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谱
2019-01-08□文/林地
□ 文/ 林 地
家谱,是家族自己记录家族血脉延绵的文献,是百科全书式的家族历史。中国家谱浩如烟海,同正史和方志一样,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内容是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信息。家谱是珍贵文化遗产,蕴含大量人文信息。 史学家钱穆说家谱“寓有甚深血统观念之精神”。家谱是现代人寻根问祖的最主要依据。
梁启超说“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为史学瑰宝”。《上海图书馆藏家谱》序说:“目前存世的1949年前编订的中国家谱原件主要收藏在大陆,最多的是上海,约15000中(其中上海图书馆约11700种),其次为北京,约8000种(其中国家图书馆3000种),浙江、河北、吉林、安徽、湖南和广东等地的收藏,均超过千种以上”,“此外还有大量散落民间的家谱,仅江西一省民间收藏的家谱就超过40000种。中国家谱也流传到海外,美国犹他家谱协会和东京大学所藏家谱有14000多种。
家谱是由谱牒演变而来的。谱牒是伴随宗族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建立而产生。谱牒起源于夏、商和周三代,开始先秦时的谱牒,是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选举官吏实行中正制度,评议标准有家世、道德和才能,其中家世评议的根据就是谱牒。唐以前的正史资料来源多采用谱牒,《史记》其源头之一就是先秦谱牒(《世本》)。唐以前谱牒修撰多由官府主持,所修谱牒也多是皇家或士大夫显贵之家。自五代十国后,谱牒逐渐被家谱代替,家谱是谱牒在民间的大众化形式。宋以后,谱牒修撰走向民间,明清家谱走向兴盛。
中国对修撰家谱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有三世不修谱即为不孝的书法。欧阳修有云:“人而不知祖宗是禽兽也。”
一部完整的家谱基本内容包括:谱名,其中最重要的是谱籍和姓氏;像赞,人物像赞有各种表达,或始祖,也可是近祖,或者迁祖,还可是族内非凡的人物;谱序;目录;谱论,即谱学理论,从司马迁开始历代都有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和王阳明等;凡例;家训;世系,世系是家谱内容的核心部分;传记,族内杰出人物的记载;谱跋;领谱字号。
宋代苏洵和欧阳修撰的族谱,实事求是,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对后世影响很大。然而,胡适对中国族谱的真伪和内容有质疑,他说“中国族谱有一个毛病,就是源远流长的迷信,家家都是古代帝王和名人之后,不知古代那些百姓后代都到哪里去了”。的确,个别家谱有些流弊,包括女性很少可入谱,除非贞妇和烈女。记载祖先往往攀贵和过度赞扬(个别家谱是空谱或伪谱)。
中国徽州家谱修撰详细,考证准确,内容丰富,编撰上乘,是最具代表性的,极具研究价值。更为难得的是,明代徽州家谱打破了欧苏族谱所规定的女性不可入谱的规定,把女性写入家谱,《汪氏十六族近属族谱》一文显示,传记16篇,主传女性5篇,记述11人,是节烈、至孝和贤良之女性。
中国家谱中的多数家训,值得现代人学习,发扬光大,如:成由勤俭败由奢;自当精自磨砺,立志立品;爱子孙必须教也,人生不学,冥冥如夜行人;父母者生身之本也,为人子者体亲心竭力事之;若有因循今日,姑待明日,则废事损业,不觉不知而家道日耗矣。
世界各地对中国族谱研究非常重视。东京大学田仲一成教授所著中国戏剧方面书籍,主要源自对中国家谱的研读,资料来源就是中国古代谱牒。
在美国,有部小说,获得普利策特别奖,还掀起寻祖寻根热。这部小说叫《根》。1976年, 作者亚历克斯·哈利,根据自己追寻的家族史,1976年写就。
随着经济和人文的发展,中国民间新修家谱、续修家谱,重新成为一种风气。关方面在包公家谱中查到香港船王包玉刚是包公后代,包玉刚夫妇专程来到合肥,瞻仰包公墓,并投资建立一家医院。人类都爱寻根寻祖凝聚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