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东县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

2019-01-06黄登辉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6期

黄登辉

摘 要: 本文以巴东县为例,通过对银杏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当地银杏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巴东县银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银杏产业;现状和建议;巴东县

中图分类号:S6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9)06-0056-04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f Ginkgo biloba Industry in Badong County

Huang Denghui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of Humanity and Law Wuhan 430070)

Abstract: Taking Badong County as an example,We analyzes development of Ginkgo biloba industry,discusses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of local Ginkgo biloba industry in the new era,and then,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o provide the development of Ginkgo biloba industry in Badong County reference.

Key words: Ginkgo biloba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Badong County

銀杏,俗称白果,有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等药用功效。近年来银杏产业受到重视,各地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开发等方式推动银杏产业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巴东县基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进行总体规划、先试先行、有序推进,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银杏产业。

当前银杏产业蓬勃发展,多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银杏产业。针对银杏产业发展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层面和方向,在研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如学者李定梅[1]、樊喜斌[2]探讨了全国层面银杏产业的发展形势,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发展对策。学者对贵州[3]、湖南[4]、江苏[5]等银杏大省的产业发展方向也进行思考。关于县市的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有着诸多研究,如甘肃徽县[6]、广西桂林[7]、江苏海安[8]、山东郯城[9]等。王亭兰等人从医学价值的角度论述了银杏产业的可行性[10]。银杏产业除药用价值为人们所重视而兴盛外,其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也是近年来银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全国银杏产业发展浪潮,银杏产业不断转型优化、产业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个案,对银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巴东县银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1 巴东银杏发展现状

(1)银杏资源与产业发展历程。巴东县地处三峡库区,北纬30°附近,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明显,光、热、水分布垂直差异明显,形成各种不同的山地型小气候。土壤为红壤或砖红壤,呈酸性。气候、土壤适宜银杏树种植[11],为境内古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银杏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保障。巴东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最新统计显示县内共有古树名木2 193株,其中I级92株,II级470株,III级1 631株[12]。其中清太坪镇全境有政府挂牌保护的3 000年以上古银杏树5棵,境内生长着千年以上的银杏树120多棵,百年以上银杏树390多棵,是名副其实的“古银杏群落之乡”[13]。

为顺应市场需求,1997年巴东县委政府便发出建“银杏大县”的号召,1998年恩施州委政府又提出打造“银杏大州”的目标。截至2011年全县有银杏221万株,百年以上古树601株。其中,该县银杏大镇清太坪镇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银杏产业,并提出“建银杏大镇,兴支柱产业”的口号,迅速掀起了种植银杏树的高潮。据统计,到2017年已发展银杏400多万株,全年银杏产量可达200余吨,全年加工银杏叶初级产品1 000吨以上,银杏总产值达亿元以上,农民增收达到1 000多万元[13],并已开发出银杏保健酒、保健茶等产品。“万亩银杏园,百里银杏长廊,银杏生态公园”成为当地持续推进的产业大棋局。长期坚持以银杏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发展格局,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扮美生态、促兴产业、拭亮文化、带活旅游、富民脱贫的坚实后盾。

(2)政策支持与保护。巴东以银杏为代表的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200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巴东县古银杏保护小区”;2008年全国第八届银杏学术研讨会在巴东召开;201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对Ⅰ级古树进行挂牌管理,并核拨管理费用;湖北省林业局、恩施州林业局多次指导该地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县委县政府出台《巴东县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确定了古树保护责任人,签订了古树管护协议书[13]。同时,作为一个老、少、山、穷、库的贫困县,巴东县历来享受国家诸多政策支持,如库区搬迁、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贫困帮扶、退耕还林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为该地银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当前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背景下所提出的各项政策,为银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方向。

