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焯之与福建省立师范学校藏葄古堂《二十四史》
2019-01-07胡彩云
【摘要】道光至光绪间,广东刻书业进入鼎盛时期,其中葄古堂《二十四史》是广东私刻本的典范。而陈焯之更是对葄古堂《二十四史》的刻印成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还介绍了三明学院图书馆藏的福建省立师范学校藏书葄古堂《二十四史》的存卷及版本情况。
【关键词】陈焯之;葄古堂;《二十四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项目“宁化客家胡氏与汀州胡氏之源流辨析”(项目编号:JBS14162);2013年三明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宁化客家胡氏与汀州胡氏之源流辨析”(项目编号:A201324/Q)项目成果之一。
“二十四史刻成于清乾隆间,有武英殿刻本,同治时,有金陵、淮南、江苏、浙江、湖北五省官书局配备汲古阁合刻本,皆以帝王及衆力而始成之,而岭南葄古堂陈氏有仿殿本,则以一家之力刻成,诚属盛举,亦粤东刻书之巨帙也”。[1]这里所说的葄古堂陈氏即陈焯之。作为清代广东仿刻本的典型代表之一,葄古堂《二十四史》能最终刻成,离不开陈焯之的鼎力促成。本文就从陈焯之与葄古堂《二十四史》的关系角度入手,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陈焯之生平
陈焯之,又名陈焯,字伟南,广东新会外海乡人(即今江门市郊区)。监生,官至工部虞衡司。据《广东省新会县外海乡陈氏族谱稿(不分卷)》记载,陈氏先祖从元代由福建迁至广东,先祖世代富有,至焯之辈,家财百万。焯之排行第七,因其项疾直硬偏侧,乡人称之为“硬项七”。
陈焯之,性豪侠、讲道义。年弱冠赴京,结交知名人士,常创义举。据江门市江海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江门市江海地区志》载,清道光年间,与弟陈熙森合捐资白银20万两(一说为10万两),奉旨赐举人,任候补工部虞衡司阆中,候选守巡道,领按察使司衔。道光三十年(1850)夏六月,斥资在罗浮山重建华首台寺。咸丰二年(1852),斥资于北京粉坊琉璃街兴建新会邑馆,供广东学子在京应试栖身。咸丰四年(1854)新会红兵起事,围外海,焯之举家出走,寓邑城婚姻家。事后被乡绅赵沅英骂其:“夫以巨万之富,素有豪举之名,而不肯早捐赀选义勇,给军饷……”居省垣时,曾与潘仕成、伍崇曜等富豪同序。其豪侠之举同样反映在其刻印图籍之举上。
焯之性嗜图籍,道光初年,广东版刻甚少,民间想要购买《二十四史》却无从购买,要不就是价格昂贵。于是焯之发大愿,下决心突破官刻、合刻,独力刊印《二十四史》,遂于同治八年(1869),他延聘当时有名学者顺德李文田、番禹史澄策划和总校。全书据乾隆年间的武英殿版本为底本,刻印了新会陈氏葄古堂刊本。
二、葄古堂《二十四史》
葄古堂《二十四史》据乾隆年间武英殿版本为底本,全书共850册,3243卷,4000多万字。该书刻印以原书上板,字体方整,行款疏朗。咸丰元年(1851)开雕,六年(1856)竣工,后复加考订,于同治年间印行。
(一)葄古堂《二十四史》的刻印
葄古堂《二十四史》能在短短六年时间里刊行于世,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一是清代广东版刻甚少,民间想要购买《二十四史》却无从购买。出身富裕家庭、性嗜图籍的陈焯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抓住了民间对此书的需求,才发大愿、下决心去做这件事;二是陈焯之雄厚的财力支撑促成葄古堂《二十四史》最终刻印成功。《二十四史》是中华民族史籍的精华,记载黄帝至明朝末年约五千年的历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在内的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可谓卷帙浩繁。