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流行歌曲20年(1983-2003)
2019-01-07郭佳媛
【摘要】粤语流行歌曲曾在20世纪80-90年代作为引领全球乐坛的流行趋势,影响并大力推动了流行乐坛进程,而粤语流行歌曲所经历的起源、兴盛和衰退,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本文从粤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形式入手,探究粤语流行歌曲的起源和特点,梳理粤语流行歌曲的风靡及衰落的历史进程,起止时间为1983-2003年。
【关键词】粤语;粤语流行歌曲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粤语,又名广东话,它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原地区的通用官方语——“雅言”,因粤语保留了较多古汉语成分(如词汇、发音等),有不少古楚语和古百越语遗存,是研究汉语历史和岭南文化的活化石。它主要在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等地区使用,声调基础是比汉语四声更加丰富的“九声六调”体系,在我国众多语种中占据闪光地位。
语言的繁荣必然推动与之相关的文化进步。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与粤语相融合,使两者的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演变出引领全球乐坛的流行趋势——粤语流行歌曲。
一、粤语流行歌曲的风靡原因
(一)粤语流行歌曲的起源
怎么界定粤语流行歌曲?《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中粤语流行歌曲词条解释道:“粤语流行音乐,是具有流行风格的商业娱乐音乐,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香港,旋律受当代日本音乐影响,但仍保留中国特色。”香港是粤语流行歌曲的发源地。
直至1971年12月,“开山鼻祖”许冠杰《铁塔凌云》第一首粤语歌曲,正式揭开了香港流行乐坛的序幕,1973年电视剧《啼笑姻缘》同名粤语主题歌出现,抒情的旋律加上母语的演绎立马受到了港民的喜爱,这也打开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大门,使香港乐坛逐渐衍生出拥有独特魅力的音乐品种——粤语流行歌曲,它的出现让港人为自己的母语感到骄傲。
此时的粤语流行歌曲虽然赢得了大众的认同,但在音乐旋律创作上仍然受制于粤剧粤曲的影子。直到1977年,由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的《家变》真正确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风格,使粤语流行歌曲自成一派。自此,粤语流行歌曲作为一股新兴潮流,很快风靡全球流行乐坛。
(二)粤语流行歌曲风靡80-90世纪原因
20世纪80-90年代,是粤语流行歌曲的鼎盛时期,它的兴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进的结果。(1)时代的促进:香港电视剧黄金时代中大量粤语电视剧出现,高收视率成就了粤语主题曲出现并迅速走红,粤语歌曲成为香港流行乐坛的代名词;(2)本土认同感:随着粤语歌曲不断被港人熟知,粤语流行歌曲逐渐被广泛认同并受到喜爱,港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不断增强,让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更具支持力;(3)市场的推动:商业文化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评奖机制、新秀比赛、明星包装、娱乐传媒、卡拉ok等。香港电视与广播媒体中,最重要的评奖节目是由香港电台协同国际唱片协会(香港会)、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香港唱片商会举办的年度十大中文金曲评选。这一时期,香港娱乐业发展迅速,年轻人对优秀歌手持续升温的喜爱程度带来了娱乐业的迅猛推动,各种选秀节目、综艺、演唱会等受到人们的极高关注,成为伴随和促进粤语流行歌曲发展的直接力量;(4)符合人民精神寄托需要,適宜大众歌唱:粤语歌曲内容清新惬意,轻快舒缓,歌词多写实,表现广大人民的真实生活,更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粤语流行歌曲用“通俗唱法”来演唱,旋律朗朗上口,唱法要求大众更容易接受,老少皆宜,易于群众广泛接受。
二、粤语流行歌曲的特点
