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2019-01-08李文清

中国农业会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经营制度企业

李文清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笔者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企业规模越大,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越显著,因而它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有:

(一)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及时。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的完整,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二)确保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中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确保企业财产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

(四)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推进。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有序推进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一般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与新《会计法》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适应加入后的国际竞争的挑战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思想认识不够统一。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一部分人习惯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不必考虑这管理方式是否最佳;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控制方式的改进和强化。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都将阻碍企业内控的发展和完善。

(二)组织架构不够清晰。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本应分别履行权力机构职能、决策职能、监督职能和执行董事会决策的经营职能,形成权责分明,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组织机构。但在现阶段,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够清晰,虽然有的企业分别设置了相关的组织架构,并制定了相应的职能规范,但执行的时候,还是主要领导说了算,组织架构形同虚设。

(三)内控制度不够完善。虽然各企业不同程度陆续建立了内控制度,但与健全和健康的运行尚有差距。从组织机构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到预算控制、风险控制、报告制度控制,在许多重要环节上,还没有真正形成相互分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决策程序还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四)监督措施不够有力。较多的企业在内控方式方法上侧重于业务的事后监督和补救,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内控方式的另一主要功能——风险的预测和规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关资料缺乏连贯性的搜集、整理、比较,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建立起综合监测指标的组织运作体系及相应的监督方式方法。

三、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针对当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用更科学、更先进的理论指导创建更理想的内控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规范日常业务操作,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一)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这是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企业领导班子尤其是第一把手,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改革发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充分认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在学习贯彻过程中,要突破部分领导认识中的误区,克服思想上的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充分认识内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单位自身各方面的重要性,从而主动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严格按照内控制度执行。

(二)健全组织架构,发挥职能作用,这是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企业首先要完善组织架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层面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结构体系,建立和完善议事规则,明确“三会”和经理等层面各自的权限、职责,根据授权的规定,明确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权限范围和相应的职责,以及相互协调配合的具体规定,对于重大的对外投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事项,需经特别授权。要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先进经验,根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不相容职能相分开的内控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组织结构。

(三)健全内控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这是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根本保证。企业对现有的内控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由于环境的变化,过去曾令人满意的控制制度,今天对于企业而言可能已经过时,因此,环境的变化意味着企业必须不断改变和完善其控制方法。比如:随着上海燃气行业气源结构的调整,燃气行业的生产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公司以前由重油为主要制气原料变成以天然气为主的生产原料。由于生产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其制气成本、费用的构成也随之变化,以前对车间、部门的考核方式已不太适用当今的生产方式,为此公司应对各车间、部门的考核方法及时进行修订,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应着眼于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如果制度订得正确、齐全,而实际又不执行,也是徒有虚名。

(四)完善考核体系,优化激励效能,这是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考核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评价制度,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实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发展速度指标和运行质量指标相结合,以运行质量指标为主:非经济指标与经济指标相结合,以经济指标为主。在兑现奖励时,要留出风险金。就像俗话说的,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注重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经营制度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