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奋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

2019-01-07曹清尧

重庆行政 2019年6期
关键词:示范村三农攻坚

曹清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庆市荣昌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成功申报全国首批产业兴村强镇示范项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成为中央党校教学案例,解决群众出行“第一个一百米”获评《求是》小康杂志“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奖”。

一、强化“四项措施”抓落实

(一)执行“五级书记”负责制。成立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担任小组长,研究部署重大事项,坚持在一线指挥、一线推动、一线督办,带头到农村了解实情,现场指导。区委副书记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议,帮助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镇街、部门党组织书记主动作为,整合调动各类资源,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村党组织书记以建设“好支部”为抓手,当好一线“施工员”。形成区委主要负责人总抓、分管联系区领导专抓、镇街党委负责人实抓、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真干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分类试点推进。编制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探索构建“1+5+N”政策体系,分类明确重点任务。确定3个乡村振兴示范镇、7个试点村为区级示范,各镇街确定镇级示范村,分解试点任务,项目化管理,表格化推进。定期召开现场会,分层分类互动交流。

(三)完善多元投入保障。区财政每年固定安排亿元以上专项资金,建立土地出让收入20%用于“三农”工作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集中投入机制,整合项目资金10.5亿元集中投向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市级脱贫村。联合金融机构设立“兴农贷”,发放涉农贷款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0亿元以上。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吸引资金达到20亿元以上。

(四)大力督查督办推动。坚持“工作到哪里,督办就跟进到哪里”。专项任务牵头单位每周报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议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定大事工作。将乡村振兴实施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领导班子的实绩考核,区委督查办、区政府督查办会同乡村振兴办采取“月推进、季通报、年考核”方式,确保“责任钉在硬墙上、板子打在人身上”。

二、實施“五大工程”促振兴

(一)实施交通便捷工程。重点实施“四好农村路”、人行便道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产业路、旅游路、便民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和农民群众出行的“第一百米”。通过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网络,让各方资源畅通无阻,做到“筑巢引凤”“花开蝶来”,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2018年以来,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832公里,人行便道2215公里,全区村(居)民小组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到90%以上,人行便道基本实现“户户通”。

(二)实施产业振兴工程。依托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坚持用工业的办法抓农牧业发展、用集约经营的办法提升农牧业效益、用高新区辐射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形成“1+3+N”产业体系,培育市区级龙头企业60余家,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0余个,“三品一标”认证300余个,河包镇成功申报全国产业兴村强镇示范镇,吴家镇双流村获批全国第八批一村一品示范村。2018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035元,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区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5.94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实现4496万元,平均收入5.8万元/年,收入最高的村超过30万元/年,有效破解了基层党组织“手长袖子短”的难题。

(三)实施人才组织工程。乡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气,更谈不上人才。没有人才,乡村振兴就是空话。近年来,荣昌区出台了《乡村人才振兴十四条》《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方案》,设立乡村人才振兴发展资金。建立第一书记派驻工作机制,向脱贫村、落后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乡村振兴试验示范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选派第一书记。截至目前,回引本土人才206名,创建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2个,3人次入选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资助项目人选、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典型案例;合作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8个。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村支部软弱涣散,民风村貌不可能好,说话就没人听、做事也没人跟。今年以来,我们全面加强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对全区各领域党组织进行深入摸排,明确软弱涣散党组织13个,梳理突出问题35项,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采取区领导包点、区委组织部蹲点、区级部门帮点、上级党委书记驻点、先进基层党组织带点“五包一”工作法,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措施237条。

(四)实施乡村文明工程。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充分挖掘运用区内喻茂坚纪念馆、安富“三崇堂”、“一带一路”陶瓷博览中心、张培爵纪念馆等资源,打造“10+5”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示范点,形成荣昌特色和亮点示范,取得“理论入脑、德法育人、新风进家、实事惠民”的初步成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志愿者库和资料库,宣讲师资队伍达1000余人,各镇街依托本土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形成万灵镇“家风讲堂”、直升镇“红色讲堂”、龙集镇“清听之声”、昌元街道“小院讲堂”等宣讲品牌。开展“传乡史、立乡贤、树乡风”活动,设立村史馆20个、家长学校140个、乡贤堂33个,评选乡贤267人,发挥乡贤作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85场,覆盖群众2.4万余人。加强“一镇一品”农村文化品牌塑造,培育文化名村、名人、名品等100个。

(五)实施绿水青山工程。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五沿带动、全域整治”,统筹资金15.8亿元,深入推进“6+3”重点任务。目前,完成农戶改厕13.8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2%,高出全市年度目标10.2个百分点。建成“五有”垃圾收运系统,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推进农业生产废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8%、85.2%,均超过全市年度目标任务。培育形成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融合的示范村10个。荣昌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成为重庆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万灵镇沙堡村“五色星”评比活动入选全国农家书屋促振兴丛书《农村党支部工作手册》经典案例。

三、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组织、规划、政策、平台和工作方面实现有效衔接,以脱贫攻坚补齐乡村振兴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一)完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双组长制”和乡村振兴“五级书记”负责制,由区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区政府区长和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任副组长,明确区委专职副书记具体抓,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区级层面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定期联席会议机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统筹研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确保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盘棋、一体化”推进。在11个村探索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行“三变改革”+集体经济、“三变改革”+扶贫等模式,形成示范效应。

(二)统筹规划项目。将脱贫攻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要内容,在《荣昌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中,专门把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实施专项扶贫行动、落实脱贫攻坚政策、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重点,并明确产业精准扶贫、基础设施扶贫、住房保障扶贫、就业转移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网络扶贫等八项重点任务。完成区级乡村振兴试验示范镇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市级脱贫村规划编制,实现乡村振兴、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等有机统一。

(三)优化要素保障。在人、财、物保障上继续探索创新,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开展就业扶贫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支持政策,激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加大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确保实现集中投向。2018年以来,筹资13.4亿元集中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其中脱贫攻坚领域超过1.5亿元。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规范工商资本下乡,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

作  者: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示范村三农攻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