粤语流行歌曲由于其语言使用的不同,在特点上也更具亮点:(1)歌词押韵。粤语流行歌曲的歌词写作讲究押韵的原则,粤语(又名广东话)一共有52歌韵脚,分为33组,其中11组为通用韵脚(见图例1).早期的粤语流行歌词写作中用得较为频繁的是“一韵到底”“间隔押韵”;(2)依字行腔。粤语流行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创作都采用“先谱曲,后填词”的创作模式。粤语语言中遵循“九声六调”体系(见图例2):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中入。这每种声调的调值都不同,使得粤语语言比只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普通话要复杂和有韵律得多。
“倚声填词,依字行腔,辞曲一体”来源于昆曲的众多词牌曲谱,昆曲音乐中曲腔是由唱词声调的调类作基础决定的。已故现代昆曲学者、曲家王正来说:“南系曲韵,用古四声: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阴阳。是为八声:阴平、阳平、阴去、阳去、阴上、阳上(不分)、阴入、阳入。此后,水磨昆曲五百年来谱曲、演唱一直遵循着“依字行腔”。
体裁简单短小,多为二段体结构A+B。早期粤语流行歌曲结构多为两个乐段构成的二段体或者三个乐段构成的三段体。A段通常呈示主题思想,B段多为高潮和抒发情感的部分。
粤语流行歌曲的歌词内容一般包括生活写实、励志向上、家国情怀、自然风光等,具有正能量;演唱方式多样化,既有真诚的情感宣泄,也有演唱技巧的表达。这一时期,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也为粤语流行歌曲的广泛流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音乐由CD代替磁带传播、大规模演唱会的出现、娱乐包装公司等兴盛等都为粤语流行歌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正是由于粤语流行歌曲复合时代特点和人们喜爱,从1971年12月,“开山鼻祖”许冠杰《铁塔凌云》第一首粤语歌曲开始,正式揭开了香港流行乐坛的序幕。到了1977年,由顾嘉辉作曲、黄霑填词的《家变》完全摆脱了粤剧粤曲的影子,现代感浓烈,真正确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风格。在20世纪80年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创作改编英美日歌曲为主,多采用填词翻唱形式;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粤语流行歌曲的创作则更注重原创性,推崇自主和自由。
三、粤语流行歌曲衰落的原因
对于粤语流行歌曲衰落的原因,有许多因素:(1)创作中心转移因素:内地市场开放尤其是97年香港回归,加速了港人对国语的趋同,更多的粤语艺人开始转向大陆发展,演唱国语歌曲成为潮流和趋势;(2)市场因素。一方面观众对大同小异的粤语流行歌曲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娱乐公司偶像包装大于音乐投入,使得音乐制作受重视程度降低;(3)传媒因素.翻版唱片猖狂,唱片公司入不敷出;(4)科技因素。計算机技术发展迅速,Midi软件等出现使音乐人获得更多依赖;(5)社会因素.歌迷年轻化使得观众口味喜好不断更新,追逐更加流行的原素,这时的文化全球化更加速了韩流等外来文化对粤语流行歌曲的冲击;(6)创新性因素:粤语流行歌曲产品较单一,音乐缺乏创意,港人的独特个性逐渐消失。正是由于经济、市场、社会审美因素、其他文化潮流冲击等众多原因冲击,使粤语歌坛逐渐隐匿在流行音乐歌坛之中,定格成过去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李新宇,何健莹.广东粤语流行歌曲创作的肇始与兴起[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4):70-79.
[2]陈海容.从粤语流行歌曲的兴衰看我国流行歌曲的发展[J].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5):44-46.
[3]谢润怡,涂波.粤语流行歌曲发展及趋向研究[J].黄河之声,2014(11):87-87.
[4]黄谷甘,黄杰晟,HuangGu-gan,et al.古诗词谱曲的字调与歌腔关系探析——以黄沾粤语歌曲《有谁知我此时情》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5(1):53-59.
[5]纪治平.重视粤语歌曲在弘扬岭南文化的作用——以南海粤韵童声实验团为中心[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2):84-86.
[6]杨子静,潘邦榛.广州话分韵词林(新增订本)[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13.
[7]邓芷莹.浅论粤方言俗语、歌曲与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2015(10):263-263.
[8]耿书培.粤语流行歌曲中的身份认同 ——以歌词中的城市意象和地点置入为例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
作者简介:郭佳媛(1996-),女,汉族,安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