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小达人养成记

2019-01-06武自存

时尚育儿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交活动陌生人阶段

武自存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3个阶段

心理学家米尔德莱德观察到,儿童在2~5岁时互动游戏明显增加,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被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是“非社交活动”阶段,孩子喜欢单独玩耍和旁观他人;第二个是“平行游戏”阶段,孩子开始喜欢和小朋友玩相似的玩具;到了第三阶段才是真正意义的社交活动,一种是孩子各自玩耍,通过评论与互换玩具进行交流的“联合游戏”;另一种是玩同一种游戏协作完成的“合作游戏”。

婴幼儿社交情感特点及引导方法

1~3个月

社交微笑与模仿阶段

刚出生的宝宝视力范围在20cm~30cm,妈妈将宝宝抱在怀里时,宝宝可以清晰地看到妈妈的表情,随之展露出可爱俏皮的笑容;出生1~2周,宝宝对周围的环境会做出更多反应,变得更机敏;2个月的宝宝能意识到更多外部的情绪和情感,我们会发现他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听大人讲话;3个月的时候,宝宝还会用扮笑脸、吐舌头的方式与我们“聊天”。引导方式在宝宝1~3个月时,经常对宝宝微笑能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增加宝宝的社交情感。笑容的互动可以很好地吸引宝宝与妈妈进行情感交流,对宝宝的整体发育至关重要。

4~9个月

陌生人焦虑与社交期阶段

4~6个月时宝宝对照顾他的人产生更多亲密依恋,会因为爸爸妈妈的暂时离开或是看到陌生人而大哭;7~9个月时,宝宝会有意识地观察陌生的脸,拒绝靠近陌生面孔,这种现象被称为成为“陌生人焦虑”现象。然而,宝宝在这个阶段还同时存在非常讨人喜欢的“社交期”,就是会对每一位见到的人都露出灿烂的微笑。

引导方式父母需要带宝宝多走出去见识周围人,可以让宝宝更好地适应与父母和周围人的关系。

12~24個月

分离焦虑阶段

宝宝在1岁左右会通过哭闹表达社交情感,例如看到陌生人会不安,这是他们在学习区分熟悉与不熟悉的人,看似阴晴不定的情绪,其实是建立健康关系的证据。宝宝的分离焦虑会在10~15个月达到顶峰,然后在15~24个月逐渐消退。

引导方式父母提前在家里做一些分离焦虑的小练习,可以帮助宝宝学会适应分离带来的不适感,比如,当宝宝爬到其他房间或是哭闹了,我们不要立刻过去,先等上几分钟,或是与宝宝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在宝宝有情绪时,告诉他们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绪,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宝宝减少怕生、哭闹,还可以帮宝宝学会识别情绪。

2~3岁

自我中心阶段

到了2岁,宝宝的情感已经发展得十分丰富了,但是无法区别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心理学称之为“自我中心”状态。有时候宝宝的情绪会突然爆发,比如打人、咬人,踢人,不停尖叫,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还会争抢玩具或拍打别人。引导方式发现宝宝有攻击行为时,父母要及时制止,并用温柔的语言示范表达。虽然这个时期宝宝的社交行为比较活跃,建议父母还是要创造机会邀请其他小朋友一块儿玩,宝宝会从中学到重要的社交技巧,是社交活动的重要练习,也是发展社交技能的必要环节。

3~4岁幻想与角色扮演

3岁左右的宝宝不会像2岁时那么“自我”了,大部分时候可以自己解决与其他小朋友的纷争。3~4岁的宝宝会在各种幻想世界里穿梭。引导方式在日常游戏中,利用好宝宝的幻想能力,如陪伴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或扮演医生的游戏,让宝宝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都能帮助他们理解更复杂的人际关系。角色扮演游戏还可以帮助宝宝锻炼重要的社交技能,学会跟别人沟通和如何解决冲突,发展想象思维与合作意识。如果宝宝主动邀请我们加入游戏,父母注意不要过度参与,让宝宝在想象世界里做自己的小主人。

宝宝社交情感的发展速度会有不同,每一种成长表现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如果我们发现宝宝大部分时间表现得过于沉默,回避家人和其他小朋友,情绪表达不丰富,或看起来非常消极,可能是提示宝宝有某些心理压力或生理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或心理咨询机构。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了解宝宝发出的潜在信号,尽量采用温暖的语言来与宝宝交流,避免经历过度压力或者可能造成创伤的事件,建立充满爱意的情感关系,为宝宝成长提供营养的土壤,这样我们的宝宝才能成长得更加自信和健康!

猜你喜欢

社交活动陌生人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智商高,爱独处
无效社交
牛津大学《Cherwell》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