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城市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运营实践

2019-01-06张连忠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2期
关键词:运营模式电动汽车实践

张连忠

摘 要:本文主要对中小城市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综合服务运营实践进行总结,提出运营模式基本形态,分析基本业务和增值服务实现路径,构建市场化价值模型,对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尤其是充电运营企业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TM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2-0207-02

0 引言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车型投放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在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表现更为抢眼。相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相应基础设施和服务要滞后很多,在中小城市更加缺乏,根本原因是充电运营建设规划、行业标准、行业监管等缺乏,业务领域门槛低无序竞争,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收取充电服务费的单一模式盈利困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和充电服务体验有待改进等。

1 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运营痛点

(1)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首先,车桩比、服务半径等概念被盲目套用。其次,尽管车桩比呈下降趋势,但充电桩数量仍然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再次,大幅提升充电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实现快速充电对整车、动力电池、充电桩和电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期内难以满足。

(2)充电桩利用率低。充电运营企业将收取充电服务费作为唯一收入来源,业务领域门槛低无序竞争又使充电桩利用效率低,单一收取服务费运营模式很难盈利。[1]2018年全国公共充电设施充电量约24亿kWh,各月份公共充电设施平均小时利用率都不足10%。

(3)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首先,场地获取困难。其次,政策环境不够完善,部分政策不够细化。再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电力接入周期长和成本高、核减表安装困难、报桩立项备案流程复杂周期长等问题。此外,无法获取大工业电价导致成本高,多数充电运营服务商与物业、停车场管理机构等第三方合作,大多数属于商业用电。

(4)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充电设备制造门槛较低,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充电设施运营商大多采购、运营关联企业生产的充电桩;设备制造商为降低产品价格,导致关键元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充电设备还存在维护不到位的问题;前期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充电桩运营领域,大量投建廉价充电桩,通过政府补贴即可收回大部分成本,对于能否保证长期稳定运营则不太重视;充电桩维修业务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政府监管不能到位,多数充电桩企业没有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保障。

2 中小城市商业运营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提出中小城市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综合服务运营模式具体表现为(图1运营模式示意图):在中小城市建成互联网+城市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综合服务运营网,未来在区域甚至全国联网,在充电业务基础上叠加增值服务,能够做到对整车核心是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具体表现为1+NC三级服务网络,即总部(云端大数据)、城市/区域、场站/桩群三级。城市/区域(综合服务站)为“1”作为承载体,“路由器”一端连接到场站(或桩群)为“N”,一端连接到云端为“C”。因此,充电业务作为基础业务要做到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换电等多种服务方式,对应设备为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和快换装置,提供充电功率从7千瓦-350千瓦甚至更高且智能可調,直流充电桩兼具放电功能。增值业务要做好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售后定期维护、在线检测、二手车评估、梯级利用和电池回收再生等。充电业务作为流量导入,增值业务实现商业价值。

运营模式确立后,要解决如何提供服务和收费逻辑。交流慢充业务,在当下,很难做到有益收费,几乎各大车企在销售电动汽车时附赠慢充桩。交直流充电服务基本业务是中小城市或城乡区域首选。初期商业模式运营管理方式,简单分三级,一级是区域端,可租用云端的数据库,也是公司级数据中心;二级是城市端;三级是场站端。从成本控制角度,初期城市运营端数据能上线则上线,不能上线就暂不上线,离线运行/孤岛运营;未来公司级数据中心地理位置选择很重要,要考虑到区域优势、成本优势、人员优势等。

场站/桩群是运营落脚点,也是商业模式物质基础,充电是场站/桩群的基本服务,未来基本服务取得收益所占比重会越来越低,收入占比趋势,从一开始的百分之百降到低于百分之三十。场站/桩群运营方式为无人值守(自助充电),[2]无人值守背后,要求运营商建立并实施运营动态管理和应急救援机制,和大家常看到充电企业无人值守是有差异的,增加保护隐私下智能化车辆跟踪系统,配备专门应急救援车(有充电、简单电池修复等功能),对政府公车平台用车和公交等非个人用户尤其实用,再进一步做好客户端差异化服务。

商业模式里增值业务之一乘用车商业化检测的功能。首先要实现的是动力电池容量检测,对每部车每半年(或一年)检测收费1次,重点开展政府公车平台用车检测收费,再检测物流车、公交车动力电池容量,最后转向私家车。要真正实现商业化检测,适当提前嵌入,从纯电动汽车安全性、续航里程等引入,用数据说话。如何保证安全可靠?如何保证续行里程?运行半年或运行一年后,我们给检测一次,提交一份报告,类似健康体检,你一看数据结果就明白了。第三方检测站要做到独立公平,需要与政府监管部门合作,授权使用专利和专有设备等对营运车辆半年/年度检测一次。

