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细节探微

2019-01-06项迎春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阅读教学

项迎春

摘  要:当下不少教师热衷于教学形式的创新,重视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注重课件设计的精美程度,却忽视了精读文本及对教学细节的精心打磨。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是由许多的教学细节构成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和质量。所以,阅读教学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在对细节的精心打磨中,让课堂教学绽放精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细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7-0133-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验文本呢?

一、注重朗读,激发兴趣,走进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以读为本”观念。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也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一篇课文,要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深思妙笔。有感情地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更富有魅力。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何有效地朗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师研读文本激发情感。“阅读教学的读,是还原语文教学本质的着力点。没有教师的读,语文教学的门就打不开。”语文大师刘国正先生说过,他的先生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屋瓦。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如“松坊溪的冬天”一文,所写景物自然朴实,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清新淡雅的风格,让笔者一见如故。在讲解这篇课文前的几天时间里,笔者天天与课文为伴,在有人处低声轻读,在无人处高声诵读,真是百读不厌,达到了熟读成诵的地步,笔者还上网查找了作者郭风的介绍和松坊溪的文字及图片资料等,感受到了松坊溪天然去雕饰、与众不同的美丽,了解到郭风写景绘物的独特视角和风格,知道了郭风与自己曾经住过好些日子的小小山村——松坊溪的深厚情感,进一步体验到文章好似作者留下的心灵轨迹,看似平淡却流露出真情与趣味。读懂了这些,笔者豁然发现自己已经能与郭风产生共鸣了。于是,笔者抛去读者的身份,把自己当成郭风,再读“松坊溪的冬天”的文字,再一次回到魂牵梦萦的松坊溪——在这里,笔者看到了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带绒毛的白色种子,听到了小溪叮咚的流水声,抚摸到了轻盈而洁白的雪花。反复研读文本使笔者有了不小收获:松坊溪的冬天的美已深深地植根于笔者的心灵,为执教“松坊溪的冬天”这一课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笔者把教材读熟了,气韵、文味、情绪就自然会出来几分,读起来会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学生被真切的情感所感动,被优美的文字所陶醉,被文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从笔者的朗读中体味到乐趣,很自然就会和老师一同走进文本,敞开心门,把阅读变为一种享受,一种需求,一种有味的生活,并形成一种更大的阅读冲动。这样的阅读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学生诵读文本感悟语言。教师要树立“以读为本”的观念,引导学生充分地读,采用点读、默读、齐读、赛读、配乐读等形式多样地读,让课堂书声琅琅,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从有效指导和正确评价来提高学生读的效率,从而走进文本。

笔者有幸观摩了华师附小杜朝晖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小真的长头发”,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微之处,杜老师都注重了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与启发、引导、鼓励式的评价,杜老师在引导学生对“长头发,长多长,长那么长”这一句的学习时,当第一个学生读后,杜老师说:“你朗读得那么好,是因为标点里也是有语文的!”引导学生关注了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当老师发现学生在感情表达和断句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时,杜老师微笑地说:“她读得这样好,肯定有一群优秀的同伴。”周围的学生迅速高高举起右手,一句简单不经意的鼓励,竟激发学生如此高涨的学习欲望与热情;当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重点句子时,杜老师竟情不自禁地说:“学习语文就是找知己,你就是我的知己。”当杜老师鼓励某位学生要勇于表现自己时,她亲切地说:“我相信你的眼光,你还能做得更好”,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一个优秀的朗读者就是一个优秀的表演者”,杜老师用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懂得,要学会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情感,因为她说:“你的理解力怎么样,朗读水平就怎么样”。杜老师在课堂中穿插适时的指导、恰当的评价,点亮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培育了学生的人格。像这样无拘无束、轻松自然、活泼大胆的课堂,不仅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更让听课的老师醍醐灌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生个性化朗读和教师有价值评价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境,感受乐趣,体验文本

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学生的情感易于被激起,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動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求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教学应是师生的思想在与文本不断对话中发生的碰撞,从而催生鲜活的思想灵性。所以语文教学要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能激活灵性的情境,让学生切身实际地体验、感受。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让课堂焕发活力。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记叙事物的字、词、句、篇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所以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会感到新奇有趣,情绪倍增。

三、激发想象,尊重个性,运用文本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课程标准提出要“建设开放而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给教师怎么使用教材留下了很大余地。语文是一门注重核心素养的学科。语文教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个例子,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杜朝晖老师在教学“小真的长头发”时,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任学生思维自由驰骋。提问“同学们,小真的长头发是真的吗?”引发学生思考,在前面预习的铺垫下,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不是,是想象的。”接着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不由自主地去找相关语句。杜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适时引导“小真居然用头发钓鱼,她竟能甩一下套住牛,太神奇啦”。引发学生思考,并产生联想,然后从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充分去体会人物心情与感受。接着杜老师语音一转,“小真的头发太奇妙了,同学们,想象一下,小真的头发还可以变成什么?”杜老师很自然地由阅读联系到写作。学生由此想到了“甩到月球上旅行”“用辫子荡秋千”“用辫子放风筝”“用辫子拔河”……学生徜徉在杜老师营造的想象世界里自由翱翔,不亦乐乎;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有人说,平庸的教师灌输,一般的教师讲解,高明的教师引导,伟大的教师启迪。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孕育深刻。课堂上所有的随意都是细心雕琢的刻意。点滴的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和质量。所以,阅读教学只有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在对细节的精心打磨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绽放精彩。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