(3)主体参与。企业和农户是巴东县银杏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企业的落地、发展、壮大为银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如生物科技公司、银杏酿酒厂、医药企业等为农户种植银杏解决了销售渠道等问题。湖北水布垭酒业有限公司是当地知名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了以酒制造为主业,农副产品销售、银杏及中药材种植销售为副业的经营体系,并且打造了以银杏酒为特色的地区品牌。公司年均收购银杏果实和银杏叶近5万kg,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当地银杏产业发展有着充足劳动力,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激励下,当地农户对银杏种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全镇大部分居民都对银杏有所投入。农户种植银杏成为当地村庄的特色,出现房前屋后,山坡良田遍栽银杏树的景象。这些农户的种植热情和劳动,为该地银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产业知名度。知名度是产业发展的有效助力,提高知名度,可拓宽市场,为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条件。“2016第四届中国银杏节”上,巴东县清太坪镇一株3 000年古银杏“清太5号”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十大最美古银杏”。这一称号带来了极大知名度,为外界进一步了解當地银杏产业提供机遇。当地银杏知名度的提高是产业发展的极大优势,也为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应以及旅游效应,促使该地银杏产业走出去,引进来。近年来,外界对当地绿化树木的需求逐年增多,银杏树需求量大,这为多年来种植银杏的农户带来财富,也给农户继续种植银杏注入强心剂。当地政府提供专项资金在“清太5号”附近新建观景台、假山等旅游设施,打造观景点。其它古银杏树也均建设防护栏,保护牌等进行保护。该镇把依托产业知名度“建银杏大镇,兴支柱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大银杏树的保护和发展力度,加强古银杏群落保护小区建设。

2 银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府管理和引导不善。当地银杏树交易市场不完善是政策管理不当的突出体现。政府限制银杏树交易,没有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如银杏对农户增收有限、影响农田采光等。城市绿化对银杏树有着需求,银杏树市场较大,但由于银杏树是国家保护植物,造成许多私下买卖,这些买卖不仅对当地银杏资源造成相当破坏,也因私下买卖使得价钱受限,农户获得实惠有限。直到当地林业局决定规范巴东的银杏树市场,明确规定须取得合法的许可证后银杏树才可以采挖买卖,这一现象才有所改变。这一政策调整并未加快当地银杏破坏和流失,相反促进银杏种植规模的扩大,全县商品树规模达到数亿元。

政府缺乏对农户的科学引导,造成银杏种植规模的盲目扩大。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国内外银杏行业繁荣的背景下,政府鼓励农户种植银杏,促使银杏种植规模迅速扩大,造成银杏树苗短缺,引起银杏果价格的大幅攀升,使农民们普遍对银杏产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政府鼓励农户种植是农户扩大种植规模的重要原因,但政府和农户没有意识到银杏后续销售问题,当地银杏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除本地餐饮外其它的销路销量有限,加上已栽的银杏树已普遍挂果,产量大增,供大于求致使价格下降,极大打击了农户种植银杏的积极性,使种植规模缩小,当地银杏产业发展受挫。

(2)银杏生产管理不当。在政策鼓励和市场激励下,当地农户掀起种植银杏浪潮,但在种植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银杏种植户对银杏树抱着自由生长的心态,在种植银杏树的田地里依然种植农作物尤其是玉米等高杆植物,这些生产行为极大影响银杏苗生长和银杏品质。银杏价格下降使得农户对银杏管理更加欠妥。银杏市场兴旺时期,由合作社对银杏树统一管理,所获收益部分用来发展当地公益事业。而价格下降后则出于“谁愿要,谁就管”的心态,使得银杏缺乏系统管理,极大制约银杏生长。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近年来当地基于银杏打造旅游景点才有所改变。

