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对眩晕的认识及其后世影响
2019-01-08张小颖
张小颖 周 青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眩晕,在《中医大辞典》[1]中解释为:“眩,视物黑暗不明或感觉昏乱;晕,感觉自身与周围景物旋转”。张仲景在《金匮》中对眩晕有多种描述,如眩、头眩、目眩、头重眩、眩悸、癫眩、冒、冒眩、郁冒等,笔者将这些症状皆按眩晕来论述。
1 《金匮要略》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论述
《金匮》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在继承《内经》的“因虚致眩”基础上,突出“痰饮致眩”的理论。张仲景认为眩晕病因可分虚实两端,虚者为脾虚、肾虚、肺虚、气虚、阳虚、血虚,实者多指痰饮。其中以痰饮为主要病因,其多挟风、寒、热三邪为患。
1.1 痰饮致眩 张仲景在《金匮》中着重论述痰饮致眩的辨证论治。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均可导致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水液聚而成痰饮,痰饮上泛清窍,发为眩晕。《金匮》中仲景据痰饮停留位置的不同进行如下论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十二》:“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等均为痰饮停滞中焦脾胃,清阳不升,头窍失养,引发眩晕。《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十二》:“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妇人妊娠病第二十》:“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论述饮邪停聚下焦致膀胱气化不行,水邪上犯清阳而致眩晕。
1.2 因虚致眩 肺行水、脾主运化和肾藏精功能失常,均可致头目清窍失养发为眩晕。张仲景宗《内经》“因虚致眩”之说,据病因的不同在《金匮》中有如下论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七》:“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此为肺中冷,必眩”。《内经》曰:“上虚则眩”。肺寒虚冷,阳虚不能温化水饮,上犯清阳,故发为眩晕。《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十七》:“……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脾肾阳虚,阴盛格阳,阳虚上越可发为眩晕。《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肾藏精,主骨生髓,若肾精亏虚,精血不能上荣头目发为目眩。
2 《金匮要略》对眩晕治则治法的认识
2.1 温阳化痰利水 痰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且痰饮生成多由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气化不利所致,故仲景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痰饮眩晕的治疗总则。据病位的不同采用温肺化饮、温脾化饮、温肾化饮,并拟出具体的治疗方药。如温肺化饮用甘草干姜汤;温脾化饮用苓桂术甘汤;温肾化饮用葵子茯苓散。
2.2 注重顾护脾胃 《金匮》中治疗眩晕的方剂共15首(含附方3首),涉及药物 28味,使用频率前5味药分别是甘草、茯苓、桂枝、白术和生姜,其中甘草、茯苓、白术均为健脾益气之要药,可见仲景在辨治眩晕时尤为注重对脾胃的顾护。
2.3 补虚重在调和 气血津液亏虚,寒邪内闭,阴阳失调,胃失和降之产后郁冒,以小柴胡汤扶正祛邪,和利枢机使阴阳和而郁冒停。肾精亏虚,头目失养所致虚劳目眩,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阳固精;肝肾俱虚,兼风湿外袭所致历节病头眩,以桂枝芍药知母汤调和阴阳,祛风除湿。两方均以桂枝汤为基础化裁,桂枝汤为调和阴阳第一方,外感用之能祛邪调营卫,内伤用之可补虚和阴阳。三者虽为因虚(或兼外邪内袭)所致的眩晕,但均未使用补肝肾、养气血之品,而是选用调和之剂,使阴阳和,气血旺,正得以扶,虛得以补,邪得以祛而眩晕自止。
3 《金匮要略》眩晕理论对后世临床的指导意义
《金匮》中对眩晕的论述未独立成篇,而是分散在各篇章中,共涉及经文22条,方剂15首(含附方3首),分别从痰饮内阻、风湿上犯、阴阳两虚、血虚津亏、上焦阳虚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拟定相应组方。仲景对痰饮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视,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为中医临床治疗眩晕留下了宝贵经验。
3.1 《金匮要略》对古代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3.1.1 隋唐时期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痰结实候》[2]117云:“此由痰水积聚,在于胸腑,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与《金匮》中痰水内停可致眩晕观点相同;《诸病源候论·谷疸候》[2]73云:“谷疸之状,食毕头眩,心忪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此论述与《金匮要略·黄疸病第十五》饮食过多,湿热内蕴导致眩晕观点相合。
3.1.2 宋金元时期 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眩晕门》[3]中认为七情所惑可致脏腑郁而生痰,痰随气上犯清窍可引发眩晕,此观点多受《金匮》“痰饮致眩”理论的影响。严氏尊崇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原则,拟出的眩晕治疗方剂中多配伍温性药,如羌附汤中伍附子;三五七散中伍细辛、炮干姜;芎术散中伍半夏;沉香磁石丸中伍附子、起阳石等。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眩运方论》[4]曰:“风则有汗,寒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滞,此四气乘虚而眩运也”论述眩晕发生以体虚为本,邪实为标,与《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肝肾俱虚,兼风湿外袭所致头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杨氏据眩晕病因不同拟出诸多治疗方药,其中不乏对《金匮》眩晕方的继承与发展,如运用干姜甘草汤(川白姜一两、炙甘草二钱)治疗虚寒性眩晕,与《金匮》运用甘草干姜汤治疗肺寒虚冷所致眩晕机理相同;《金匮》中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治疗痰饮眩晕,杨氏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气上冲胸,战摇眩运;五苓散加赤茯苓、石菖蒲治疗妇人血运眩冒。
