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2019-01-08王鹏祥布亚林杨国锋查菲娜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助力气象

王鹏祥 布亚林 杨国锋 查菲娜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推进乡村振兴责任重大。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再次强调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如何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履职履责、发挥作用,需要深入思考,理清思路,抓好落实。

1.河南气象部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现状

1.1 气象保障发展环境良好

每年的河南省委一号文件都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做出部署。《河南省气候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条例》的出台,有力推动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等工作。2019年7月16日,中国气象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召开第八次省部合作会议,签署共建“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示范省”合作协议,为河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气象保障。河南省气象局先后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保监会河南监管局等签署合作协议,就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防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等深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服务。

1.2 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明显提升,全省农村建成26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100%。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不断强化,乡村气象信息员覆盖率达100%,村屯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2%。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基本健全,省、市、县三级全部成立气象防灾减灾组织协调机构,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防御规划,96%的县开展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1.3 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农业气象基础业务能力不断完善,建成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468个,生态与农田小气候和农作物实景观测站86个。农用天气预报空间尺度由县级精细到乡镇级,预报时效由1天延长到5天。农业气象服务智慧化水平逐步提高,“河南省一体化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系统”、气象博士(三农版)APP投入业务应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54个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固定炮站”,实现全省10万亩方以上高标准粮田固定炮站全覆盖,年均增加降水15亿立方米,防雹保护面积1.5万平方公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初见成效,联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三门峡苹果、信阳茶叶、驻马店花生3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了柘城三樱椒、灵宝苹果等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

1.4 气象助力脱贫攻坚高效推进

发挥气象“趋利”“避害”双重作用。增设贫困县多要素区域站231个,实现LED显示屏气象预警信息乡镇全覆盖、气象预警大喇叭行政村全覆盖。制作贫困县主要农作物、当地支柱性特色作物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发挥气象助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作用,开展生态气候资源详查及精细化区划,助力卢氏、新县两个贫困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新县湾店村获批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

2.当前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 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整体谋划不够

近年来,河南气象部门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由于对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认识不够,导致缺乏对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整体谋划,全省一盘棋的发展理念不够牢固。省级集约统筹规划引领作用不强,阶段性目标、实施计划、工作任务等没有及时配套跟上。基层气象部门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载体,工作推动缺乏强硬的抓手,地方特色服务缺乏亮点。

2.2 气象自身业务服务能力存在短板

对基层农村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势认识不够、研究不足。农村灾害性天气监测智能化水平不高,预报预警时效仍需延长。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的订单式、直通式服务产品研发不足,服务手段欠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没有形成业务化规模。基层气象部门业务技术能力、人员队伍等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多元化、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3.气象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强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气象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3.1 把握一个内涵

即气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智慧化”内涵。围绕核心技术突破、基础和基层建设、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任务,着力发展以智慧气象为目标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3.2 突出两大作用

即突出发挥气象“趋利”“避害”双重并举作用。聚焦重大灾害、重点地区,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破解基层气象灾害防御“最后一公里”难题,确保气象灾害测得细、报得准、发得出、收得到、用得上,强化气象“避害”作用发挥。聚焦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做好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打造“气候好产品”,强化灾害性气候区划分析和农业保险天气指数研究,深入挖掘气候资源,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强化气象“趋利”作用发挥。

3.3 抓牢三个引领

即抓牢科技引领、需求引领、创新引领。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特点的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也在不断刷新气象服务需求,必须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加大科技手段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力度,挖掘气象服务转型升级新动能,不断更新、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切实将气象服务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生态文明、农村综合防灾减灾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各个环节。

3.4 做实四个保障

即做实机制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成效保障。机制保障就是要夯实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技术保障就是要深入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强化省级业务技术支撑和市县级业务技术力量。人才保障就是要不断强化气象为农服务人才培养,完善基层信息员队伍。成效保障就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量化考核办法,加大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考核力度,确保工作成效。

3.5 助力五个振兴

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

3.5.1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落脚点是农民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是农民增收。农民靠什么增收?其一,让农民增收,就要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能够卖得出,卖上好价钱,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提升品质,突出“优”字,这就需要更精细的农业气候区划和气候品质评价作为技术支撑和保障。其二,让农民增收,就要让农民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细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产生高附加值、高利润,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更精准的气象预报和更精细的气象信息作为保障。其三,让农民增收,就要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腿更硬、腿更长”,能够走出去,走得更远。实现农产品的快速流通,需要安全保鲜、储存、运输,也需要更大范围的、更精细的、更多的气象信息(包括周边地区气象信息)作为支撑。因此,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要统筹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推动气象为农服务全环节升级,加快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气象全服务链格局,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气象保障体系。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还必须在助力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气象部门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气象保障作用,包括优质小麦的区划、生产潜力、防灾减灾(特别是气象灾害防御)、卫星遥感监测苗情(旱情、渍害、养分)及其评价等。二是完善升级高标准粮田的服务功能,建设好区域站、小气候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网,研发作物生长发育智能识别系统,使其真正发挥好在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小麦发育、病虫害发生等方面的监测、防御、评估与评价作用。三是抓好小麦气候品质评价和溯源工作,打造河南优质小麦品牌。四是研发基于位置的小麦智慧管理系统,包括灌溉、施肥等农用天气预报等。

3.5.2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发展底线。绿色、清洁、美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振兴乡村、聚拢人气的硬件条件。如何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其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来综合监测评价,充分利用卫星遥感、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监测评价,定期发布评价公报。其二,根据监测资料和评价公报提出治理意见和建议。其三,与当地党委、政府一起构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激励体系,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3.5.3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是铸魂工程。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其一,着力于提升乡村气象科普水平,积极推进气象科普融入国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加强基层气象科普设施建设,深入乡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气象科普活动,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以及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关注。其二,传承发展农耕气象文化。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气象特色、地域特点的文化遗产,广泛开展农耕气象文化活动。

3.5.4 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治理有效是组织振兴的核心。如何助力乡村组织振兴?其一,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向贫困乡村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队员,参与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其二,强化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开展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发布风险防控全覆盖行动,助力平安乡村建设。

3.5.5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乡村缺乏人才、留不住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大问题。如何实现人才振兴?其一,将气象知识纳入、融入当地新型农民的培训内容之中,培养更多爱气象、懂气象、用气象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气象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其二,充分利用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农村气象信息员等平台,使其成为农村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其三,鼓励气象部门新入职的青年职工到农村定期定时去锻炼,气象部门优秀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往往集中省、市级部门,而真正需要技术的县级气象部门却很少,这就出现了业务需求和人才技术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应当让这些人才“下沉”,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去了解需求、去解决需求,带出一批优秀的农村农业气象服务队伍,把一流的技术转化为一流的服务留在基层、留在乡村,实现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也使人才得到锻炼,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要建立引导和鼓励气象部门新职工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让农村真正成为他们大展才艺与智慧的广阔天地。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助力气象
助力成功七件事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