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方政府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发挥

2019-01-06周喜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协同主体区域

摘要:地方政府是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论文总结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体现,从为官不为、行政壁垒、创新资源配置不均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区域协同创新的因素,据此提出了地方政府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区域协调;创新驱动;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经济时代湖南创新效率测评及改进研究(编号:18C1127;主持人:周喜英)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世界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能过剩、人口红利下降等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我们选择创新型发展之路,而区域协同创新则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体现

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区域协同创新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地方政府作为制度的制者,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制度设施、培育创新环境来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其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规划

在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中央政府要在充分把握新经济时代发展动态、区域创新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区域协同创新的整体规划。地方政府要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并出台与科技政策相协调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在制定上述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已出台的政策制度做出动态调整,也要注意保持政策制度的科学性和延续性。

(二)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市场环境、创新的文化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是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地方政府首先要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市场准入规则,并鼓励公平有序的竞争;其次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氛围;再次要持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积极构建公平的法治环境,特别要依据《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的法律保护力量。

(三)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和创新载体

区域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区域内不同创新主体,特别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组织、中介机构之间密切而畅通的分工与合作,其中必然需要地方政府发挥相应的引导作用。

(四)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协同创新”是在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创新要素的基础上,突破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在释放各自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合作。地方政府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并加大对技術研发和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

二、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进入新经济时代,地方政府是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引导者、支持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但在实践中,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面临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为官不为”现象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

区域协同创新是新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创新”就意味着挑战,挑战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在区域协同创新的推进实践中,需要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迎接挑战,但受传统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的影响,地方政府部分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领导干部知识结构老化,又不善于学习,因创新能力不够而“不能为”;有的领导干部顾虑重重,遇到困难和矛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回避,因创新勇气不足而“不敢为”;有的领导干部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在成绩面前自我满足,因创新意愿不强而“不想为”。总之,“为官不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协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因而是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行政壁垒”问题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

区域协同创新是多地区、多部门、多主体协同推进的行为,其中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之间的成本分担与利益分割问题,“行政壁垒”也就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首先,“行政壁垒”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在统一市场中的自由流动,必然增加协同创新主体的交易成本,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新经济时代的区域协同创新,是主体更多、规模更大、程度更深的经济活动,不同主体的行为既有可能产生正外部性,也存在负外部性,其中存在“搭便车”问题和“行为失范”问题,利益协调和市场监管可能涉及多个平级的地方政府,可能削弱协调和监管的难度,进而影响区域协同创新的推进。

(三)创新资源配置不均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进入新经济时代后,我国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相对紧缺,而且区域分布极不平衡。另外,区域协同创新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事实证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创新资源总是从创新程度低的区域流向创新程度高的区域。这将地方政府置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干预创新资源流动会影响市场效率,进而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放任创新资源流动则为影响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加深区域间的矛盾,同样会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此外,企业是区域协同创新最重要的主体,但在现有政策体制下,我国公共创新资源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产学研脱节”限制了创新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最终影响区域创新的协同推进。

三、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促进策略

作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地方政府需要结合新经济时代特征,构建鼓励创新容错试错的创新环境,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决策沟通机制和创新资源整合平台,以此化解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实现区域协同创新的顺利推进。

(一)构建鼓励创新容错试错的创新环境

“为官不为”是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官不为”既有决策者“不能为”和“不想为”,也有决策者害怕试错、害怕担责而“不敢为”。针对“不能为”和“不想为”的情况,地方政府要构建相应的创新培训、激励机制;针对“不敢为”的情况,则需要地方政府构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容错纠错的创新环境,特别要容忍政府官员在行政履职中,因创新探索所犯的错误,让领导干部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勇于创新,敢于作为。当然,容错试错并不仅仅容忍和承认错误,更需要构建纠错机制,探索改进思路。地方政府不仅要从法律、道德和工作纪律等多方面界定容错纠错的边界,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绩评估制度,避免创新探索中的机会主义倾向。

(二)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

行政壁垒和利益冲突是影响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由地方政府出面,在协同区域建立起政府间、部门间、创新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构建共同的沟通协调机制,一方面可以探索制定统一的、符合各方利益诉求的协同创新发展战略,以此引领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沟通协调机制来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发展矛盾,有利于形成推动协同創新的合力。

(三)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资源整合平台

区域创新资源汲取程度和利用效率,是影响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作为地方政府,首先要着力整合区域内创新资源,辅之以必要的财税支持政策,将地方政府、市场主体、创新资源纳入区域创新的生态体系,构建主体明确、权责清晰、合作共赢的创新网络;其次要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主要是加强国际国内合作,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交流合作,如引进科技人才、引进先进技术等,在降低区域创新成本、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外部创新资源的充分汲取和高效利用。此外,地方政府还要结合新经济时代特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共享、信息畅通的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志程,吴非,刘诗源.地方产业政策之于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J].现代财经,2018(08)

[2]王鸥,牛君.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6(10)

[3]郭岚,刘潇,张祥建.破解行政协调之困,推动跨区域发展[J].科学发展,2018(04)

[4]张伯伟,马骆茹.地方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创新模式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科版),2017(03)

猜你喜欢

协同主体区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协同进化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