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柔比星热灌注联合化疗用于膀胱癌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2019-01-07乔新
乔新
膀胱癌为泌尿外科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通常为浅表性,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 可能诱发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针对晚期转移性膀胱癌,临床多给予全身化疗或局部灌注化疗[1]。吡柔比星为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的常用药物之一, 其能显著地抵抗肿瘤细胞的活性, 迅速进入细胞核, 干扰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过程, 最终抑制肿瘤的分裂, 减缓肿瘤细胞的增殖效率。本研究目的主要在于评价吡柔比星热灌注联合化疗在晚期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6 年12 月~2017 年8 月 本 院 收治的50 例晚期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 岁, 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上皮癌, 且已发生转移, 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 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主动参与。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早期膀胱癌且无转移、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者等。将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甲组和乙组, 每组25 例。甲组患者中, 男16 例, 女9 例;年龄34~71 岁,平均年龄(56.2±7.4)岁;病程4~14 个月, 平均病程(7.8±2.1)个月。乙组患者中, 男15 例, 女10 例;年龄32~73 岁,平均年龄(56.8±8.3)岁;病程3~16 个月, 平均病程(8.0±2.7)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甲组
患者术后给予GC 常规化疗, 在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与心电功能正常后, 于第1 天、第8 天静脉滴注盐酸吉西他滨1000 mg/m2, 在30 min 内完成, 第2~3 天予以顺铂注射液, 25 mg/m2静脉滴注, 每隔3 周进行1 次。
1. 2. 2 乙组
患者在甲组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吡柔比星热灌注疗法。术后1 周开始进行膀胱灌注化疗, 共灌注4 次;灌注治疗期间患者取俯卧位, 常规消毒处理, 将30 mg 吡柔比星与5%葡萄糖注射液40 ml 经由尿管灌注至膀胱中, 按照俯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的顺序调整体位,以上每种体位维持时间均为6 min。通过尿液或取出导尿管的方式排出药液, 1 次/周, 共4 次。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依照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2], ①完全缓解(CR):已知病灶完全消退, 未出现新肿瘤病灶;②部分缓解(PR):已知病灶直径与治疗前相比缩减30%, 未出现新肿瘤病灶;③疾病稳定(SD):已知病灶直径与治疗前相比增加, 处于PD 与PR 之间或出现新肿瘤病灶;④恶化(PD):与治疗前相比,已知病灶直接增加>20%或形成新肿瘤病灶。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分别在治疗前、治疗90 d 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 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乙组CR、PR、SD、PD 分别为12 例、7 例、5 例、1 例, 疾病控制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6.0%;甲组CR、PR、SD、PD 分别为6 例、6 例、5 例、8 例, 疾病控制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8.0%、48.0%。乙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40、4.160, P=0.010、0.041<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 甲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 水平分别为(24.1±3.3)μg/L、(48.2±5.5)U/L、(51.2±6.2)U/L, 乙组患者分别为(24.2±3.2)μg/L、(48.5±6.2)U/L、(51.3±6.0)U/L。治疗后, 甲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 水平分别为(13.9±3.3)μg/L、(35.3±5.2)U/L、(35.2±3.2)U/L, 乙组患者分别为(8.1±1.9)μg/L、(21.7±5.9)U/L、(22.2±3.2)U/L。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乙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 水平均明显低于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为主。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6/2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5/2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 P=0.733>0.05)。
3 讨论
针对晚期膀胱癌患者, 大部分不能根治, 全身化疗与局部灌注化疗的宗旨是缓解患者主要临床症状, 延长寿命, 进而优化其生活质量。GC 化疗方案是膀胱癌患者常用的一类化疗方案, 与其他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方案相比, 该治疗方案在控制癌症患者病情进展与不良反应方面较为相似。洪卫等[3]选择32 例晚期膀胱癌患者, 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 经2 周后, CR 与PR 分别为4 例、13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53.1%, 消化道不良反应是患者化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0%, 与洪卫等[3]的研究结果较为相近, 乙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吡柔比星热灌注疗法, 治疗总有效率提升至76.0%;与甲组相比, 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上升。
吡柔比星是新型抗肿瘤药物, 其进入肿瘤细胞后会嵌入至细胞DNA 双螺旋结构中, 降低DNA 聚合酶活性, 影响DNA转录与复制过程, 减少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合成率, 破坏肿瘤细胞结构完整性, 促使其分裂停止在有丝分裂Ⅱ期, 直接影响细胞分裂与增殖效率, 能够提升残余病灶的清除率,降低肿瘤细胞浸润发生的风险。CEA、CA19-9 与CA125 是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其水平变化情况能呈现出肿瘤细胞的活性水平, 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更可靠的依据[4]。在本次研究中, 治疗后, 乙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 水平分别为(8.1±1.9)μg/L、(21.7±5.9)U/L、(22.2±3.2)U/L, 均明显低于甲组的(13.9±3.3)μg/L、(35.3±5.2)U/L、(35.2±3.2)U/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经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后, 能够更有效地杀灭术后残存的肿瘤细胞, 进而降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吡柔比星的分子量相对较大, 在膀胱灌注局部化疗过程中, 膀胱黏膜对其吸收效率较低, 不良反应微小, 因此治疗过程安全性较高[5,6]。
综上所述, 吡柔比星热灌注疗法联合化疗对膀胱癌的疗效显著, 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 且治疗过程相对安全,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