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CPBL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本科护生教学中的比较
2019-01-07杨文艳
杨文艳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急诊护理实习生的教育也随之引起足够重视。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讨论式教学法可增加带教老师与本科护生之间交流,培养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病例分析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2]。以临床病例和问题为中心(case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CPBL)教学法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教学的新方法,依据临床病例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3]。本研究中临床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和CPBL教学方法,探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将护理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案例实践、护理临床技能成系统化,优化教学效果。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94名本科护理实习生,其中女生70名,男生24名,年龄20~22岁,平均(21.13±0.74)岁。按教学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名(女生35名+男生12名)。对照组行PBL教学方法,观察组行CPBL教学方法。
1.2 教学实施办法
1.2.1 确定临床病例及问题大纲 根据本科临床护理教学大纲要求,分析急诊科的科室特点,由带教老师在急诊科选定常见临床病例,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成立急诊科带教老师小组,根据某种常见病例的发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和护理等方面,共同拟定相关问题大纲。每一见习内容由同一位老师带教。
1.2.2 课前准备 对照组:由教师在上课前将患者的诊断告知护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疾病的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问题,并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 8~10 人,选定组长,布置学习内容和问题。
观察组:由带教老师在上课前将病例患者的基本病情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阅读病例找到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阳性体征、相关检查结果,学生自己提出相应问题之后,进行文献查阅,并在查找中标记知识链接,拓展护生学习知识视野,再让学生分成小组对该病例进行分析,从中提出临床分析、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及潜在问题,同时学生也可预测患者预后等。
1.2.3 授课形式 对照组:授课形式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带教老师布置的一系列问题同学们进行讨论。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均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不一致时可以辩论,教师在一边授课的同时一边帮助每位同学理解问题,并将问题展开思路,做出总结,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在遇到重点、难点以及大家对某个问题有异议时着重讲解,并加以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
观察组:授课形式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带教老师带领护生至患者床旁,大多数本科生临床基础知识较弱,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接触患者,询问病史,查询资料,了解病情,再提出相关护理问题、寻找潜在危险因素。在带教老师的协助下,加强了护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护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潜在问题,及时发现护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对护生查缺补漏、纠正问题根本。回到教室,带教老师对病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自由讨论与提问,老师给予必要的解答。最后,临床教师根据该病例一般临床资料、阳性体征等进行逐条分析,帮助学生强化知识,形象记忆。在讨论过程中,老师逐层的提问,会发现学生很多重要的病史遗漏或者忽略,真正将理论知识融入临床实践,让学生在见习中学习。
1.3 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根据我院急诊科临床本科护生问卷测评表,评价两组临床实习效果,从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操作两项成绩评价,分值每项各100分,分数越高,表明临床护生的实习效果越好。根据我院设计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应用护理程序能力考核表,评定两组临床护生的病例分析能力(根据患者病例提出主要和潜在护理问题50分、给予相应护理措施50分),总分值100分,分数越高,表明临床护生的病例分析能力越强。根据我院制定的教学满意度评价表评定教学满意度,分值为100分,分为满意(≥90分)、一般(60~89分)、不满意(≤59分),总满意度=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实习效果
观察组的护理理论知识得分(91.43±1.16)分,临床护理技能操作评分(89.25±2.33)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得分(77.65±5.24)分,临床护理技能操作评分(70.84±3.1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护生实习效果比较(±s)
表1 临床护生实习效果比较(±s)
观察组(n=47) 91.43±1.16 89.25±2.33对照组(n=47) 77.65±5.24 70.84±3.19 t值 18.92 32.86 P值 <0.05 <0.05
2.2 病例分析能力
观察组护理问题的提出评分(46.32±2.96)分,护理措施方案评分(45.38±3.21)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问题的提出评分(40.08±3.17)分、护理措施方案评分(40.26±2.9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 教学满意度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1.49%,较对照组的78.7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5,P<0.05),见表3 。
3 讨论
临床护理学是一门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的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不仅能够满足当代护理学服务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还要具备分析及解决临床患者护理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以满足临床患者的需求。临床实习是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是由课本中所汲取到的知识过渡到临床实践,从最初面对书本逐渐适应面对临床病例的必经之路。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是临床实习的重要内容,值得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认真探讨与思考。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得到了重视[4],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也开始实施PBL和CPBL教学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5]。其中,PBL教学法经过国外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到了较好的应用[6]。CPBL教学方法是由临床真实病例为必要条件的基础上的PBL教学法,摒弃了PBL教学中对学生引起的误导,尤其是编写标准病例所致[7]。PBL教学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较难连贯系统地传递基础知识点[8],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产生抵触情绪[9]。CPBL教学法重点是从真实病例分析入手,并与临床紧密相连,主要由教师去引导学生,通过病例提供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使护生主动动脑、动手解决患者面临的主要和潜在护理问题,提高临床护生的思维能力、临床护理技能操作能力[10]。临床带教过程中,CPBL与PBL教学法均被临床护理教师所运用。由于两种教学方法各具优势,针对我院94名本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分别采用PBL和CPBL两种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白娟等[11]研究结果一致,提示CPBL教学模式是培养临床护生获取知识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观察组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方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护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得到了提高,与徐冠华等研究结果相似[3]。观察组临床护生对科室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学习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黎佳思研究结果相似[7]。CPBL教学模式是以病例为基础,将所学护理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分析,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加深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增加太多的学习负担,学生比较认可[12]。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CPBL教学模式,力求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为C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学中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表2 病案分析能力比较(±s)
表2 病案分析能力比较(±s)
观察组(n=47) 46.32±2.96 45.38±3.21 91.35±3.14对照组(n=47) 40.08±3.17 40.26±2.95 80.17±3.06 t值 7.24 6.83 13.52 P值 <0.05 <0.05 <0.05
表3 临床护生对科室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