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俄罗斯与中国饮茶文化对比研究

2019-01-08杨爱琳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泡茶饮茶茶文化

杨爱琳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经过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我国茶文化已经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生长扎根,如今有关部分统计数据展示,茶叶已成为风靡全球饮食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茶叶开始进行商业化,即将茶叶出售到世界各国。当时成都成为中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地。而在东汉时期,民间不少商贩将茶叶制作成茶饼,降低存储空间,以便商业运输,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国对于饮茶文化均有不小的研究。

1 中国茶文化历史

1.1 中国古代茶文化

我国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东方国家,其历史文明也源远流长。独特的地理气候及自然条件创造出得天独厚的环境,有利于茶叶的种植及栽培。早在神农时期,出现过“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的确,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茶叶因此具有治病救人的功效。

大唐盛世茶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在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饮茶成为一种潮流。例如,唐代著名茶学专家,陆羽在《茶经》中无不歌颂对茶文化的热爱,对饮茶的喜爱之情。同时,当时长江沿岸的气候条件和江南水乡也有利于于茶业的发展。明清时期,茶文化得到进一步推广,我国茶叶闻名世界各国,在世界茶市中影响深远;中国成为茶叶出口大国,制茶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我国茶叶主要有乌龙茶、红茶、花茶、绿茶、白茶等优质资源。

1.2 中国近代茶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发生改变。鸦片战争期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主要内容包括: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这一改变使聪明的中国商人们看到了商机,他们将新鲜优质的好茶出口到国外。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喝到中国茶,只有少数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在可以品尝到,不少外国人认为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茶文化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1949年建国之后,近三十年的发展,使饮茶文化焕然一新,茶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基于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面积维修恢复旧茶园,同时新兴新茶园,改进茶叶品种,推行科学种植技术,使本土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我国改进种植技术,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在中国茶文化传播到更多国家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世界其他国家认可,并提高其品牌知名度。

2 俄罗斯茶文化历史

2.1 十九世纪前叶茶文化

据历史记载,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据一些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是在17世纪。饮用之后,俄罗斯沙皇立刻喜欢上了这种饮品,随后推荐给王室贵族,得到大家一致好评。从此茶便成为王室贵族家庭主流饮品之一。

1679年,正值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茶叶在俄罗斯17、18世纪成了典型的“奢侈饮品”,其“饮茶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官员、富豪等,因此在当时“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至十八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例如,如今的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娜堡等地区。

2.2 十九世纪后期茶文化

19世纪后期俄罗斯开始兴起一股饮茶热潮。那时候蒙古族牧民也喜爱喝茶,俄罗斯茶叶和蒙古族喝的茶完全不同。蒙古族无论是喝奶茶或是清茶都要在茶中放盐,而俄罗斯人喝茶时喜欢放糖,他们会在茶中加入蜂蜜、柠檬片、糖和牛奶等辅助配料。饮食习惯带来的不同使出差到莫斯科的中国商人喝到一口“家乡茶”变成了一种奢饰。制茶工艺简单,俄罗斯人直接在茶炊中泡好茶,后将茶倒入杯中,加入很多糖、牛奶等,后加入水调到自己喜爱的浓度再喝。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俄罗斯人饮茶时,一定要吃一些甜食。他们会在摆好茶炊的同时在餐桌上摆放很多蛋糕、巧克力、糖果等配茶点心。

值得一提的是,茶的出现使俄罗斯人饮食结构发生一些变化,从最初选择油腻含糖量高的食品逐步向清淡饮食结构过度。茶的出现催生了俄罗斯人对于品味的追求,融合在俄罗斯文化里,沉浸在人文印象中。

3 俄罗斯和中国饮茶文化相似之处

3.1 种植条件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叶的产量非常大,这主要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国的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我国西南茶区地形复杂,海拔高,气候四季多变,适合各种大叶品种茶树生长培育。中国的外销茶叶大多数产自于此,同时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和花茶的产地之一。多元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南茶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俄罗斯的大部分茶叶,都种植在高加索山脉最西边的菲什特山上。这里距离莫斯科有一千多公里,能看见高大的森林和在盛夏六、七月也无法消融的积雪,而从南边黑海刮来的温暖海风,大大促进了茶叶的生长历程。同时伴随着平均气温较低,冬季漫长,降水量较大,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优越的自然种植条件使该地区成为俄罗斯茶叶重要来源之一。

3.2 茶具种类

中国的茶文化讲究茶具。谈到俄罗斯饮茶文化,不少人普遍会联想到著名的俄罗斯茶炊。在古俄罗斯,从王室贵族到平民百姓,茶炊是俄罗斯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之一,同时茶炊也成为俄罗斯人外出旅游必备用品。

