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域文化在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06刘婷段聪丽张颖
刘婷 段聪丽 张颖
摘 要: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是区分民族特征的根本标识,它给予人们民族感、历史感和自豪感。在多达56个民族的中华复兴伟业进程中,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在当前形势下所应努力去充实提升的,这也是本课题关注所在。
关键词:民族文化;美育教学;全民提升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传承和精神积淀,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中国近代,可以说除文字以外的文化基本西化。在伟大民族复兴之际,如何发掘保护发扬中华固有文明,具无可比拟的急迫性,而这一切并非单凭纸上谈兵可得,得有意识地以美育意识在社会民间中去寻觅。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至此显现出特殊性与重要性。在中国发达地区如上海等地已比西方更西方,一切承载着中华远古文化的痕迹,不论是物质、精神面貌或生活方式,几乎全被置换。唯有在边远地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它们世代以特殊方式相传,以某些载体存留中华古文明。近代,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翻山越岭,前往各地进行各种考察,寻求摆脱当前世界困境之参照,探索人类未来新世界之蓝图。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中缅边境众多少数民族文化汇集地区,具有收集发掘的优势。结合当前教育整合,利用地区文化与课程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客体认同感的建立,也是教育改革深化因势利导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据学校自身日趋完整的体系,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及社会层面,在傣族、景颇族等民族的建筑、艺术、语言、音乐等方面上,可建立更深层次的专题研究,更全面地使少数民族文化走进教学课堂,使广大学生的成长得以在浓郁的边疆民族地域文化和优秀的人文精神下,获得更多彩的美育教育。这是加强巩固我国多民族大团结的实质性贡献,也是在伟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下,增进人类文明花园更艳丽之源泉。
1 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之特殊性与重要性
边疆民族地域文化具有更多原始纯朴的美育珍贵元素,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族性真善美中崇高品德之载体,正是这些品行助长人类光辉未来的希望与动力。对我国民族审美文化的深入了解,必然促进对人类其他不同审美文化的情感与尊重,从而盲目自大或崇洋媚外的心态被削减。在扩大视野的心态下,我们将发现与感悟到在全人类的各类文明审美中,既有其民族地域所造就的特殊性,又有许多惊人的全人类相似相通之处,这是千百年来人类融会贯通的结果。大洋洲毛利族、美洲印第安人、南美洲秘鲁高山印加帝国的图腾与祭拜装饰,与我国历史上各代之遗迹直至现今景颇族与傣族等民族服饰与建筑图案,出现甚多造型与装饰的相似,从中印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承载的重大历史传承无可忽视。因此,重视边疆民族地域文化是扩大我国文明影响力的重要一环。就傣族而言,2000年,其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海外有3600多万人口之众。全球有6600万左右的人口使用傣语,教学中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是具全球效应的。
笔者所在学校就有江应梁傣族文化博物馆,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傣族千年历史遗留下的美之痕迹。其众多宗族文献、各起居实物、精美刻制的度量器具,都包含着该民族悠远历程和“美”的結晶。而景颇族在德宏州有着悠久历史的活动,“目瑙颂歌”等均是美的民风承载,加上其他众多少数民族在本州的存在,保留着极多优秀的中华纯朴文明痕迹,我们可引导学生从中领会中华民族心灵真善美在少数民族的朴素留存,这一切都是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客观优势。
2 我校美育课程的梳理与优化
我校为地方师范大专院校,设置有初等教育文科、理科(包括信息技术)、学前教育及艺术教育等专业,定位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人才。从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责任感,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到激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得创新灵感,都关系到是否能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以民族文化之光,点燃学生心灵中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彰显出文化教育对民族基因优化效应的重大因果关系。因此,教育工作者必应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投入神圣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去。
2.1 边疆民族地域文化与艺术学院课程相结合的方式
美育的现实价值。目前,高职院校美育教学普遍存在办学理念偏重技能,美育教育资源不足,从而学生美育意识淡薄,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距我国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因此,高校必须改进高职院校美育教学的策略,在职业教育中明确美育的地位。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进行审美教育,探索美育教育规律,总结美育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美育课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对美具有欣赏能力,感受到社会事物中的美和正能量,从而触发他们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活力。这将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审美能力,塑造出健全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生力量。这也是重视美育的价值,能够对伟大的民族复兴形成巨大推动力,产生本质性的飞跃。
德宏师专艺术学院前身为艺术系,成立于2004年。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展,于2019年正式成立艺术学院。现有一栋艺术教学楼,面积为9000㎡。其中,有专业综合音乐教室5间、琴房84间、美术画室14间、艺术设计实训室1间、雕塑室1间、傣族剪纸实训室1间、舞蹈实训室6间、美术作品展览厅2间、演艺厅1间。以上教室均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利用,能够满足教学所需。
