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模式探析
2019-01-08朱熙
朱 熙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四川 资阳 641000)
电力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对于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电力配网的调度管理工作中也需要积极应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实时掌握用电客户的实时信息、离线信息、地理信息等各种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集成处理,以这些信息数据为基础来构建高度自动化的配网管理调控一体化系统,从而实现实时监测并保证配网系统的运行状态正常以及防止故障发生,全面提高配网管理调度的管理水平。
1 电力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的基本模式
电力配网的一体化也就是将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融合在同一个系统架构以内,同时构建其模型,按照配网调度工作的岗位职责和人员安排,通过系统的业务操作和操作流程对工作界面进行划分,确定各自应负责的权力限定和工作范围。在此模式下的配网运维人员可以同时负责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的运维和维护工作,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维护水平。在配网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小或者规模不太大的情况下,一体化模式能够明显减少设备的成本投入,同时其后期的维护管理也比较便捷,因此这一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应用价值。
2 现阶段我国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模式的情况
目前我国自动化的配网调度管理一体化模式经过了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系统的通信形式更加多元化,系统逐渐实现了通过自动化的馈线终端对故障进行即时的检测判断,配网中的一次设备的信息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自动化系统中的DMS的功能逐渐向实用化的方向发展,GIS技术也具备了较强的动态特征,并有机地将地理信息和SCADA融合在一起。
3 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布局
在构建自动化的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系统时比较常用的是多层分布的结构布局,这种布局能够按照电力资源的实际需要和不同阶段的应用要求来优化配置系统的软件内容以及硬件设备,而且可以满足电网在发展过程中的改造升级的需要,更加灵活且适应性比较好,能够比较便捷地对配网进行扩展和更新,从而使前期投入的设备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但这种结构布局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具有比较丰富的自动配电经验。自动化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系统布局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一体化系统中为了尽可能地满足配网未来的信息拓展要求,要对配网信息的传输效率进行优化提高,因此配网的主体系统架构应采取100M的双网平衡负荷机制以及10M的多网交换拓展结构。同时应通过远程诊断的信息技术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实时判断处理。在以地理信息为基础构建的子系统之间应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并将地理信息这一子系统作为调控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研发平台。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和其他的MIS系统应采取开放性原则,这样才能使配电信息更加便捷地实现共享和交流。另外在建设以及维护一体化系统时应在保证系统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投入,对拓展系统的配电能力要进行优化,使其能够对系统的多项操作同时提供支持,从而充分发挥一体化系统的各项功能。
在建设一体化系统时应建立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端口的数据库以实现各个子系统数据库的无缝衔接,减少数据衔接中的技术障碍。另外应尽量采用开放性的布局结构来建设配电的一体化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结构的开放性特点,并为电力配网系统提供能够兼容的分布式布局所需要的系统网络环节,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4 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系统的实践应用
要实现自动化的配网调度管理一体化模式,必须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案来建立能够对配网全局进行全面覆盖的自动化系统,从而对配网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管理调度的准确性,在配网发生故障时要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置。另外还需要对该系统的运行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这是一项综合性比较高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分层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同时要充分保证一体化模式的兼容性以及拓展性,这样在完成了每个阶段的子系统建设后就可以比较便捷将其纳入一体化系统内。配网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
在建设实践中应按照统一的规划和实施步骤将自动化的配网一体化系统分为主站层、子站层以及终端层这3个主要部分。其中主站层主要负责对系统整体的配电调度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子站层主要负责对变电站中的10kV馈线的自动化出线以及数据信息的传输进行管理;二终端层主要的任务是采集并控制线路开关以及配变电的数据信息。
图1 配网一体化系统基本构成
5 结语
电力企业要全面掌握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模式的基本设计理念和布局结构,了解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并有机地结合不同配电设备所提供的不同配电方式以及相关的配电线路,对故障处理的措施加以优化组合,从而实现对高度自动化的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供应,保证供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