企业和合作社的运行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部分以银杏加工为主业的企业,缺乏合理生产和销售规划,盲目扩张规模甚至涉足风险领域。如当地某主打银杏酒的酿酒企业因最初所获得的良好声誉,吸引外地著名酿酒企业寻求与其合作,合作过程中为追求利润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致使其声誉败坏,同时盲目加入房地产致使资金链断裂,使该企业濒临破产。银杏合作社丧失其最初成立的作用,没有很好引导农户合理种植、管理银杏,且没有为其提供销售渠道,造成大量农户退社或者只是名义上留在合作社并不参与合作社相关活动。无论是企业还是农户自发成立的合作社,均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管理,难以发挥其促进银杏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3)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开发有限。当地银杏产业加工能力有限,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狭小。长期以出售银杏果、银杏叶甚至银杏树为主要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极大。外部市场有限,主要依托当地市场。当地银杏果的市场需求以餐饮业为主,且需求量不大,银杏果初加工能力和精加工能力不足,银杏消耗少。银杏叶主要提供给生物科技公司,对酿酒企业供给较少。银杏树的售卖则从幼苗到成树,幼苗主要用于本地银杏种植,成树则主要针对外地绿化需求。银杏产业虽然已经涉及到银杏的很多方面,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开发,但是其产业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产业链和深加工模式,均阻碍了银杏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产业规模调整具有严重滞后性,成为当地银杏持续发展的阻碍性因素。

3 对策与建议

鉴于巴东县银杏产业存在的问题,建议在银杏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以政策和法律为保障,市场开拓为手段、思想转变为引导,科学管理为后盾。一政府完善政策和规章制度,保障和引导银杏产业有序发展。政府各部门应为银杏产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银杏种植与生产。政策兜底是当地农户的定心丸,解决其后顾之忧,但必须减少农户的政策依赖性,让其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市场的变化。政策不应局限眼前,要以长远的眼光来制定和实时调整相关政策,使得政策能为银杏产业的稳定发展和转型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地方性制度建设与完善,加强银杏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促进银杏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法律制度为依托,切实保护农户权益,妥善解决各种纠纷,避免因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为农户提供法律制度保障,消除其潜在的顾虑和担忧。二完善管理体系,促进银杏生产科学发展。当地银杏产业的良性发展必须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作为后盾。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都应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进行有效管理。政府应提高服务职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和引导,为农户种植提供指导;企业应科学规划自身发展,加强资金管理和技术提升,延长生产链,加强深加工能力;合作社应发挥促进银杏有序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强对社员的管理与引导,以合作社为生产单元,进行种植和生产技术培训,促进银杏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当地银杏产业管理应广覆盖、深参与、强有力,对银杏全产业链有着科学合理的管理。三开拓市场,创新思想。银杏市场的开拓需要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银杏各类产品的销路问题,只有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加工能力,主动拓展销售渠道,才能促进银杏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当地必须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跟随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步伐,把银杏产业打造成产业强的典范,把银杏种植农户打造成农民富的典范,把银杏生长区打造成农村美的典范。银杏产业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完善银杏产业链、开拓市场、加强产业管理、探索全域旅游现已成为银杏产业发展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1]李定梅.我国银杏产业现状及对策[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5(4):77-81.

[2]樊喜斌.关于银杏产业[J].林业资源管理,1999(5):61-65.

[3]苏维词,刘瑞.加快贵州银杏产业发展的思考[J].林业科技,1999(5):54-56.

[4]谢友超,蒋志新.江苏省银杏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江苏林业科技,2004(4):50-52.

[5]谭柏韬,戴祥光,李卫雄.银杏产业开发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1999(2):60-62,66.

[6]靳雅棋,王登举.甘肃省徽县银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9):110-113.

[7]周海平.桂林银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81-383+386.

[8]周昌盛,韩史宇.海安县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7):345-348.

[9]贾卫国,王海涛,沈文星,曹福亮.山东郯城银杏产业发展策略分析[J].林业经济,2016,38(3):82-88.

[10]王亭兰,汤为.银杏产业的可行性调研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2004(5):311-312.

[11]赵玉祥.湖北巴东:建立银杏产业的良性循环[J].中国林业产业,2014(3):66-67.

[12]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业局.巴东县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圆满完成[EB/OL].(2018-05-08)[2019-04-22].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econo/slly/lycs/content/2018-11/01/content_397250.htm.

[13]中国林业新闻网.中国最美银杏文化小镇[EB/OL].(2018-11-01)[2019-04-22].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econo/slly/lycs/content/2018-11/01/content_397250.htm.

(責任编辑:郑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