商业模式里增值业务之二智能微电网系统。在每一座城市/区域(综合服务站)植入用户侧智能微电网系统,系统配置有储能单元、直流充放电单元、交流充电管理系统、多能(风能、光能、核能等)接入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电网友好系统等形成绿色智慧经济能源供给,与车联网、物联网有机结合,给用户愉悦充电体验。

商业模式里增值业务之三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要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商业逻辑,须得到汽车厂商、动力电池厂商的授权,本身要具备专业技术和专门工具,背后需要运营大数据支撑,进而对动力电池开展预防性修理和运营动态管理。

商业模式里增值业务之四专业的大功率充电。大功率充电服务是在未来公共充电细分市场有技术、有前瞻一项业务,但对投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桩等都有硬性要求,在中小城市充电运营企业应谨慎开展,在特定场景下方可考虑。

3 中小城市商业模式实践

在中小城市如滁州市如何有效开展充电运营业务?对此,我们按照上述商业模式进行实践,初步形成“一站多桩”运营方式即在市区建设一座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运营综合服务站,在区县、乡镇建设N个交直流充电桩,搭建充电运营大数据中心,开展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首先,开发客户。对纯电动乘用车、网约车、物流车等充电运营用户做了一些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客户最关心是安全和有效。实践中服务于县域/乡鎮,服务方式通常是交直流充电服务,在乡镇一车一桩,在县城里面布一个交直流混合的综合服务站,形成区域加电微网,解决方便;合作开发专有设备,解决安全和有效;运营数据积累和动态管理,解决持续服务和增值业务。此次,合作建立政府公车平台管理系统,在政府公车采购时附赠充电桩,后期需增加建桩费用和智慧互联费用等支出,就拥有桩的所有权和收费权。再次,从成本考虑交流慢充桩智能部分两步走,暂时不需要在交流充电桩上实现扫码支付等智慧功能,对应每个桩有电表,根据电表收费。未来需要桩对外开放的时候,再增加扫码支付等智慧功能,形成公共智慧慢充桩。早期对政府公车这块我们可采取封闭运行,封闭运行时,站、桩的运行效率是低了些,但容易与政府沟通,一车一桩完全能满足用车充电需求,安全更加有保障。

选择在中小城市合适位置建设一座综合服务站,实现增值服务。该站设计符合充电运营行业规范,符合电力行业监管,符合地方政府业务监管,设计接入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周边楼宇、厂矿和谐构建用户侧智能微电网等。业务形态包括:整车售卖、车辆售后维修、动力电池售后运维、动力电池检测、能量回收、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管理等,这里要强调是相关业务须拿到车厂、电池厂授权。核心业务背后逻辑是数据运行中心,数据挖掘业务的背后才有收费的可能性。对动力电池检测业务我们建议一年检测两次,冬天和夏天各一次,让用户看到在极端的温度环境下动力电池真实的数据。如果运营商开展这些业务,电池厂家会授权在该区域设立一个动力电池维修服务站,真正意义上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有了基础,从而进一步保证对电动汽车安全有效运行。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叠加一个运维业务,建议使用质量可控电池电芯制造厂家的动力电池,对装载其他厂家电池的车,只提供单一的充电服务,暂不开放增值业务。未来的充电可能只是一个端口,收费会越来越低,甚至不收费,真正做到市场化的不收费,和国网时下在个别城市零收服务费充电有本质差异,这种情形下不收费资产是有效的。

做到专业运营商需要做到哪些?充电业务是基本业务,检测、维修等和动力电池相关的是增值业务,还有后期的电池回收,如果专业运营商都做到了,实际上也就基本做到了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是模式强调的运营理念。专业运营商还应努力做到,对动力电池实行预防性检修,预见性修理。鉴于有大数据,在疲劳期或异样到来之前,我们可以判断,可以进行更换,甚至是对电芯更换,从而主动降低动力电池生命周期运维成本,由此产生的价值和产业链关联企业分享,促进整个产业良性快速发展。

智慧能源,互联互通。建立在互联网+城市智能电动汽车充电运营综合服务,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参考文献

[1] 蔡芃.浅析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模式[J].低碳世界,2016(15):238-239.

[2] 薛奕曦,陈翌,孔德洋.基于价值网络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3):49-57.

猜你喜欢

运营模式电动汽车实践
电动汽车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专注:电动汽车背后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