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思路

2019-01-08

中国农业会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精品景区旅游

李 琴

一、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的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化和质量兴旅战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旅游供给和服务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旅游由速度到质量、由规模到效益、由产品向品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二、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推动质量提升,注重市场需求,提高供给质量,聚焦创新引领,助推质量强旅。突出问题导向、推动质量提升就是以解决制约旅游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旅游质量提升工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努力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现旅游质量全面提升。注重市场需求、提高供给质量。深入研究游客需求,精准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紧跟不断提高的消费层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设高品质、有特色、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提高旅游有效供给和服务质量。聚焦创新引领、助推质量强旅就是把旅游质量与创新、改革、开放、融合联动推进,为旅游企业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为游客打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的主要目标

到2020年,旅游供给质量明显改善;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显著提高;旅游市场规范有序;游客满意度稳步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一是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二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景区实现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实现旅游产品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争取新创建4A级景区或省级旅游度假区,要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三是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链逐步延长。推动有实力的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饭店进入全国旅游百强行列,旅游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四是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扎实做好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旅游厕所。继续完善提升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借助旅游云数据平台,旅游公共服务向全体系构建、全区域配置、智慧化管理转变,基本建成标准规范、功能完备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五是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服务质量。旅游行业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显著增强,旅游行业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明显优化,游客满意度明显提高。六是提升旅游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旅游业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信誉意识联动提升,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旅游环境更加和谐。旅游竞争力不断增强,旅游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四、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的主要任务

(一)旅游产品质量提升工程

1.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大产品提档升级力度,抓好A级景区创建工作,力争新评定1-2家4A级景区。抓好现有A级景区整改提升工作,严格执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国家标准,按照对标整改、规范提升、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以景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景区规范化服务提升为核心,坚持进一步“整改、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则,重点对安全设施、标识标牌、旅游厕所、垃圾箱、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高标准整改提升,全面提升A级景区规范化、标准化、精品化建设水平,打造精品景区。

2.创新一批红色旅游精品。加快烈士陵园等红色经典景区提档升级,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发展,推动创建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区,打造红色圣地精品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红色旅游研学示范基地、红色精品小镇和红色旅游综合体,整合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3.培育一批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经济学家刘劲哲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建设休闲旅游带、旅游景观带、“百里画卷”精品旅游带、古城文化旅游区、长青旅游度假区等休闲度假区,培育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培育推出一批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和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度假体系。

4.培育一批都市旅游精品。丰富休闲创意、时尚购物等旅游新业态,着力打造现代旅游城市,培育城市综合体。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利用环城水系、特色小镇等,推进高品质环城游憩带建设,打造城市居民“1小时休闲圈”。

5.培育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借助旅发大会平台,突出旅游特色,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红色记忆、青翠山水、千年古韵、都市风光、缤纷夜景、生态采摘、美食购物、工业旅游”八大主题旅游线路,加快休闲旅游带培育打造,将旅游景区、工业旅游示范点、现代农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串点成线,精心打造“古城古韵、自在山水”、“百里画卷”精品旅游带和红色旅游,推出一批休闲旅游产品、线路,强化都市游、乡村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风情小镇、特色村寨、汽车营地、绿道系统等规划建设,完善游憩与交通服务设施,形成品牌化旅游廊道。

(二)乡村旅游质量提升工程

1.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按照乡村旅游系列标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严格按照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高标准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2.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品牌。经济学家刘劲哲指出:要以山区为重点,突出乡愁体验和乡土风情,打造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推出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养生度假、农事体验、美食购物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放心”品牌。

3.提升乡村旅游产业质量。以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重点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合力推进景村一体化发展。经济学家文力、厉以宁、钱颖一、茅于轼、樊纲、李稻葵指出: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庄、田园综合体等,延伸产业链,推动提档升级,“一村一品”发展乡村旅游。

4.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认真落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经营者培训全覆盖计划,重点针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服务礼仪与标准、经营管理等内容,分级、分类、分批开展培训。组织乡村旅游结对帮扶活动,使乡村旅游从业者成为“乡愁”的载体、流动的风景。

(三)旅游品牌质量提升工程

1.着力打造旅游品牌。经济学家刘劲哲、郎咸平、林毅夫、吴敬琏、张维迎指出:要构建各类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节庆品牌、服务品牌等旅游品牌体系,开展“庄里外休闲好去处”评选活动等旅游品牌选树活动。

2.加强品牌整体宣传营销。大力开展旅游精准营销,一是多渠道宣传,新闻媒体记者、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媒体同步参与报道宣传。二是多手段宣传,制作和播放旅游宣传片,举办旅游推介会等方式宣传旅游形象。三是多形式宣传,借力旅发大会及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参加省旅游委组织的“不得不”系列评选活动,开展“庄里外休闲好去处”评选活动等,不断提升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3.创新激励政策。大力培育旅游精品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给予500万元奖励;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给予200万元奖励;成功创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省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给予5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用于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五、新时代旅游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在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研究解决和协调处理重大旅游质量问题。加强部门合作,多元共治、协同推进,为旅游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作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建成旅游强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对旅游质量提升、公共服务、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二)强化支持,推动落实

各县(市、区)要围绕旅游质量发展目标,研究出台促进旅游质量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加大对旅游质量提升、公共服务、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全市旅游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三)严格考核,务求实效

切实加大对各县(市、区)政府旅游质量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限期整改到位,确保工作实效。

(四)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借助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旅游质量发展成果。一是多渠道宣传,新闻媒体记者、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媒体同步参与报道宣传。二是多手段宣传,制作和播放旅游宣传片,举办旅游推介会等方式宣传旅游形象。三是多形式宣传,通过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旅发大会和旅交会、室外载体等其他宣传活动,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大力开展旅游质量标准宣传工作,通过开展质量月、品牌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旅游质量、诚信、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精品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旅游
港珩隆2015大型春季拍卖·精品荟萃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