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对脊柱损伤诊断及康复恢复的评价作用探讨

2019-01-07张月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磁共振韧带螺旋

张月潇

(大连港医院放射科,辽宁 大连 116000)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随着当前交通事故的发生,导致脊柱损伤的发生率也随着显著升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对于脊柱损伤患者来说,部分患者会合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对于脊柱损伤患者来说,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需在发病后立即对其实施有效的诊断,并对其病情程度进行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2]。螺旋CT和磁共振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两种影像学手段,在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以下就对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诊断及康复恢复评价中的应用作用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入选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脊柱损伤患者60例,包括男32例,女28例;其年龄为21~53岁,平均年龄(39.8±5.9)岁;其中车祸致伤24例、高处坠落致伤36例。

1.2 临床方法:60例患者分别行螺旋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并对比螺旋CT检查联合磁共振检查的结果与单纯螺旋CT检查结果。具体检查如下:①螺旋CT检查:检查前患者需禁食6~8 h,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以螺旋CT实施平扫、增强扫描,各项参数设置如下:频率120~135 kV,层厚3 mm;重新建矩阵为512×512,层厚5 mm;FOV值为36 cm。②磁共振检查:以MRI扫描仪初步对患者进行平扫时,选用抑脂技术TR 7500 ms、TE 80 ms+横断位扫描技术FRFSE T2WI,随后再使用抑脂技术TR 170 ms、TE 2 ms+横断位扫描技术SPGR T1WI,层厚为4 mm,层距为4 mm,矩阵为256×256,共进行3次图像采集,成像顺序从SE序列过渡到T1加权,常规MRI成像中,SE序列参数为450 ms,快速SE序列参数为10~20 ms。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实施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和表示并录入,且对以上不同类别数据的比较,分别采取卡方检验和t检验,α=0.05作为其检验水准,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6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椎间盘损伤14例、韧带损伤12例、椎骨损伤14例、脊髓损伤20例。单纯应用螺旋CT检查证实,60例患者中存在椎间盘损伤2例、韧带损伤2例、椎骨损伤6例、脊髓损伤2例,诊断准确率为20.0%;而经螺旋CT检查联合磁共振检查证实,60例患者中存在椎间盘损伤12例、韧带损伤10例、椎骨损伤12例、脊髓损伤20例,诊断准确率为90.0%。由此可见,螺旋CT检查联合磁共振检查对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应用螺旋CT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康复恢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螺旋CT检查可见,60例脊柱损伤患者中,有28例可见颈椎钩突、椎小关节骨折脱位,同时可清晰地显示脱位情况;8例患者无法确定具体的骨折部位。经磁共振检查可见,60例患者中,有56例表现为SE序列T1WI低信号,而快速SE序列T2WI高信号;56例患者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关节突、横突、椎弓、棘突、椎板等之前异常信号减弱。由此可见,螺旋CT检查联合磁共振检查可发现93.3%的患者显示骨折部位复位良好,之前异常信号减弱。

3 讨 论

脊柱损伤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患者在治疗后遗留后遗症的概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危害[3]。因此,对脊柱损伤患者来说,准确的临床诊断以及术后康复评估是其治疗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两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螺旋CT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螺旋CT检查对骨折线比较敏感,因此可观察脊柱损伤患者的骨折损伤情况。但长期临床实践表明,单独应用螺旋CT检查无法对脊柱损伤患者的 具体骨折部位及韧带、软组织损伤部位进行定位,这对于临床治疗不利[4]。但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脊柱空间定位特异性,因此,可弥补螺旋CT的不足。因此,两种方式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且对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5]。

综上所述,螺旋CT检查联合磁共振检查对脊柱损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对脊柱损伤的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作为脊柱损伤患者康复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磁共振韧带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