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探索

2019-01-08王嘉麟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家风子女

王嘉麟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吉林 132012)

1 序言

家风,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精神风尚,以家庭为依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家风也可以视为一种文化概念,在家庭的延续过程中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家庭传统和文化。其不受地位权势所左右,也不受单个人的名声影响,而是经过祖孙几代人的传承,在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努力下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的集合。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了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并对参会人员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大家注重家风的培养。总书记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谈到家风好坏的影响时,总书记告诫大家,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应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注重培养优良家风,使其持续发挥特有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具备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角色。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成熟和定型,但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要在学校环境下进行,所以学校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但不能就此忽视家庭教育尤其是优良家风的积极作用,若能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高校道德教育和优良家风各自的优势,不仅能有效发挥优良家风在大学生道德培养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同时还能充分保证大学生道德教育对优良家风的推进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探讨优良家风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系时,仅仅关注优良家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单方面影响是不够全面的,本文在系统阐述二者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将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 优良家风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相互关系

2.1 优良家风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石

家风是子女道德成长的第一本教科书,家风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子女未来的发展。父母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任,道德启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子女通过父母的身体力行和家庭生活的点滴熏陶形成对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最初认知。家庭是每个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生活圈子,在各自家风的熏陶下,每个大学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当然,家风属于文化在家庭范围内的具体表现,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为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是在传承和延续祖辈的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势必带有各自家庭的烙印。所以,各个家庭的家风是存在差异的。除此之外,家风之所以是多样的,是因为每个家庭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成长环境决定了家风的具体内容。但是,只要家风中包含了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爱护友邻、诚信有礼、克勤克俭等基本内容,我们就视为优良家风。优良家风为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氛围,为高等教育阶段的综合奠定一定的基础。优良家风已经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了正确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在优良家风的滋养下成长,那么大学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将更加优化。

优良家风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作为优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会对大学生的班风和校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注重家风教育,鼓励优良家风的培育和发扬,并进一步与大学生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融合二者的各自优势,相得益彰,共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2.2 大学生道德教育能为宣传和展示优良家风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任课教师可借助课堂讲解优良家风的相关知识,展示优良家风的引领作用,鼓励同学们针对优良家风开展调研和研讨等形式,加深同学们对优良家风的认知和理解。另外,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网络平台的交流与大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大学生有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常常容易受到网络平台上某些错误价值导向的影响,思想或道德方面出现偏差。面对此类问题,优良家风的导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应该主动抓住网络教育的各种机会,紧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积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适时地将优良家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学校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对优良家风的认知度,扩大优良家风的影响,使优良家风融进鲜明的时代特色。将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乃至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后,会逐渐意识到优良家风的正面影响,反过来,对优良家风的代代相传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

2.3 优良家风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很多契合点

二者的契合点首先表现在内容方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课内外多种形式开展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滋养下,优良家风发展为内容十分丰富的文化形式。其中“尊老爱幼”“邻里守望”“勤俭持家”“修身爱国”等理念被传承至今,经久不衰。这些理念倡导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为人处世要谦恭宽厚,忠于国家。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衡量优良家风的重要标准,关键在于这些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家风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基本一致的,优良家风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如果将优良家风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二者的契合点还表现在目的方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包括个人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构建优良家风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个人的道德和品行,谋求家庭的幸福美满,更是为了孕育良好社会风气,推动国家和谐发展。可见,优良家风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共同致力于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皮亚杰、科尔伯格等心理学家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大学生个体该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已经在先前的生活和学习中基本形成,大学生道德发展是一个重组、强化、定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观念或是得到进一步补充,或被打破而得以重新建立,或被理性与经验所证实而得以强化。所以大学生道德教育有必要深入挖掘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加以推广和发扬,优良家风正是这些道德观念的集中体现,并结合时代背景不断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完善,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强化家庭教育,构建优良家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风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构建优良的家风,优良家风反过来为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父母的言谈举止无形中影响着子女,父母的道德品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总之,家庭会对子女未来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家长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主体,也是培育现代优良家风的关键。作为家长,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构建优良家风的责任和义务。家风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但万变不离其中。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首先,构建和睦的夫妻关系。夫妻之间应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和睦的夫妻关系是优良家风的重要标准,是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父母想要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睦的夫妻关系是良好品德在家庭关系的具体表现,不仅能让子女在优良家风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而且为子女未来的道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平等是指无论是夫妻双方还是亲子之间,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都可以自由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和谐是指家庭内部成员的和谐和邻里之间的和谐,目前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越来越多,传统的三代同堂的结构日趋较少,逢年过节才有一些稍大规模的家庭聚会,父母更应该从小培养子女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的美德。与邻里的和谐相处更能为子女的接人待物提供很好参考。总之,父母以身作则,孝顺长辈,和睦族里,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知“家和万事兴”的温暖,接受基本的道德教育。

3.2 坚持高校主体地位,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高校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显著功能,事关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许多高校也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但一线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极易造成缺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缺少生机和活力的局面。尝试转变道德教育的模式可以借助优秀家风融入德育课程的契机,由单一的讲授式转变为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因为家庭是每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环境,家风又是学生个人深有感触的精神风貌,那么将优良家风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选内容,可以激发学生们对道德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国务院201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途径之一是开展校训、家训育人活动。所以教师可以设定家风育人的课堂主题,大胆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讨论、座谈会、演讲会等方式,讨论各自家风的优缺点,座谈应如何理解优良家风,演讲宣传优良家风的典范。这样能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直接参与其中,通过切身体会,查阅资料,反复推敲,让大学生体会到道德教育的趣味性的同时,还能真正理解优良家风的内涵。最终广泛传播优良家风传递社会正能量,助力优良家风的德育思想直达学生的内心深处。

3.3 切实开展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优良家风的育人效果

学生进入大学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常态,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的互动会随之减少。但是为了达到理想的道德教育的效果,我们认为高等教育阶段,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的互联互通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继续统一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其一,家长有必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家长与学生的见面机会变少,共同生活的时间变短,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学生迈入大学独立生活后,突然感觉放松和自由了,此时家长更不该掉以轻心。家长应继续坚持家风中的平等对话的基本原则,通过微信或QQ等社交软件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配合学校的道德教育,用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另外,家长也不能放弃学习的机会,利用闲暇时间多阅读一些年轻一代爱看的书籍,多关注一些健康的流行文化,这样一来与子女在交流的时候才能有更丰富的话题,能够更了解子女的思想变化和成长状态。其二,增加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大部分家长认为大学生基本可以独立应对学习和生活,教育的责任应完全由学校承担。但实际上老师和家长的互联互通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说是很关键的。比如,优良家风教育活动开展前后的对比情况,老师可将学生的品行表现,学生对自己家风的陈述,学生参与活动前后的对比反馈给家长,家长可根据对比情况进行对应的教育,弥补之前存在的不足。这样一来,优良家风和道德教育的效果能相得益彰。

4 结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关系着家庭的每个成员,而且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优良家风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带动社会良好风气。大学生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和努力建设国家的重大责任。提倡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旨在大幅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家风子女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