金·张从正推崇张仲景“痰饮致眩”理论,《儒门事亲》[5]“头风眩运”“风论”“风门”“妇人风门”“头面风疾”等篇章中论述眩晕发生“皆胸中宿痰所致”。眩晕可在登车乘船时发生,多伴随心腹满闷、胃脘痛、眼涩、手麻、健忘等症状。
元·朱丹溪深受张仲景的影响,提出“无痰不作眩”之说。《丹溪心法》[6]虽论述了体虚外感淫邪(风、寒、暑、湿)、气虚、血虚、七情等可导致眩晕,但此证“属痰者居多,盖无痰不作眩。虽有内风者,亦必有痰”。
3.1.3 明清时期 明·秦景明《症因脉治》[7]中对痰饮眩晕的症状、病因、脉象及治法给予了详细的论述,如“胸前饱闷,恶心呕吐,膈下漉漉水声,眩悸不止,头额作痛,此痰饮眩晕之症也。”秦氏认为“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留中脘……中州积聚,清明之气窒塞不伸,而为恶心眩晕之症矣”。据脉象不同对痰饮眩晕的治疗方药做了进一步论述,如滑大而数,痰火,选用二陈汤合泻清丸;右关滑大,脾虚失运,选用六君子汤;左关滑大,胆涎沃心,心火上冲,选用牛黄清心丸加川连、胆星;左关滑大,肝胆有痰,选用青黛胆星汤等。此处是对《金匮》痰饮眩晕脉证的补充。
明·龚廷贤重视痰饮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大凡头眩者,痰也[8]”与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的理论均继承于张仲景的《金匮》。《寿世保元》[9]158-159创立诸多治疗痰饮眩晕的方剂,皆是对《金匮》从痰论治眩晕的扩充。如治眩晕总司之清晕化痰汤;胃气虚损,痰饮内停,半夏白术天麻汤治之;气虚痰湿,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痰火上扰,竹沥枳术汤治之;风痰,二陈汤加减治之等。此外,治疗眩晕之真阳不足者,参附汤主之;素体本虚,寒邪所伤,姜附汤主之,继承了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寿世保元·苦参治验》[9]367中“发黄谷疸,食劳,头眩恶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 与《金匮要略·黄疸病第十五》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不同的是《金匮》中湿热内蕴所致谷疸眩晕用茵陈蒿汤治疗,龚氏运用苦参、龙胆草两味药治之。在治疗思想上依从仲景,但在选方用药上有所创新。
清·汪文绮在《杂症会心录·眩晕》[10]中首次对痰饮眩晕作出了分类,即虚痰眩晕和实痰眩晕。痰运治疗原则为“补不足而损有余也”。汪氏认为虚痰眩晕病机“无非疲劳过度,虚痰为虚,盖清升则浊阴下走,气滞则津液不行”,其症状为“头重眼花,脑转眩冒,倦怠嗜卧,食饮不甘,脉象缓滑”,治疗“宜六味、八味、归脾之属,补脾肾之源,治痰之本”;实痰眩晕病机“无非风火结聚,积痰生灾,盖液凝则浊阴泛上,饮停则火逆上升”,其症状为“症实而脉实”,治疗“宜二陈加芩连、滚痰丸之属,逐肠胃之热,治痰之标”。
3.2 《金匮要略》对现代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栗锦迁[11]认为痰湿是眩晕发生的关键病因,同时痰湿可挟瘀、热等它邪致眩,治疗时应辨证论治。痰湿上蒙者,运用苓桂术甘合泽泻汤加减温阳健脾,化痰利水;痰瘀互阻者,运用当归芍药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活血祛瘀;痰热上扰者,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清热化痰,理气和胃,皆获良效。
胡国恒[12]认为现代人不良生活习惯易使脾阳受损,水湿内停,上逆发为眩晕,提出眩晕应从水饮论治。胡氏重视温补脾阳,临床常用干姜、附子、桂枝等温补之药,合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且多用人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之品顾护脾胃,培土制水;其尊仲景“血不利为水”观点,认为瘀血阻滞可致津液外泄,化为饮邪,其随气机升降失常,可诱发眩晕,多用当归芍药散进行治疗。
黄家福[13]认为产后眩晕为肝失疏泄、脾虚不运生痰所致,治疗应以健脾化痰、疏肝解郁为主。其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患者31例,有效率为93.55%,效果明显。
曾学文[14]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发病多以血虚为本,痰瘀内阻,上蒙清窍所致。治疗关键为健脾利湿、温化痰饮。其运用加味苓桂术甘汤益气化痰、补虚泻实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良好效果。
张仁国[15]认为眩晕与风、痰、瘀、虚、七情密切相关,尤以风、痰多见。张氏临床上对痰饮眩晕较为重视,认为此类眩晕病机为痰饮内阻,清阳不升。治疗上以祛湿化痰为主,兼顾各脏腑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阴阳平衡,气机调和;眩晕多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应标本兼顾、调和阴阳。此思想与《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证治疗时以标本兼顾,调和阴阳为主的思想相合。
宫洪涛[16]强调“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在眩晕治疗中的重要性。眩晕的发病基础是脑失所养,髓海不足,病理因素为风、火、痰、淤、虚,其中痰、虚起着关键性作用,此认识与仲景《金匮》从“痰”“虚”论治观点一致。宫氏临证时多从脾入手,以健脾燥湿,益气养血,达到阴阳平,气血和,眩晕愈的目的。
4 小结
《金匮》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著,为后世诊治内伤杂病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仲景在《金匮》中对眩晕的认识多为“痰”“虚”两方面,为后世“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诊治眩晕对《金匮》论治眩晕的理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继承和发展,且在眩晕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方药运用等方面的发展多与《金匮》相关。总之,《金匮》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