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融合创新网络育人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以浙江农林大学“IPC”网络育人平台为例

2019-01-08寿云蕾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寿云蕾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1]。”全媒体时代下人们掌握信息的渠道、频度、速度、广度远超以往,人们不知不觉生活在融媒体平台所构筑的“虚拟社群”和“信息虫茧”中。在平台上不经意间的一句牢骚、图片、点赞、转发,或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事件或行为等,经过平台的传播与放大,所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迅速成为高校和社会的关注焦点。这种焦点的形成有其盲目与随机性,但也有其“鲜明的颜色”和不可告人的目的,看似正常不过实则暗流涌动,对缺乏社会历练和辨别能力的高校青年则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同情”、仇视、煽动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根据现代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和需求,通过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育人工作,建设一个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思维方式、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空间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网络育人平台[3],即利用网络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空间,通过对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网络教育活动,形成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4]。让思政教育突破以课堂为主体的限制、全方位渗透、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教育作用。网络育人融合创新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浙江农林大学“IPC”网络育人平台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与实践。

1 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育人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显性问题

当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使得舆论环境变得尤为“开放”、“随意”和“自由”。从2019年6月在中国香港开始的“占中”运动,一小部分香港青年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的长期蛊惑,渗透,对其所倡导的“民主与自由”深信不疑,组织参与了大量的非法游行与示威,部分游行甚至演变成有组织的暴动与犯罪,西方媒体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大量报道断章取义、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选择性内容与视频来迷惑西方民众,煽动他们的排华情绪。这就是当今西方排华国家控制新媒体平台、捏造编制“事实”所采取的典型做法,因此加强对新媒平台的重视、利用与管理刻不容缓。

目前,新媒体网络平台渐渐成为了高校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各高校积极探索运用教育的创新模式与方法,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我们亟需一个网络育人平台的构建范式引导师生,用网络服务解决高校师生最为关心、最直接的实际困难,帮助学生实现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教育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1.1 网络育人平台功能定位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弱

高校网络育人是面向全体师生的全面育人模式,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在承担网络育人阵地时能够有效覆盖并影响到全体师生[5]。近年来,全国很多高校都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创建思政教育主题网站或者学生工作品牌来达到网络育人的目的,如,北京大学的“北大新青年”、合肥工业大学的“明理苑”、天津大学的“天外天”等[5],但是这类网站存在没有很好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生活结合起来、存在学生互动较少等问题,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说自话,难以吸引学生,相关的主题网站活动流于形式。

1.2 网络育人平台管理队伍专业素养不高,亟需提质升级

加强网络育人,需要我们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氛围。然而网络育人发展历程短,管理机制尚未建成,诸多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有效的网络思政业务及舆情引导培训,网络媒介素养的敏锐性与操作水平不高,从而导致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有效利用各种网络媒介开展网络育人平台功能、模块和模式的创新。

1.3 网络育人平台的管理运营模式传统、学生互动性较弱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需要各部分的主动参与结合。当前,网络思政教育的还是以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承担,参与人员包括部门管理人员、辅导员等,而学生参与其中运营管理的参与度较低。网络育人平台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育人功能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教师端口,也依赖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其他系统的功能发挥。

2 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育人平台的发展思路与方向

2.1 网络育人平台的建设要注重顶层设计的时代性与创新性

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及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5]。网络育人作为新时代的创新育人模式,其本质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一方面,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着眼新形势和新环境,根据青年群体的特征和需要,不断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网络文化建设以及网络素养教育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要能够高效、合理运用网络全媒体新技术,以此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效合理的发展[5]。利用网络技术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与灵活性。

2.2 网络育人平台的建设要注重结合多元融合

网络育人平台的功能设置与定位,应更加考虑青年学生的需求与所需。在平台的选择上,除了微博,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平台上都可以建立相关的公众号;在内容上,可以把对青年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素材进行呈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在形式上可以结合小视频、动图、声音等元素,让传播的内容更加鲜活与生活;在功能上,可以结合微服务小程序等功能,提升平台的吸引力与服务性。平台的建设吸引力是关键,要让平台成为青年学生离不开、愿意点、乐点赞的交互平台,才是新时代网络育人平台构建的宗旨与使命。

