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一世纪抬阁研究的新进展

2019-01-08韩诚诚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沙湾民俗艺术

韩诚诚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抬阁,又名“台阁”、“飘色”、“彩架”、“脑阁”、“背棍”、“高装”、“挠阁”等。据蔡欣欣教授统计,抬阁不同名称多达58种[1]。抬阁是由一至三名孩童扮演古装戏剧人物,立在用木质或铁质材料制成的类似于阁的架子上进行表演,由四或八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抬着巡游的一种民俗活动。抬阁是我国传统民间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杂技等艺术于一身,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区。

“抬阁”一名最早出现于南宋,《武林旧事》卷三即载:“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每库各用匹布书库名商品,以长竿悬之,谓之‘布牌’。以木床铁擎为仙佛鬼神之类,驾空飞动,谓之‘台阁’。”[2]有明一代,迎神赛社和祈雨仪式以及戏剧的繁盛使抬阁这一活动得以发展,地域范围得到扩大,在制作工艺和装饰方面也有一定进步,如《帝京景物略》记载:

又夸儇者,为台阁,铁杆数丈,曲折成势,饰楼阁、崖木、云烟形,层置四五婴,扮如剧演。其法,环铁约儿腰,平承儿尻,衣彩掩其外,杆暗从衣物错乱中传下。所见云梢烟缕处,空座一儿,或儿跨像马,蹬空飘飘,道旁动色危叹,而儿坐实无少苦。人复长竿掇饼饵,频频啖之。路远,日风暄拂,儿则熟眠[3]。

至清代康熙年间,社会发展稳定,民间演出活动都得到迅速恢复,而抬阁作为迎神赛社的重要表演项目之一也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发展。据《培远堂偶存稿》记载:“抬阁杂剧,极力装扮。今日某神出游,明日某庙胜会。男女奔赴,数十百里之内,人人若狂。一会之费,动以千计,一年之中,常至数会。”[4]民国时期,经济萧条,战乱频繁,抬阁演出一度衰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抬阁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又重新焕发生机。

学界对抬阁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末,但前期研究成果较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与抬阁有关的研究论著明显增多。尤其是2008年抬阁被列入国家“非遗”目录后,学界对抬阁的研究进入兴盛阶段,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中包括专业类著作7部,硕、博士论文和优秀期刊论文70余篇。其研究进展表现如下:

1 专题性研究逐渐兴起

王霄冰先生指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生存的民俗,一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然会受到官方和媒体等外力的影响,变得官方化、商业化,表演色彩也会加重。”[5]2008年抬阁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在学术动态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抬阁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活动,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格格不入,而要想使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于是以抬阁为对象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研究专题迅速达到高潮。主要有缪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问题探讨——以沙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开发为例》、朱丹《沙湾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刘蒋《渠县三汇彩亭艺术及其保护与开发研究》、王俊苗《山西徐沟背铁棍的传承研究》、曹静《山东临沂民间乐舞艺术的传承及发展研究》、刘加凤《金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梁明珠等《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欧阳锡威《探索“非遗”为题材的舞蹈剧目创作——以作品<珠梅抬故事>为例》、颜慧珍等《都市化背景下“肘阁戏”艺术的活态传承及思考》、徐振华《龙灯扛阁的历史渊源、风格特点及现代传承》、王首燕《深嵌于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以沙湾飘色为例》、郝丽洪《民间舞蹈“高抬火轿”的探究与传承》、宋秀等《徐沟背铁棍的现代化传承探析》、刘志伟《传统乡村应守护什么“传统”——从广东番禺沙湾古镇保护开发的遗憾谈起》、罗必果《宾阳炮龙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刘艳霞《雁门关旅游文化节市场运作研究》、李木子《民俗文化在乡村节事旅游中的运用——以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稂艳玲《广州沙湾飘色艺术及旅游开发对策浅析》、鲁延召《民间文化艺术与旅游的联动开发研究——以焦作怀梆、唢呐及高抬火轿为例》和陈文武《<沙湾姜品>包装设计》。