俄罗斯的茶炊喜欢用银、铜、铁等各种金属原料和瓷器烧制而成。这样一来,与中国茶道更加接近,品茶时更有意境。大多数茶具种类齐全,色彩斑斓,在茶叶市场随处可见。

今天的俄罗斯,人们不能一日无茶。作为普及的饮品之一,无论在家还是去做客,无论在小吃店还是咖啡馆,无论在集市还是街头小摊上,只要有卖食品的地方,都能喝到清香四溢的茶品。俄罗斯大多数超市都设有专门的购茶区,琳琅满目的茶品根据不同的包装、不同的种类、不同的产地摆放在货架上,方便顾客挑选。在饮品区你也可以发现许多茶味饮品,由此可见,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代俄罗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3 文化意义

茶是俄罗斯人接客会友的必选佳品,发挥着其重要的社交作用。俄罗斯人在待人接物中注重礼貌,讲究礼节。中国人喝茶强调养生,保持健康,排毒养颜。俄罗斯人品茶也是如此,俄罗斯女士们通常在早餐时喝早茶,在她们看来,茶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早上拥有一个好心情。

俄罗斯人热情好客,注重饮茶礼节,许多普通家庭都有以茶奉客的习俗,当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时,热情好客的主人通常会问客人:“想喝点什么,茶还是伏特加?”假如您选择喝茶,主人会立刻安排煮茶,之后与您热情交谈饮食、天气等话题。喝茶在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人一大喜好。俄罗斯少数民族乌德盖族在节日期间也会请客人及游客饮茶。当客人品茶时,主人往往端上点心、蛋糕、小馅饼等甜点零食,直到主宾客满意为止。

4 俄罗斯和中国饮茶文化不同之处

4.1 沏茶方式

俄罗斯人在泡茶之前会将茶壶用热水烫一下,把茶壶晾干之后再将茶叶放到茶壶里并倒入全开的水,最后用纸巾将茶具壶托蒙住几分钟。而中国的泡茶方式却截然不同,中国人在泡茶前虽然也有洗杯的习惯,但是一般用开水烫过茶壶之后就直接开始泡茶,不会等茶壶晾干,更不会在泡茶的时候用纸巾将茶具壶托蒙住。

此外,俄罗斯人在泡茶的过程中,会在茶水里加入少量的蜂蜜,以确保茶叶可以更好的绽放,将所有茶叶的芬芳全部释放出来,但中国人在泡茶的时候一般不加糖。并且,俄罗斯人泡茶的时候只泡一遍,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多次泡茶,直至味道变淡或者消失。因为在俄罗斯人看来,泡一遍就足以把茶的芳香完全泡出来了,无需泡第二遍,茶的芳香色泽在第一遍泡茶中可以全部展示出来。

4.2 饮茶品种

在饮茶的品种上,中国人喜欢绿茶,国人认为绿茶具有消暑解毒、提神清心、去腻减肥、清心去烦等功效,在众多茶叶中属于名副其实的“精品”。但在俄罗斯只有少数人喜欢喝绿茶,大多数俄罗斯人偏爱红茶,并且他们在喝红茶的时候喜欢加糖、柠檬片、牛奶等。此外,还有个有趣的现象,红茶在俄语中被称为“чёрный чай”,翻译成中文是“红茶”而不是“黑茶”。

俄罗斯人饮茶十分讲究,俄罗斯人喜爱摆上茶炊喝茶。茶逐渐成为俄罗斯人生活中一种必需品。有意思的是,中世纪生活在乡村的俄罗斯人比较喜欢喝一种不加糖而是加蜂蜜的甜品—чай с мёдом。至今在俄罗斯乡村都保留一种饮茶传统,将茶水倒进茶碟中,饮茶者托着茶碟,用茶勺盛出来,然后一口一口地吮吸茶,此时喝茶人的脸通常被茶的热气烘得红扑扑的,周围渲染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4.3 茶叶来源

俄罗斯人均每年消费约1kg茶叶。但因气候条件制约,俄罗斯的茶叶产量有时较少,冬季俄罗斯市场上的茶叶绝大多数依赖进口。生产和销售前苏联的茶叶生产区集中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有时这些产区的茶叶并不能满足俄罗斯国内需求,所以需要从中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进口。

我国茶叶销量走势良好,自给自足没有问题,可以满足国内茶叶市场需求。早在2010年,中国是第三大茶叶出口国,出口金额约7亿美元,出口数量为30万吨。茶叶的出口为我国贸易做出很大贡献,中国茶叶净出口金额逐步攀升。自2000年以来,中国茶叶贸易发展迅猛,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我国茶叶的出口及俄罗斯茶叶的进口为两国文化交流创造良好契机,茶文化在贸易合作中走向繁荣。

5 结语

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沿线的众多国家在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不断发展传承自身的文化。俄罗斯的茶文化虽然不及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也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富含自身的饮食文化特色,俄罗斯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不断交融,更好的促进了俄罗斯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猜你喜欢

泡茶饮茶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保温杯泡茶太久会让人中毒?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鲸鱼”泡茶器等
Sim Sim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