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生资助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工作实践研究

2019-01-08曾华华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曾华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 541001)

引言:贫困生资助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对于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也十分重视,而提升高校中的贫困生资助质量主要目标是让所有的学生能够成为对于社会的有用之才,除了顺利完成学业,保持身体健康之外,同时还要确保学生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品德高尚。贫困生资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心理健康辅导,促进贫困生情商和智商的全面发展。

1 贫困生资助中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1.1 自卑

贫困生普遍因为家庭内部长时间处于一种贫困现象,其生活较为节俭,而在接触中会发现自己和同学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而在心理层面形成一种巨大反差,加重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导致学生无法在教师面前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不愿意和他人之间进行主动交流,为此在贫困生资格评定的过程中,评议小组无法了解贫困生真实的家庭状况,部分学生还会彻底失去本有的资助机会。

自卑感有时还可以从学生身上那种较强的自尊中体现出来,如果是在贫困生的生源地,因为当地人比较了解,因此会给予资助,而在进入大学后,学生所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环境,贫困生以贫困为耻,因此不愿意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家庭的贫困状况,宁愿拖欠学费也不申请资助,部分在勤工俭学中竞争岗位时也不想将自己家中的真实状况提出来是,从而无法得到有效资助。

1.2 敏感

敏感情绪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自卑心理所导致的极度自尊,部分贫困生十分敏感,因为同学之间聊天中的随意玩笑或教师一时疏忽而没有对学生问好进行及时回应等,都会对学生敏感心理产生一定刺激性。比如某位学生父亲亡故,是被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的,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该名学生主要穿着村里姐姐们给的衣服,在同学眼中显得十分成熟,并不时尚。而该名学生在入学后不久便开始校外兼职,要求学生全部化淡妆上班。种种因素都引来了学生之间的非议。而资助中心的辅导人员在掌握情况后,报告给评议小组,为该名学生提供一定的助学资金,但该种做法却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留下心理阴影,感觉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听到别人的议论。

1.3 焦虑

贫困生在无法及时得到资助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心理焦虑问题,担心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而在贫困生得到资助后,也会产生焦虑心理,害怕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而受到学生的议论[1]。

1.4 孤僻

部分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不喜欢和同学之间打交道,喜欢独来独往,该种条件下,学生便会产生一种自我封闭心理,被同学嘲笑不近人情和孤僻,而贫困生自身也因为无法有效抒发出不良情绪,而产生心理抑郁问题,失去生活信心。学生会认为自己是整个世界中最悲惨的人,从而陷入到一种沮丧的情绪当中,几乎没有朋友,一旦在学习活动中遭遇一点挫折,便会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成绩,对新一轮资助活动产生影响。该种不良情绪如果爆发,便会导致严重后果。

1.5 冷漠

某些贫困生因为从小习惯了得到资助,将其当成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单纯等、要助学资金,对于同学和老师为了公平选择贫困生自主对象所付出的努力和劳动视而不见,即便在获得资助后,依然没有任何感恩之情,一旦落选,便将其当成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产生扭曲心理。

2 辅导员在资助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2.1 进行团体预防式心理教育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针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团体的预防式心理健康教育,凡事预则立,在贫困生资助工作初期启动阶段便应该针对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这一常规方式实施,邀请贫困生的老生代表进行交流,为新入学的学生宣传我国的资助政策,使贫困生能够充分掌握国家层面对于贫困生的关心,并回忆分享自己被资助的事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心理,让全体学生能够初步形成正确贫困观,让学生了解到贫穷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自己不思进取,甘于贫穷。经济层面的贫穷不可笑,可笑的是学生缺少爱心的心理贫穷。利用该种方法鼓励、感染贫困学生,使其能够将自己家庭中的真实状况准确告知出来,并得到有效资助,并通过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当中,更好地回报整个社会,让更多因为名额限制而无法得到合理资助的学生能够获得一定回报,帮助那些因为名额限制没有获得资助的学生可以平和接受别人更加需要帮助的结果[2]。

除此之外,还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进入班级内,为同学进行团体式的心理辅导,组织学生进行团体简单训练活动,比如使学生再现从前的贫困生资助和评选认定的典型案例,学生可以扮演评选组员、辅导员或本色出演贫困学生。如此能够通过游戏形式再现整个贫困生资助过程,使参与到活动当中的学生可以积极适应、体验和学习,并在游戏中学习各种知识,能够进行灵活的迁移和感悟,辅助学生顺利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从整体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2.2 做好资助中的单独心理辅导工

结合团体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控制大局,但对于部分产生一定心理问题,并无法及时转变的学生,应该实施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特别是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因为前面所提到过的评选评定标准等问题,还会产生各种无法抵抗的新变化,使本来就十分冷漠、孤僻、自卑的贫困学生内心不良情绪更加严重,为此需要相关辅导人员进行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能够进行重点关注和认真观察,为学生提供细心的心理辅导。

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电话家访、网络聊天和面对面交谈的方法充分掌握各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将资助工作有效落实在那些有实际需求的贫困生当中,使其到顺利结束学业为止,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帮助其彻底消除因为经济原因所产生的抑郁和焦虑等心理。

2.3 扩充心理教育内容

贫苦生资助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关注贫困学生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需求,充实心理教育内容,高校中针对贫苦生资助过程实施思想健康教育,应该注重多种元素之间的有效配合,提升治疗效果,而针对贫苦生资助过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道德观、政治观、社会思想、三观等。辅导人员面向贫困生应该充分联系发展实际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尊重教育对象基础上,进一步充实相关内容,实现多项举措并行育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为此应该做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自强自立的精神教育、三观教育和心理辅导,通过相关教育内容使贫困生能够顺利突破心理障碍,珍惜、尊重生命,奋发图强、勇于拼搏,创造出生命辉煌[3]。

2.4 及时进行心理鼓励

在结束一年一度的贫苦生资助工作后,并非代表着结束,还需要继续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工作,坚持个别心理辅导以及团体心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跟踪贫困生发展状况,积极鼓励其心理状态,同时相关辅导人员还应该积极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和学生进行积极接触,引用多样案例,使贫困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到经济层面中的困难属于一种客观存在性问题,人们因为各自态度不同,会选择不同人生,为此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在自强和自尊意识。鼓励其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奋斗获得相应的酬劳,彻底摆脱虚荣心,积极参与到各种社团活动当中,争取勤工俭学机会,和社会中那些原本贫困但通过自身努力奋斗而成为一名成功人士的优秀人才进行接触,提升其综合素质,形成健全人格。尽量将贫困生自身特长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针对性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和相关比赛活动中,使其能够体会到成功的感受,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

辅导员想要做好贫苦生资助工作十分不易,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想要在资助工作基础上,顺利完成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知识基础,学校应该加强对于辅导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使辅导员能够针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资助以及经济资助,为国家提供人才支持。

结语:综上所述,想要帮助贫困生更好的成长,除了需要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外,同时还需要针对学生做好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避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最终的教育成果。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