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时间序列分析
2019-01-07刘海玲宁艳辉
刘海玲,侯 芳,宁艳辉,张 莉*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乌鲁木齐 830054;2.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 830054)
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是用情绪管理的概念解释个体怎样通过投入、展现及调节来为组织谋利,被认为是需要用个体付出努力作为成本支出的劳动类型[1]。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2-3],服务行业的情绪劳动评分较高且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是由于情绪劳动虽然能够促使完成工作,但其不仅需要提供体力和脑力付出,而且劳动者还需调控其表达和感受。护理是服务行业的典型代表,护理人员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常常需要护患沟通和调节情绪来面对护理活动。有研究显示[4],护理人员是涉及情感工作最多的职业之一,且情绪劳动高于其他行业人员,长期高强度的情绪劳动会引起劳动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心理问题。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所面对的是急危重症患者,相较于普通护理人员而言日常付出的情绪劳动强度更高。因此,关注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及时干预,可提高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新疆某三甲医院ICU全体护理工作人员,共计31人,均为女性,年龄24~49岁,平均35.51±7.8岁。纳入标准为:①自研究开始在ICU工作时间>6个月;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研究期间发生重大生活事件(重大疾病、手术、亲人离世、离异等);②研究期间因病、因事离岗大于等于3个月者。
1.2情绪劳动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时间调查量表:采用骆宏[5]根据Grandey的情绪劳动量表、基于我国护理实情制定的护理人员情绪劳动量表,量表包括表层扮演(1~7题,7个条目)、深层扮演(12~14题,3个条目)及情绪表达(8~11题,4个条目)三个维度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包括“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6个选项,分别赋分1~6分,总分14~84分,得分越高,说明背负某种情绪越多。该量表3个因子累计变异解释量为62.78%,总量表及3个维度的Cronbach’s系数分别为0.811、0.711、0.826、0.872,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信度及效度。调查时间:为保证调查数据的间隔周期稳定且具有代表性,每次情绪劳动调查时间定为每月15日进行,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每月调查全部研究对象。记录情绪劳动平均值用于时间序列分析。
1.3时间序列模型简介时间序列(Time series)是指将某种现象、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时间序列法是一种定量预测方法,也称简单外延方法。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是一种动态数据处理的统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随机过程理论和数理统计学方法,研究随机数据序列所遵从的统计规律,用于预测。
1.4统计软件本次研究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情绪劳动得分与年份之间的相关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预测值与实测数之间的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基础数据2013—2017年护士情绪劳动得分原始数据(表1)。
表1 调查原始数据
2.2时间序列拟合经过多次拟合,近5年来,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符合简单季节模型,模型R2=0.930,Ljung-Box Q(18)=30.75,P=0.014),说明模型拟合较好。拟合后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随时间的波动曲线(图1)。
图1可见,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在3月份最低,在每年7月份、12月份有两个高峰。
图1 ICU护理人员随时间波动
2.3趋势检验每年情绪劳动相对平稳,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每年平均值随年份上升,Pearson相关系数r=0.919,P=0.027)。
2.4预测效果验证将2018年1月至4月份实测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进行对比,以检测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预测数据(表2、图2)。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t=1.555,P=0.218,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表2 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
注: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t=1.555,P=0.218。
图2 ICU护理人员随时间波动模型预测
3 讨 论
3.1近5年ICU护士情绪劳动得分的时间序列分析情况时间序列分析近年来才被引入护理研究领域,此方法对数据连续性要求较高,数据收集连续时间越长,分析结果越稳定,准确率也越好[6]。本研究从连续5年ICU护士情绪劳动数据模型发现,情绪劳动评分每年波动呈相似周期性规律,即 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每年3月和9月出现两个低谷,在3月份最低,每年7月、12月出现两个高峰,在7月最高。笔者认为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得分这一波动规律可能与工作量有关,在7月和12月护理人员最忙,在3月和9月较为轻松。陈红[7]研究也认为,临床不同部门在各个季节的护理工作量与季节、情绪劳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经检验得出护理人员每年情绪劳动评分相对平稳,有缓慢上升的趋势(r=0.919,P=0.027),提示护理人员情绪劳动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周期性,整体平稳,但要警惕上升趋势,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并且利用数据中提取的信息,可以找出情绪劳动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统计学特征,对护理人员管理和人力资源分配具有现实意义。
3.2ICU护士情绪劳动得分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情况预测在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在临床护理领域应用较少,若能在护理管理中广泛使用,则有望提高护理过程中的效益和效率。时间序列分析较以往护理研究中的德尔菲法和经验预测法更加准确和客观,但此方法进行模型预测时不能超前太多,对过于超前的预测结果一般不准确,需要在原始值、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不断调整[8-9]。本研究根据这一特性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短期内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并将模型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1.555,P=0.218),提示预测数据能够准确、迅速在未来短期内显示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的动态变化,增加数据预测的信度和效度,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3.3ICU护士情绪劳动干预建议针对本研究结果,对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的干预可以在每年3、9、7及12月前进行,尤其是3月及7月。干预可以分为组织和个人干预两个方面,组织上干预可以通过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并建立奖励机制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缓解心理问题。在个人方面,应侧重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培训和引导,使护理人员从根本上意识到情绪劳动的重要性,使其熟练掌握不良情绪的调节方法,合理释放,减少对自身伤害,从而能够在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除此之外,改善医疗体制的不完善,缓解患者就医难、贵等问题,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创造一个正确、和谐的就医环境也对护理人员情绪劳动有着重要的影响[10]。
4 小 结
本次研究显示,ICU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得分整体处于平稳状态,每年呈周期性变化,但有略微上升趋势。并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进行短期预测,预测结果经验证准确和有效。管理者可通过未来短期预测进行早期培训和干预,努力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情绪劳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