在此之前,《二十四史》的刻印主要由官方刻印,如武英殿本,或者由金陵、淮南、江苏、浙江、湖北的官书局配备汲古阁,这些都是靠帝王及衆力而成的,尚无由一人之力刻成的。葄古堂《二十四史》刊行问世,花费陈焯之二十余万元,每套书成本三百多元。三是葄古堂《二十四史》得益于包括李文田、史澄、曾勉士等通儒的支持。陈焯之为了使私刻的《二十四史》质量有保障,特延聘探花李文田总纂审核。《清史稿·列传》载,“李文田,字芍农,广东顺德人。咸丰九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入直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同治五年,大考,晋中允九年。督江西学政。累迁侍读学士……文田学识淹通,述作有体,尤谙究西北舆地。屡典试事,类能识拔绩学,士皆称之。”[2]才学过人的李文田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特命入直南书房。而李文田的学术业绩远大于其政治业绩。他的研究涉及多方面,成就最高的当属“西北史地之学”,已刊刻的著作有《元圣武亲征录校注》《元秘史注》《朔方备乘札记》《和林金石录》等,未刊刻的有《塞北路程考》《元代地名考》等。其中《元朝秘史注》是李文田影响最大的作品,成为研究蒙元史的必备书。陈焯之聘请李文田对《二十四史》作总纂审核,正是看中了他的学术业绩。
“史澄,原名淳,以避毅庙讳更名,字穆堂。原籍江苏溧阳,徙浙江会稽。曾祖积厚,游幕至粤。父善长。澄幼慧劬学,受业于侯康之门。以侨寓久,占籍番禹,礼县先生。”[3]
咸丰初,陈焯之曾请南海曾勉士(钊)任校勘事,陈兰甫有與南海桂皓庭(文燦)手札云:“曾勉翁寓柳波,为新会陈氏校刻廿三史,并撰校勘记……勉士殁于咸丰四年甲寅,而葄古本刻成于同治间,殆未竟其事而勉士先殁矣。”《清稗类钞·鉴赏》曰:“曾勉士嗜蓄书。得数万卷……汝其勉治汝心。勉士谨志之。勉士,名钊,南海人。道光乙酉拔贡生。”
(二)葄古堂《二十四史》在清代广东刻书中的地位
道光以前,广东的刻书事业在一些省份中处于较落后的地位。道光至光绪四朝近百年是广东刻书的鼎盛时期,使广东刻书的排名跃居较前的位置,近百年时间共刻有丛书76部,收书2360种,20716卷,分别占清代广东所刻丛书总数的84%(部)、94%(种)、98%(卷)。[4]这其中包括了官刻、私刻本。私刻本在這段时间内亦始盛,成就斐然,岭南葄古堂《二十四史》便是私刻本的典范。
道光年间,因“粤省号富饶而书板绝少,坊间所售,惟科场应用之书,此外无从购”,南海人伍崇曜在广东设立粤雅堂,开启了广东私刻书历史。粤雅堂刻有包括《粤雅堂丛书》《岭南遗书》《粤十三家集》《舆地纪胜》等在内共计260种2266卷之多。当时广东刻书有官刻、私刻、坊刻,其中官刻多为收书多、卷数繁的大型丛书,私刻多是收书少、卷数不多的中小型丛书,所以,陈焯之以一人之力刻印《二十四史》这么大型丛书,卷数之多,耗费之繁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虽葄古堂《二十四史》仅靠一家之力刻印,但是其质量却很有保证。罗志欢在《明清广东刻书质量考述》中说:“陈焯之聘请李文田、史澄等校勘,刻成二十四史,刻工精美,形式大观,纸质优良,诚属难得。莫友芝《亭知见传本书目》谓此书无校对,‘闻其《史》《汉》等二三部经校者意改字甚多,故迟迟未印行。今颇行矣,人亦不重之。首先莫氏是风闻其事,并未亲见其书;其次‘盖由嫉忌使然。因为莫氏曾入曾国藩幕,参与江南官书局校勘之事,当时江宁、江苏、淮南、浙江、湖北五局合刻本,版非一律。而陈氏所刻版归一式,整齐划一,远胜五局合刻本,洵为私家刻书之典范。”[5]所以说,不论是从卷册数还是从其质量上看,葄古堂《二十四史》都不愧是清代广东刻书中私刻本的典范。
陈洁《葄古堂二十四史》中亦对葄本《二十四史》进行了高度肯定。其文曰:“而岭南葄古堂陈氏有仿殿本,则以一家之力刻成,诚属胜举,亦粤东刻书之巨帙也。”“且葄古本係以原书上板,字体方整。行款疏朗,视五局本行密字扁者,难以比较矣。” [6]
