜活的师德故事。

教育智慧 熠熠生辉

师爱故事动人心扉,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更是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熠熠生辉。

在张亚中老师的班里,班长带头吸烟,屡教不改。黔驴技穷之际,有着二十年烟龄的他突发“奇想”:和班长订立一个君子协定——师生一起戒烟!他们还在班里立起一根“戒烟杖”当做警示。这招儿真有效,老师和学生都戒掉了烟瘾。

张亚中在演讲中感慨地说:“作为老师,凭一己之力虽不能致教化之佳境,然而身教之功远胜各种口舌之能,同心同向是最好的教学相长,师者仁心就是最有效的育人良方。”

廊坊市香河县城区第五小学的韩长影老师,所带班里有一名喜欢折纸飞机的留守儿童,整日沉默寡言。韩老师以梦想为媒,在飞机知识方面下足功夫,寻找共同语言,走进学生心中,开启了学生封闭已久的心灵闸门,点燃了一个孩子飞行员的梦想。这个梦想,激励着他积极向上、执着进取。

定州市初级中学的马俪梅老师,班里留守儿童占了三分之二。学期不到一半,许多孩子就出现了迷茫、无助、困惑等心理状况。马俪梅没有太多抱怨,她把班里的“打架帮”改编成校园足球队,引导男孩子们通过体育锻炼发泄过剩的精力。她用一条条短信、一个个电话,把家长们从全国各地的肉铺上拉回来,开了整整一下午家长会,最后订立“亲子约定”:不管生意多忙,也要关注孩子们的生活,通过电话、信件、视频定期和孩子沟通,让留守儿童享受到父母的关爱。

教师的教育智慧源自对学生心灵的关注。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真正有效的惩罚也一定是深入学生心灵的。教育就像一个巨大的杠杆,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而这个支点,就来自于教师对学生心灵的把握和触摸。

一个平常的早上,张家口市第九中学的任万忠老师,把自己的早餐面包让给了班里的“迟到大王”。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却意外地收到神奇的效果。几句简单的询问,却打开孩子幽闭已久的心灵。从此,这个上课不听讲的孩子主动开始学习,因为,他终于感觉到老师还是在乎他的。

由此,任老师深刻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当教育简化成教学、管理异化为管制时,疾风骤雨式的训斥,根本无法撼动孩子们的思想,无法直达他们的心灵。从那以后,他对孩子们多了一分发自内心的柔软,多了一分设身处地的体察,更多了一分真心诚意的在乎。

张家口市桥西区南菜园小学的梁艳萍,也是一位善于反思的老师。梁老师针对留守儿童小涛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运动”,没想到却伤害了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因为,他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救助。梁艳萍及时反思,转变教育方式,鼓励全班学生用双手创造财富。小涛参与其中,终于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梁艳萍从中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给予不是爱,强加的也不是爱。老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读懂他们的心,揣摩他们的感受、需求与渴望。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老师“惩罚”迟到的学生背一首古诗再进教室;有的老师带着学生去旅行,帮他们开阔视野,建立自信;有的老师开辟阳光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戒除网瘾;有的老师通过有趣的游戏,让一年级新生明白团结的道理……老师们的教育艺术,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浓厚的爱。他们的教育智慧,如同瞬间翻起的浪花,时时闪耀在师爱的河流里。

绽放精彩 点亮瞬间

省教育厅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论坛征文暨师德风采演讲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确定为“新时代·新师德”。活动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做“四有”好老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及教师参与度,与往届活动不同的是,本届师德风采演讲活动增设了分赛区初赛环节,在北部(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中部(保定、廊坊、沧州、衡水)、南部(石家庄、邢台、邯郸、辛集、定州)三个赛区进行预赛,由各市评出的市级一等奖论文获奖者参加。各赛区分别选拔出10名优胜者,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在石家庄举行,由各分赛区入围的教师进行终极PK,评选出10名师德演讲“最佳风采奖”教师。三个分区选拔赛的环节,给更多的教师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受到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热烈欢迎,以及各地市教育局的一致好评,可谓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台阶。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省教育宣传中心成立了会务工作领导小组,中心主任李连云担任总策划,副主任刘红健担任总指挥,副主任李书卿、宗树兴担任副总指挥。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详细制定活动方案,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落实到个人,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落到实处。