2.3 网络育人平台的构建应兼顾平台开放性与舆论监管制度

由于网络育人平台具有自由个性化等特点,大学生能够积极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新闻时政,同时这也是学生学习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的平台,因此我们对于网络平台的管理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与自由度,积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的互动。同时思政教育工作也必须加强舆情的监管与引导,形成专业的管理机制与制度,高效的处理网上纠纷,不良信息的传播,创建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更好地发挥网络育人平台的作用。

3 浙江农林大学“IPC”网络育人融合创新平台介绍

“IPC”网络育人融合创新平台是鉴于网络育人的大背景,聚焦热门新媒体网络平台,承接融合育人的要义,将Ideological politics(思想政治)、Professional education(专业教育)、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综合素养)三者融合的综合网络育人平台,平台同时又兼具网络舆情引导、网络社区建设、网络文化培育等功能,将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沟通交流、素质提升等发挥全方位的育人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以下功能与定位:

3.1 紧扣思政教育主线,强化顶层设计与功能定位增平台影响力

思政教育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发掘学院师生中品学兼优、热爱宣传事业、具备新媒体基础技术的先进骨干力量,建立一支拥有技术、高校团结的新媒体网宣精英队伍;积极利用各大新媒体平台,运用新媒体手段,以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让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促进自我发展;同时,拓宽学生参与线上思政教育文化产品的途径,打通线上交流模式;增强新媒体思政教育建设的社会支持,将学院的思政教育网络产品推广给校友、学生家长等社会系统,通过他们对学生的宣传进一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和认知度[6]。

平台形成了一个“一体双翼”的新媒体服务平台群,“一体”即“园林苑”微信公众号,是园林学院学生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展示平台,这一平台从学生需求出发,突破了时间、空间界限,使每一个园林学子都能及时地了解学院的学生工作和文化建设;“双翼”即“ZAFU园林青年”公众号和学院专业特色微博群。结合专业特色,“园林青年”是园林学院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网络平台,平台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出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院专业特色微博群结合专业优势,以活泼自由的方式,多方面展现了园林学子的风采,引领着“园林青年”学生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关心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做一个具有使命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3.2 构建线下配套学生组织,线上线下同步联动促人才培养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学科教育,显性专业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落实高校“三全育人”整个过程:就是要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课题科研、专业比赛等方面育人的全过程[7]。平台结合功能定位,构建了与线上平台相对应的线下专业性服务型“实践+创新”融合学生组织和品牌活动。主要包括: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中心等。

乡村振兴研究与服务中心是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而建的研究性服务型学生组织,致力于乡村振兴研究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活动的开展。通过承办学院相关的讲座沙龙、设计竞赛、乡建论坛等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关注乡村服务与展,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乡村进行村落规划设计、艺术振兴乡村等。

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中心致力于红色文化传承和创新创业实践的多元学生组织,组织旨在通过举办相关线上线下活动促进党建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具有“扬▪奉献精神”党员志愿服务、“红色文化”绿地景观设计竞赛等活动品牌,通过线上开设平台为党建文化、创新创业竞赛、文创产品设计等做专栏报道,提供开放交互的通道,利用多元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3 做精做实特色专栏品牌,形成辐射育人效应促平台吸引力

在平台的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特色专栏品牌的构建与培育,好的品牌专栏会积极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关注。园青资讯和园青风采两个特色专栏就是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园青资讯:“园青资讯”是提供学生竞赛赛事、学术论坛等实时信息的专业特色专栏,该专栏结合学生当下热度较高的短视频、文创大赛、手绘展演等活动,以正面、积极、活泼的形式将学生生活与双创竞赛信息高度结合,注重于学生的思想引导、专业提升以及培养学生关心了解外界信息的素养。

园青风采:“园青风采”以学生口吻角度介绍身边的校园生活、学习成长的故事。包括“朋辈榜样”“行走力量”“学子印记”等,通过优秀高年级学生的经验故事引导一届又一届的园林学子更新成长,介绍国内外的风景文化,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形式与内容必须把握好新时代的脉搏,牢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初心与使命。教育是事关当下的政治工作,更是塑造未来的政治任务。我们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教育宗旨,在政治站位上充分体现责任担当,让网络育人工作发挥更大的价值与作用。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