艺术学院下设音乐、美术、舞蹈、设计4个教研室,现有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艺术设计、舞蹈表演4个专业。其中,音乐美术教育为师范类,艺术设计和舞蹈为高职类。学校共有教职工36人,专任教师33人,其中音乐教师12人、美术10人、舞蹈6人、艺术设计5人、管理人员1人、辅导员2人。硕士学位占8人,教授3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助教11人。教师的学缘关系主要是: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根据教学的需要,特评了云南艺术学院张鸣、杨卫民、徐梅、字舟云、马烁等教授为我系的客座教授,涵盖了音乐、美术和舞蹈3个领域。邀请他们到我校进行现场教学、学术讲座,举办音乐会、展览等活动,极大地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我校从2006年以来,以民族文化通过“课程+活动”的方式进入校园、教材、课堂的思路,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向艺术系及社科系学前专业学生,开设了地方优秀民族艺术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共7门,如“德宏世居少数民族舞蹈、乐器及傣剧概观”“傣族民间剪纸”“象脚鼓舞”“葫芦丝演奏”“民族图案设计”。截至2016年6月,选修人数达8000多人次。利用地方民族传统节日(傣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等),开展传承地方民族文化活动,参与活动学生近8000人次,如傣族嘎秧舞、象脚鼓舞,景颇族目瑙纵歌舞;还开展了傣族、景颇族织锦培训、傣族书法培训、葫芦丝演奏培训、傣族果雕展示等。
我校教师先后在公开刊物发表有关地方民族文化的论文共232篇,出版专著44部。艺术学院樊涌老师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剪纸的传承人,曾多次获国际剪紙大赛金奖;组织我系师生创意、设计并联合云南艺术学院完成的傣族泼水节的传说动画片——《圣域魔火》获2016年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铜奖。刘婷老师在日本东京参加中日美术大展,在美国纽约举办个人油画展。还有多名教师以边疆民族文化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入选省级和国家级展览。在云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舞蹈作品《甩帕》荣获专业组二等奖,美术作品分别获得专业组的一、二、三等奖。
自2004年以来,学校不断挖掘德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并引入课堂,形成创新与民族特色兼具的办学理念,为当地民族艺术的传承、保护、发扬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2 边疆民族地域文化与外语学院课程相结合的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渗透在其日常语言之中。著名的语言人类学家萨丕尔(1921)曾说:“语言是我们所知的最硕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代无意识创造出来的无名氏作品,每一种语言本身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从语言本身来讲,民族语言中蕴含了诸多类型的美,如对称美、内容美、修辞美、人文美。因此,挖掘民族语言中蕴藏的独特魅力,在民族语言本身中发现美育、传承美育及创造美育,是探索新时代美育教育的创新之举。在民族语言中发掘美的元素,将民族语言文化中的语言美、内容美应用到美育教育课堂之中,增进学生的审美认知和语言美体验,将大幅度提升民族语言自信心及学生学习兴趣。在美育教育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提高本民族的语言活力美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将美育渗透到平时的民族语言教学活动中,以增强语言教学效果。
利用边疆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德宏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同时也是边疆地区语言多样性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内拥有傣语、景颇语、阿昌语、德昂语及傈僳语之外,还拥有汉语方言、外来缅甸语等语言,是多语言多方言地区,属于民族地区“语言博物馆”,为边疆民族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提供丰富的语言美育素材。本地世居少数民族如傣族、景颇族,占学校总生源地40%。这些学生大多掌握了本族口头交际语言,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民族语言课程,如“傣语基础”“景颇族基础”,以加强学生民族语言书写及应用能力。将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作品中的美育元素应用到美育课程教学中,充实民族地区的美育教育素材。
德宏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如5个世居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及德昂族,都孕育出色彩纷飞的民族文化,创造出代表自己文化的典籍作品。例如,傣族的叙事长诗《召树屯》、景颇创世史诗《目瑙斋瓦》、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德昂族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根据国务院与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史诗均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民族史诗以恢宏的气势、澎湃的激情、动人离奇的故事情节,向我们讲述了各民族祖先坚毅执着、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故事。描述史诗中无不体现着内容美、情节美、韵律美、气势美、民族精神美等,堪称中华历史悠久、优秀品性的美育元素。若能将这些史诗中的美育元素充分地利用到美育教育中,将极大地丰富我国的美育素材资源。
将边疆民族地区的双语师资力量培养与美育相结合,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美育水平,实现美育教与学一体化。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中缅边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直承担着德宏州各中小学的师资力量的培养任务。学校在培养民族双语教师的过程中,将美育融入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内容中,同时将美育教育纳入师资培养目标考核中,提高未来民族双语教师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认知。在双语教师审美情趣提升的基础上,将自己对民族文化美的认知及感受贯穿于日常双语教学中;特别将更多的民族语言文化美融入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课堂,从而促进美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及传播,使民族师资新生力量培养与边疆民族地域文化中的美育要素结合。
