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漯河市:坚持“三链同构”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01-08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全市标准化物流

漯河地处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年粮食产量180万吨、加工转化600万吨、物流转运1000万吨;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05家,加工转化率96%,主食产业化率60%,是中国食品名城、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试点市。目前,全市食品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产品涵盖15个大类、50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达到4.5:1,成为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注重招大育强,着力壮大食品产业集群

一是大力招引新项目。2018年签约台湾福贞、宏途休闲食品等食品产业项目23个;今年以来已签约湖南盐津铺子、福建永辉等项目25个。目前全市引进外资额的60%来自食品企业,已入驻以15家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一大批境内外知名企业。

二是实施“小升规”、“十百千”亿级企业及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去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6家、新增超5亿元企业10家、超10亿元5家,食品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9.1%。谋划启动了重点企业五年倍增工程,其中双汇围绕实施一系列模式创新、产品转型项目,力争五年内再造一个新漯河双汇。加快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推动主食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集聚。

三是推进食品企业“三大改造”。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进行专项奖补,今年实施食品类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和技术改造项目100个。双汇、南街村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

四是优化企业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服务企业周例会制度,以周为工作节点研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注重产业谋划,着力延伸食品产业链

一是打通食品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培育食品机械产业。立足于河南食品和装备制造两大万亿产业、食品机械企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等实际,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单位合作,谋划建设了两平方公里的食品和包装机械专业园区。目前多规合一的园区规划、产业树状图已经编制完成,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力争通过3-5年,园区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智能装备专业园区。

二是打通食品产业与造纸产业,发展食品包装产业。结合漯河银鸽造纸产业优势,谋划了80万吨包装纸及就地消纳的纸后加工产业园项目,目前园区控规调整已完成。

三是打通食品产业和医药产业,发展功能性食品、保健性食品、医用食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在重点培育源隆生物科技等现有企业的同时,新签约上海京元、福建蔡记等一批功能性、保健性食品项目。

四是打通食品产业与物流产业,发展以冷链物流为重点的食品物流产业。与双汇共同谋划建设第四方冷链物流平台,促进食品物流产业信息化、标准化,提升生鲜农产品公共服务和流通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

注重创新引领,着力提升食品产业价值链

(一)强化创新引领

一是加快研发平台建设,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建成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60家;全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休闲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和河南省休闲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建成运营。二是推动产学研协作。深化与中科院、江南大学等优势食品研发机构战略合作,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全市食品行业拥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院士工作站2个。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在住房保障、科研经费、生活补贴等方面给予优厚政策,吸引高层次食品技术人才落户。

(二)强化质量提升

一是设立市长标准奖。对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和组织,由市财政给予奖补。在农业领域主导制定了20多项省级标准、309项地方标准;在食品产业领域制定了88项生产加工标准,参与了近百个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漯河市以标准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受到国务院表彰。二是深化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战略合作。编制《漯河市标准化战略发展规划(2019-2025)》和《食品安全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等1+N体系,着力建设食品标准化科研孵化基地、食品产业标准化技术联盟,最终建立起高于国家标准的食品特色标准。三是建设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肉菜商品流通领域建立信息查询追溯平台,实现生产记录信息化、生产行为透明化、终端查询便捷化,形成了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四是培育检验检测产业。整合全市国家级、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328个涉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站点),与武汉大学共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

(三)加强品牌培育

实施“漯河制造”品牌战略,现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名牌产品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64个、名牌产品27个。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全市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达到126个、绿色食品19个、有机农产品2个。雪健实业被命名为“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临颍县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

注重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食品产业供应链

(一)提升源头供应质量

围绕“四优四化”和订单化种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实行专收专储的优质专用小麦占麦播面积的43.7%,优质大豆60.7万亩,优质花生25万亩、优质辣椒35万亩。生猪规模养殖达到90%以上,全市5个县区中有4个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二)促进三次产业融合

一是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个,年营收突破800亿元,带动20万农户增收。二是着力建设小麦产业联盟,形成新品种选育推广——专业合作社种植——中粮、雪健等面粉企业加工——平平、旺旺等面制品企业生产的全链条订单化生产。由省农科院小麦专家许为钢团队牵头的小麦产业联盟短短一年就发展订单基地20万亩。三是推动食品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引进北京伟光汇通投资50亿元,建设食品文化小镇,打造永不落幕的食博会。

(三)提高供给效率

一是搭建会展平台。今年的第十七届中国(漯河)食博会有国内外856家食品企业、1.2万家采购商参加,贸易采购额420多亿元。二是实施“互联网+主食”行动。大力扶持“网上粮店”“网上主食厨房”等新型零售业态。漯河电商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276家,带动实体企业2000多家。三是打造豫中南现代物流核心区。着力发展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双汇物流、大象物流、金顺物流进入全国冷链物流百强。全市冷库总库容64万立方米,冷链运输企业347家,年农产品和食品物流货运量200多万吨。着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全市标准化物流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标准化简述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