8月21至25日,省教育厅师教处与省教育宣传中心分别在邢台、保定、唐山举办了三场分区选拔赛。由师教处副处长石岩等领导,省教育宣传中心副主任刘红健、李书卿,《河北教育》编辑部主任于新蓬等组成的评委团,投入紧张有序的分区选拔赛活动中。《河北教育》的编辑们和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投入到各分赛区的会务准备工作中,几百页文件、表格的打印、发放,手把手辅导承办地的记时、记分等工作人员,及时收集、整理比赛结果资料……一整天紧张有序的比赛结束后,省教育宣传中心的评委会成员还要分别对选手的演讲进行点评,帮助老师们改进提升。

每一次比赛,每一次彩排,活动总指挥刘红健都从头至尾认真聆听,从演讲稿件措辞的细微之处,到演讲中肢体语言的运用,都一一进行指导。比赛结束后,张亚中老师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参赛感悟,专门感谢刘红健主任的指正,并赞扬其敬业精神、专业风范、务实作风,在选手群发出来后大家一致点赞。在师德风采演讲微信群中,副总指挥李书卿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耐心地解答选手们的问题,帮助老师们不断挖掘素材、优化稿件。他还搜集了播音界大咖纪青云老师的朗诵资料,帮助选手们对照学习。汇报演出前,省教育宣传中心的10名编辑和10位“最佳风采奖”获奖老师一一对接。副总指挥宗树兴悉心指导每一位辅导编辑,针对演讲稿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为了使演讲效果达到最优化,活动组委会决定在播放背景音乐的基础上,依据每一名选手的演讲内容制作视频,作为演讲的背景资料。时间紧,任务重,在初赛和决赛过程中,省教育宣传中心美编室狄玉春主任和宋士利编辑,每天都顶着火热的太阳为选手们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汇报演出前,制作、剪辑视频资料仅有一天时间。美编室编辑们一天24小时都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就是为了将每一名选手的精彩瞬间、教育情怀更加完美地呈现出来。

省教育宣传中心主任李连云说,正是有这么多人在台前幕后辛勤地付出,才圆满地完成了整个比赛活动,才完美地呈现出一场精彩的汇报演讲。

师德群英 收获满满

演讲活动结束后,“师德风采群英会”微信群也完成了使命,应该解散了。老师们依依不舍,因为十几天来,各地参赛教师和省教育宣传中心的总编、编辑们,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活动总指挥刘红健感慨地说:“从8月21日南部赛区比赛开始,至9月7日全部活动结束,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我亲耳聆听了老师们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感人事迹,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师们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令人终生难忘。虽然非常疲惫,但是能为老师们尽一点微薄之力,我们无怨无悔。”

决赛过后,没进入前十名的选手,情绪有些低落,副总指挥李书卿马上通过微信群安慰大家:这场比赛,没有胜利与失败,只有感动和收获。你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你们喝彩!希望大家都能从这次活动中得到锻炼,提升自我,收获友谊。

王健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参加师德风采演讲,就是我20年行走路上必然的遇见。一个认真做事的团队,一群热爱教育的教师,一场隆重正式的盛宴,一次震撼人心的洗礼。找回自己,找到方向;人格影响人格,素养涵育素养;比赛已经超越了比赛,莫问输赢成败,只求教育路上,心安无悔。”

梁艳萍老师说,自己在匆匆数日有太多的感触和收获!有总编和编辑们一遍遍耐心细致的指导和鼓励,有坐在听众席默默聆听、感动落泪的身影,还有许许多多不辞辛苦、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员……都给自己无限的感动!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感谢之情!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活动已经结束,王洋老师仍然难掩激动之情,她高兴地说:“作为青年教师,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得到了成长和历练!这些天,一路走来,其间的兴奋、欣喜、收获,点点滴滴,都让我铭记于心!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感谢见证我成长的每一个人!”

猜你喜欢

风采师德老师
学人风采
学人风采
学人风采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庆丰收 展风采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