这些论著以沙湾、渠县、徐沟、临沂、金坛、宾阳、雁门关、长乐、沙湾、焦作为例,主张从传承人、传承方式、国家政策支持、旅游开发、公众参与、高科技运用等方面对抬阁艺术实行多元化保护。与此同时,以“舞蹈”为视角,将抬阁活动纳入舞蹈学之中,以具体的舞剧向我们阐释如何将民俗活动的肢体动作融入转化到舞台上,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当代舞蹈剧目的创作表达形式和题材内容。均为抬阁艺术与时俱进提供了大量可行性措施,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2 理论性研究继续深入

学科理论性研究对于学科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正如哈里斯·伯杰指出的那样:“理论建构在民俗学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把田野从纯粹的搜集中拯救出来,并且试图弄清楚在表现性文化的经验中呈现出来却没有被清晰把握的东西。”[6]二十一世纪以来,持续涌现出一批学术成果,包括蔡欣欣《妆扮游艺中的“台阁”景观》、车文明《台阁:一种古老而广泛的广场表演艺术》、朱玉宁《抬阁:一种文化考察》、李兴文等《飘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王晔等《前童鼓亭行会的缘起及演变研究》、唐俊《四川兴文县大坝苗族乡高装起源考——兼论大坝高装与广东飘色之关系》、简波与齐莹《抬阁体育文化考》、王建纬《彩亭艺术源流探讨》、王喜伟《探微高抬火轿舞蹈文化意蕴》、徐颖颖《基于狂欢理论对吴川飘色文化符号的阐释》和祁红媛《祭祀与酬神演剧——道教信仰下徐沟背铁棍原生内涵与多元艺术形态研究》。

这些论著分为抬阁探源类和抬阁内容研究两部分。抬阁探源类论著中均以大量文献史料考证了我国抬阁历史的源流以及某些地方性抬阁的发展历史,为后来学者研究抬阁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在对抬阁活动内容做专业性分析研究的论著中,都以抬阁表演内容与形式为主,深入挖掘某调查地繁杂的仪式活动背后蕴含的专业性知识与理论。

3 个案式研究成果不断披露

二十一世纪,伴随抬阁非遗专题研究的展开,众多抬阁非遗项目得以宣传,针对某一抬阁活动的研究个案也不断涌现。个案研究可以使得大批具有价值的资料能够得到及时整理和公布。巴莫曲布嫫指出:

“一滴水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如果将作者这一定位于村落型表演传统的系列个案研究,比喻为一滴滴掬捧自民间生活真型的“活水”,其贯通在田野研究过程中的文化逻辑之发现就有着厚重的学术含量,从多方面映射出村落民俗研究的个案价值:既有探究文化表达形式——民间表演传统的学理性意义,又有保护文化空间——民艺传承村落的现实意义[7]。

二十一世纪以来,对抬阁的个案性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有李国东《当代农村民间文化深层发展与相关政策研究——以吴川市飘色表演队和驻马店市青年曲剧团为个案》、郭传燕《节庆体育与农村社区活力——山东郯城县的实地研究》、刘向楠《中日传统节庆旅游比较研究——以广州番禺的飘色节和日本东京的川越祭为例》、李小娟《山西峨口镇“挠阁”的文化阐释》、郑紫苑《村落语境中的仪式展演与文化变迁——以赣南寻乌县南桥村迎故事民俗为考察重点》、王晓云《行进中的艺术——徐沟背铁棍研究》、贾蕾《“雁门文化”影响下的峨口挠阁的发展初探》、奚锦《台山浮石飘色的调查研究》、姜启梅《临沂三官庙村龙灯扛阁仪式展演及変迁的调查研究》、周杉杉《村落仪式中的民间组织与权力——安顺屯堡“抬菩萨”传统的人类学考察》、李念《河南沁阳民间社火舞蹈“高抬火轿”之探析》、陈慕菲《腊铺脑阁艺术研究》、姚自立《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乡村社区文化治理研究——以河南曲沟镇“抬阁”为例》、曲乐祯《周村芯子的民俗志研究》、刘铁梁《箬山渔村的家族文化》、纪广《山西民间舞蹈徐沟背棍、铁棍的渊源与发展》、姬彬霞《河南安阳曲沟抬阁考探》、杜萱《庙会中的民俗活动赏析——以2013年太原庙会为例》、王福银《阁子里芯子的文化传承与艺术特色》、王晔与过伟敏《前童鼓亭行会的缘起及演变研究》、郭学松,陈上越等《民俗体育“搬铁枝”活动的变迁研究》、姬彬霞《河南卫辉李渊屯背装考探》、童全灿等《甘与行会相伴一生》和杨鹰《当代清徐社火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从上述论著可以看出,个案性研究视角较为广阔,有比较型研究、人类学研究、民俗学研究、体育学研究等,研究者都以某个村落抬阁表演活动为个案,经过实地的田野考察,从当地抬阁的发展历史、表演仪式、传承保护、抬阁样式、繁琐的制作工艺、价值功能等几个方面对调查地抬阁民俗进行综合性或详或略的描述,较为细致。

