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252例临床分析
2019-01-07王咪韩淼陈艳刘涛杨花荣
王咪,韩淼,陈艳,刘涛,杨花荣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陕西 延安 716000)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诊之一,明确诊断后应行急诊手术治疗。延误治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穿孔、纵隔感染、大出血,甚至死亡。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一旦确诊,要及早应用硬性食管镜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常见并发症,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耳鼻咽喉科2010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52 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14 例,女138 例;年龄1 ~87 岁,≤6岁的45 例,7 ~18 岁的7 例,19 ~40 岁的24 例,41 ~60 岁的87 例,≥60 岁的89 例。
1.2 方法
已明确诊断的食管异物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硬性食管镜检查是常用方法,可根据异物的大小、形状、部位、患者的年龄,选择大小适宜的食管镜及异物钳,异物较小、位置较浅时也可用电子胃镜取出。
1.3 术后护理
所有患者术后均禁食水,食管壁有损伤的患者留置胃管,所有患者均在吞咽疼痛消失后采用泛影葡胺食管造影检查,确认食管壁黏膜光滑、愈合良好后进食,防止出现感染及食管穿孔等并发症。
2 结果
2.1 食管异物取出情况
252 例患者中,经硬质食管镜取出234 例,电子胃镜取出9 例,合并咽后壁脓肿者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2 例,自行咳出或进入胃内5 例,开胸探查术者1 例,突发大出血死亡1 例。
2.2 异物种类
252 例异物中动植物较多。其中,以枣核最多(169 例,67.06%),其次为骨头(40 例,15.87%),肉块3 例,坚果2 例,鱼刺1 例;金属类以硬币较多(21例,8.33%),多见于幼儿;耳坠2 例,铁丝2 例,打火机头1例,铁性熊猫状物1例,啤酒瓶盖1例,拉链1例,磁铁1 例,电池1 例,其余有假牙4 例,卡片1 例,纽扣1 例。
2.3 滞留部位
食管上段最多,有235 例(93.25%),食管中段12 例(4.76%),食管下段5 例(1.99%)。
2.4 并发症
252 例食管异物患者中,发生严重并发症13 例,合并食管炎5 例,合并食管瘘口1 例;食管穿孔6 例,合并颈部皮下气肿1 例,合并感染1 例;食管后壁撕裂、出血1 例;主动脉破裂1 例,死亡1 例。
2.5 典型病例
2.5.1 典型病例1 男,57 岁,以“误食羊骨头伴颈部疼痛2 d”之主诉入院,行颈部CT 提示咽后壁脓肿,行颈侧切开引流术。术后给予营养支持,严格禁食水,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控制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12 d 痊愈出院。
2.5.2 典型病例2 男,51 岁,以“误食鸡骨头3 d 余,加重1 d 余”之主诉入院,由于患者自身未重视,延误治疗,入院时患者已发生大呕血,入院诊断为:食管异物并穿孔;主动脉破裂。联合胸外科急诊行开胸探查术,开胸术前已并发主动脉破裂,术中出血量较多,采用胃镜及开胸联合入路均不能有效止血,出现心力衰竭死亡。
3 讨论
3.1 病因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应及早诊治,以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
252 例中以儿童及老年人占多数,儿童以硬币居多,多为玩耍时口含硬币而误咽;老年人因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食管入口较松弛,易发生食管异物误咽,异物种类因地域分布与饮食习惯不同而不同,陕北地区以枣核居多,尤其以端午节为多,这与我国北方盛产及喜食狗头枣有关。外国学者研究[1]发现,食管异物多数为老年人、儿童、智力障碍者、嗜酒者、精神病患者和服役人员,这也与本次收集的资料大致相符。此外,合并食管基础疾病患者因食管狭窄,也易发生食管异物嵌顿,如食管癌或食管本身狭窄者,本研究252 例患者中有1 例合并食管癌。
3.2 诊断
全面有效的病史采集对食管异物的诊断必不可少,确诊依赖于胸部X 线、CT 或食管钡剂检查。大多数异物行食管钡剂检查均可确诊,对于不透光的异物,如金属性异物,可行胸部X 线检查。对于配合欠佳的儿童以及疑有并发症或为明确异物与颈部、胸部重要血管关系的患者,可行胸部CT 检查。但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但又高度怀疑食管异物的患者,应行食管镜检查来确诊,如检查时发现异物可及时取出。
3.3 并发症
食管异物常见并发症为食管穿孔或损伤性食管炎、颈部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食管周围炎及颈间隙感染或纵隔炎、大血管破裂、食管气管瘘[2]。食管异物致穿孔并发症多,但最危急的是穿破主动脉破裂导致的大出血[3]。本组病例中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有13 例,多与异物形状、性质、患者年龄、就诊时间、异物存在仍继续进食、异物滞留部位及是否合并食管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3.4 治疗
绝大多数食管异物患者可经食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取出,行外科手术干预约占全部的1%[4-5]。怀疑为食管异物的患者应行相关化验检查,确诊后尽快作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食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异物滞留早期,食管黏膜肿胀较轻,有利于异物显露及取出[6]。大部分食管异物可经硬性食管镜取出,术后采取禁饮食、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少数食管异物滞留时间过长,可引起严重并发症,行胸部CT 检查发现食管异物与胸部、颈部大血管关系密切、有潜在大出血风险或者出血信号倾向者,应积极联系胸外科,尽早行联合开胸探查手术[7],术中应解剖清楚,操作轻柔,防止大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而死亡,取出异物后修补血管壁。
3.5 预防
预防食管异物的发生很重要,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进食不要过于匆忙,尤其是吃带有骨刺类食物及枣时,慢慢咀嚼,将刺及枣核吐出,防止误咽。教育儿童切勿将硬币及玩具含在口中,纠正其不良习惯,防止玩耍时误咽。老年人带有义齿时,进食时尤要注意,避免食用粘性较强的食物,义齿松动或脱落时应及时修整,睡觉及吃饭及时取出,防止误咽。怀疑为食管异物的患者,应及时就诊,行相关检查确诊后及时将异物取出。切勿自行吞咽饭菜、馒头等试图将异物强行推入胃内,以免位置过深。异物与胸部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位置过近时,出现并发症需行开胸手术,但会增加了手术风险,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