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风铃草的药用价值及人工栽培※
2019-01-08缪天琳张佳瑞王佳宁左玉昊杨洪升罗志文
●缪天琳 张佳瑞 王佳宁 左玉昊 杨洪升 罗志文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紫斑风铃草(Campanula punctata)是桔梗科(Campanulaceae)风铃草属植物紫斑风铃草的干燥全草,别名为灯笼花和吊钟花。紫斑风铃草大多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陕西、湖北、华北及河南等地区[1]。紫斑风铃草以全草入药,每年的7~8月采割全草的紫斑风铃草,去泥土杂质,晒干后可使用。紫斑风铃草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头痛、喉炎等症状。紫斑风铃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作者在伊春样地内发现大量的紫斑风铃草,采用播种和分株繁殖两种方法对植株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证明:播种和分株繁殖两种栽培技术均能培育出优质的紫斑风铃草,且植株的成活率高,栽培方法简单便利,适用于大量栽培[2]。
1 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紫斑风铃草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且粗壮,高20~100cm,多数为上部分枝。紫斑风铃草基生叶大多为心状卵形,茎生叶呈三角状卵形至披针形。花萼裂片呈长三角形,花冠白色,花顶生于主茎及分枝顶端,下垂,为筒状钟形。蒴果为倒锥形,脉络清晰。种子灰褐色,稍扁,矩圆状。紫斑风铃草的花期为6~9月,果期 9~10月。
1.2 生物学特性
紫斑风铃草耐旱,大多生于自然界的阴坡山地或灌丛、林缘。紫斑风铃草对温度比较敏感,不喜酷热,在适宜温度下易于生长。紫斑风铃草栽培对土壤要求不高,以含丰富腐殖质、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为宜。可在夏秋季采集植株,去净泥土,切碎晒干后使用。
2 栽培技术
2.1 种子的采集
作者在伊春乌马河区不同环境中采集紫斑风铃草的种子,用于紫斑风铃草播种繁殖[3]。
2.2 分株繁殖
紫斑风铃草的分株在春秋均可,北方一般是春季分株,中部地区多在秋季进行。
紫斑风铃草的茎秆直立且粗壮,高30~110cm,通常在茎上部分枝。选取紫斑风铃草的健康植株,在春季时用刀在茎基部切割 2~3cm进行分株。栽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较好的偏石灰性的土壤。由根茎上的隐芽萌发出新芽,带着根段分栽新芽,即能栽培出新植株。
2.3 播种
选取数个优良的紫斑风铃草种子,在春季3~4月份播种,选取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较好的偏石灰性的土壤进行播种。紫斑风铃草的种子细小,播种时种子应掺细沙,且种子播种均匀。在播种时苗床整地细致且覆土要薄。
紫斑风铃草的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用l00mg/kg赤霉素溶液浸种可打破其休眠。种子发芽后,可适当进行喷水,且土壤不宜过湿。在秋季一次移栽并定植。
2.4 栽培与管理
紫斑风铃草在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生长整齐,高度一致,开花整齐,花色鲜艳。在半阴条件下,植株生长偏高,花序伸长,花色较淡。
紫斑风铃草的栽培要着重注意苗期的管理,保证通风及排水较好的条件,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烂根。在幼苗生长期间可每隔2~3 周施肥施水1 次,通过控制浇水可调节植株高度。适时进行除草,使小苗具有一定的生长空间。
紫斑风铃草在潮湿、低温的环境条件下易感染冠腐病,染病后茎秆呈灰白色,腐烂甚至死亡。发生该病时要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并对土壤及时进行消毒,防止其他植株被感染[4]。
3 药用价值
紫斑风铃草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能,可全草入药,味苦。经查阅文献可知,紫斑风铃草的主要成分为风铃草素(campanulin)及菊糖。紫斑风铃草还可治疗咽喉炎、头痛等症状。可煎汤内服使用[5]。
4 展望
分株繁殖和播种两种方式均可用于紫斑风铃草的栽培,且简单、便利,种植户和研发团队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即可栽培。从药用价值来看,紫斑风铃草可煎汤内服,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咽喉炎、头痛等。从园林用途来看,紫斑风铃草大多生于自然界的阴坡山地或灌丛、林缘的坡上,可供观赏。在园林中可作阴坡地被,也可分置于花坛、花丛、灌木丛中,观赏效果亦佳。紫斑风铃草开花整齐、花色鲜艳,盆栽效果极佳。
大多数紫斑风铃草还处于野生状态,分布不集中,不利于采挖,因而人们对紫斑风铃草的发现极少,国内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对其栽培的还很少,重视不够,对紫斑风铃草的药用价值认知不足。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对紫斑风铃草的栽培技术、药用价值以及园林用途的宣传势在必行,应让更多种植户以及研发团队了解紫斑风铃草,广泛开发其药用价值以及园林用途,满足人类的需要以及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