4 区域性研究热潮持续高涨

抬阁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区域性特征明显,加之田野调查的繁杂性,对我国各地抬阁艺术进行全方面调查探究的相关著作几乎没有,而对区域性抬阁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的成果却层出不穷。著作类成果包括左尚鸿《中国抬阁》、叶春生编著《番禺飘色》、王开桃与宋俊华编著《岭南文化书系沙湾飘色》、王维娜著《空中大舞台广东飘色》、《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千色天空沙湾飘色》、林凤群编著《年年出色南朗崖口飘色》、李玉东和杨达超编著《沙湾飘色漫话》、李敢峰和杨继兴主编《峨口挠阁》、王锦霞主编《土默川脑阁》;论文类成果包括蒋莉《精神与形式——论山西社火的装饰语言及内涵》、张岚《从沂蒙地区“龙灯扛阁”舞蹈本体探其文化内涵》、贾瑞学《沂蒙山区民俗体育的调查研究——以“龙灯、抗阁”为例》、米守嘉《走西口移民运动与蒙汉交汇区村落习俗研究》、张静《游神与演戏——广东飘色艺术的审美研究》、李连杰《广西宾阳彩架民俗文化研究》、张琪《河东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调查研究》、尹丽华《广东飘色民俗文化的功能和艺术价值探究》、王敏《浅谈湛江“舞人龙”、“飘色”的人文意义》、王晓坤《乡风民俗中的豫北社火音乐》、施志霞《抬在肩上的流动戏台——金坛“抬阁”》、冷剑波《梅州客家民俗“扮古事”初探——以五华安流为中心》、何标与汤仁长《皖西革命老区民俗体育传承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乌兰托雅与仪德刚《内蒙古脑阁技艺调查》、何标,陈功立与梁艳《皖西肘阁、抬阁的流变研究》。

以上著作中,《中国抬阁》将纳入国家非遗目录的抬阁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以及简单的介绍说明。其他书目皆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源起及发展历史、繁琐制作工序、精巧结构、表演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改革创新等若干方面对地域性抬阁艺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内容较为系统且全面;而论著类成果以山西、沂蒙、广东、河东、豫北、皖西等区域为例,从体育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共同探讨该区域抬阁文化艺术的价值功能与意义。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至今,学术界对抬阁艺术研究成果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且涉及领域较为广泛,涵盖了民俗学、人类学、舞蹈学、民俗学、体育学等学科。抬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丰富的个案研究和持续更新的理论性研究都为抬阁艺术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借鉴,但对抬阁艺术价值的挖掘要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以探求其蕴含的多方面价值;同时对国内外不同地区类似的民俗活动进行比较研究也是促进抬阁民俗活动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沙湾民俗艺术
民俗中的“牛”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德贤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德贤小学作品集1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龙岐螺阳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龙岐螺阳小学作品集1
民俗节
漫画民俗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