3 边疆民族地域音乐文化与美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美育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方向,音乐在其中有着无可代替的力量。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特别在培养年轻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方面,音乐培育影响心灵的独特性是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音乐素质提升将促进学生思维得到更广泛的发散能力,在更深的层次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在修养、情趣、能力中的体现。对此,我学院同样高度关注,配备了众多优秀的师资,如钢琴老师庞浩然、声乐老师张颖。在音乐欣赏教育中,不但要重视我国传统的各少数民族优秀的音乐民谣,也不能忽视具有现代脉搏的音乐及歌曲;同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维上,举行外国歌曲演唱会、古典乐曲钢琴演奏欣赏等。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力使学生能够享受全人类文明遗留下来的音乐神圣殿堂中的丰硕成果,从而心灵上与世界各族人民感情上产生根本的融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员。将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精神财富扩散到世界,使世界人民与中国得到更高层次的共鸣。
4 美育落实之根本在全民教育体系
美育既然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升,国家就必须自幼儿教育起始到大专院校的全过程,予以特定的关注与安排,直至社会的业余教育扩大普及。使民众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社会美育设施——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及音乐厅等,均是民众自觉自愿前往从而得到美育熏陶的重要泉源。包括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均要给予重视与发展,世界先进国家无一不给予极大的关怀,进行专项建设与管理运行。实际上,美育是一个民族全方位的巨大教育部署,要经过漫长坚毅努力后才能结出心灵圣果。可见,美育工作是国家一项极为重大的长期战略任务,全社会、学校乃至每一個家庭,都要广为宣传其伟大意义,才会得到全民真正的、由衷自发的重视与对待。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难以培育出造福社会所需、人格高尚的民族下一代,所以让我们在各自不同岗位上,本着对民族千秋万代的崇高责任感,共同展开对应的工作。
具体对应高职院校而言,这是落实美育于民族新生力量进入社会前极重要的一环。美育不同于数理化等传统学科,也不是上上美术课画几笔画就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等精神领域,它是极为细腻的心灵感情培育过程,所以美育工作一定要忌以技代艺、仅注重应试而轻素养培养等功利化与赶过场现象。因此,作为教育实施主体及美育老师本身,首先就必须不断认真加深学习,领会中央对美育工作政策所含的深切民族大义,由此树立起对美育的坚定责任心。这样的师资才能以全部情感投入对下一代新生力量的培育,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于时代中,遵循美育特点;弘扬我中华悠久的美育文化结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取得塑造美好心灵的效果,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为伟大的民族复兴不断增添优秀新生力量。
马克思认为,美、美感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不可能有脱离生活的审美经验。这是对长期认为艺术、审美等均是上层阶级专有的根本反思。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当代西方文论界继雷蒙·威廉斯之后英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他认为,当今社会正反映了这种现实趋势,艺术与审美正渗透在社会各种活动中,其与现实生活的统一正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美育教育要引导人们不但懂得对经典艺术的欣赏外,同时也要学会对生活身边各种事物的美产生共鸣,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情感交流,产生对时代的审美能力提升。这将有助弥合现代社会对人的感性与理性之分裂,使人能在心灵上产生自我解放与人格完善的追求,社会必将更和谐。
列夫·托尔斯泰作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评),对艺术的重要性就有极为深刻的论述。他对艺术给予极为崇高的评价,指出艺术具有传达感情的伟大力量,“如果人们并不具有另一种能力——受艺术感染的能力,那么他们大概还会更加野蛮,而主要是,还会更加散漫,难以团结,更加互相敌视。因此,艺术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像语言活动一样重要,一样普遍”。托尔斯泰进一步指出“艺术的任务很伟大……用人类自由而快乐的活动来实现人们和平地共处一世”。艺术将使人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家庭、社会、异邦、苦难者与动物,甚至敌人,艺术是使人类心灵得以脱离兽性的崇高品性修炼之途。由此可见,美育将给一个民族心灵何其深重意义。深刻地理解这一切,必然激发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责任感,努力实现美育教育融入实践。
在调研众多专业论述中可见,学术界对美育高度重视探讨的现况,是令人鼓舞的,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具重大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硬”支撑与“软”助力缺一不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就是文化,所以这是一项当前国内外都极其重视、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以往在对边疆民族地域文化的发掘应用于美育教学方面的论述则显薄弱,我国几个民族大学刊物,在涉及文化层面对少数民族特有的美学探讨,相对存在不足,但在当前国家美育政策的日益重视中正得到不断优化。
总之,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与传承,是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在当前形势下所应努力去充实提升的,这就是本课题关注的要点所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