三、馆藏的葄古堂《二十四史》
(一)存卷情况
葄古堂《二十四史》虽为广东私刻,但因其质量较高,在当时的书院中亦有收藏,如三明学院图书馆藏有葄古堂《二十四史》,此套丛书为三明学院办学源流中福建省立师范学校图书馆藏书,书中钤“福建省立师范学校 福州乌石山”。参照国家图书馆古籍MARC数据,将其名字确定为《粤刻本二十四史》,为南朝梁沈约撰,牌记题“岭南葄古堂藏板 同治八年孟秋”。此书框高21.3厘米,宽15.4厘米。版式: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全书共850册,3243卷,三明学院图书馆藏的《粤刻本二十四史》存卷不全,存三百三十九册,十四种一千一百一十八卷。具体为:宋书一至三、五至九十九、晋书十三至一百三十、旧唐书一至二百、唐书一至二百二十五释音一至二十五、旧五代史一至三十六、四十三至六十四、七十三至一百五十、北齐书一至五十、隋书一至八十五、周书一至五十、南齐书一至五十九、北史二至一百、梁书一至五十六、武英殿本二十三史考证一至二十三、三十七至六十七、陈书一至三十六、南史附考证一至八十)。
(二)版本考订
较之上海同文书局、五洲同文书局本、涵芬楼本、开明书店《二十五史》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本,葄古堂本《二十四史》为传世最早一部翻刻本。葄本将武英殿本的版心乾隆某年校刊字样删除,缺考证、乾隆序、职名表以及各史原序等。據《试论武英殿<二十四史>版本源流及其历史作用》研究来看,“葄本有两种:一是初印本,无考证,卷首有毛鸿宾三人序跋及陈焯之《摹刻<二十四史>纪略》一文;一是重印本,有考证,卷首无序跋及《纪略》。”[7]也就是说,初印本与重印本判别的关键是有无考证、有无序跋及《摹刻<二十四史>纪略》。根据这个判别标准,再结合馆藏的葄本的实际情况便可判定。
三明学院馆藏的葄本卷首缺失,那么对是否有无序跋及《摹刻<二十四史>纪略》便无从考,从有无序跋及《摹刻<二十四史>纪略》判定馆藏作本的版本便行不通,只能从是否有无考证入手去判定了。根据馆藏葄本《二十四史》的存缺卷情况来看,虽二十四史只存十四史,但仅有的存卷中有武英殿本二十三史考证一至二十三,南史附考证一至八十。馆藏葄本《二十四史》有考证,以此便可判定其为葄古堂《二十四史》重印本。
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收藏此套粤刻本《二十四史》是对史学教育重视的体现,秉承了致用书院的注重经史教育的理念,并随着学校的内迁永安文庙,迁永安大湖,再迁永安文庙,经过辗转办学最终保存于三明学院图书馆,延续了致用文化文脉。
参考文献:
[1]艺林丛录(第7编)[M].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61:119.
[2]赵尔巽.清史稿·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441.
[3]辛朝毅编辑.民国辛未年(1931年)番禹县续志,第383页.
[4]李绪柏.清代广东所刻丛书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86.
[5]罗志欢.明清广东刻书质量考述[J].文献,2006(2):167.
[6]艺林丛录(第7编)[M].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61:119.
[7]陆枫.试论武英殿刻<二十四史版本源流及其历史作用.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总213期,中华书局,1989.
作者简介:胡彩云(1984-),女,汉族,福建沙县人,硕士,三明学院图书馆馆员,从事地方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