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与治疗
2019-01-06左宇平
左宇平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泾明工作站,74430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严重的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尤其表现为在寒冷的冬季,此病极易流行。
1 流行病学
此病从仔猪到出栏猪都有易感性,大多数发生于育肥猪,另外,经常买卖生猪更容易发生此病,特别是到育肥后期,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死猪非常多,死亡率在70%左右,出现这个病最可能与气候变化、饲养管理、防疫、疫苗接种等有关。病猪、病猪粪便、生猪贩运人员、贩运车辆是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生猪之间的直接接触、贩运人员及贩运车辆进出生产区导致生猪感染此病,圈舍卫生差,地面潮湿,极易滋生病菌,然后随生猪呼吸进入体内,导致生猪发病,病猪与其它猪直接接触,传染给健康猪,也可通过外来人员和车辆、未经消毒的器具以及饲养人员的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
2 临床症状
2.1 最急性:猪群中突然几头猪发病,体温高达41℃以上,心率增加,精神沉郁,厌食,喜卧,有轻微的腹泻和呕吐。病情严重时则表现出心律不齐,卧地不动,拒食饲料和饮水,腹部、背部、鼻子、耳朵皮肤出现发绀。病猪接近死亡时,出现腹式呼吸,喘气比较严重,呼吸相当困难,体温逐渐下降,临死前从口、鼻流出血液。表情极度痛苦,病猪从出现症状到死亡的时间基本是24~36 小时。
2.2 急性:大部分猪表现为此型,病猪体温可达40℃以上,皮肤发红,精神沉郁,拒食,不爱饮水,严重的腹式呼吸,坐姿像犬一样,前腿立起,后驱坐地,极度痛苦,如果治疗及时,可以治愈,治疗不及时或者不能对症用药,则会死亡。
2.3 亚急性和慢性:亚急性和慢性症状出现比较慢,大概10 天左右才表现出症状,有些病猪皮肤轻微发绀,有发热的、咳嗽的、喘气的、精神萎靡的,大部分食欲减退,被毛无光泽,驱赶也不愿走动,有时出现跛行,关节肿大,扎堆卧一起。
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部位在肺、气管、支气管,剖检可发现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带血分泌物,肺部有明显的出血点,肺的两侧有比较明显的炎症,外表面看起来有纤维素状病理变化,整个肺是紫红色,肺泡的颜色和正常色明显不同。
4 治疗方法
目前,各个地方在生猪养殖上对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方法和用药也各不相同,笔者在实践中选用强效阿莫西林按每千克体重20mg、地塞米松每头份10kg、盐酸恩诺沙星按每千克体重5mg,三种药混合在颈部肌肉注射一针,再到另一侧肌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按每千克体重8mg,每天一次,连续用药6 天,第四天时病情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腹式呼吸程度减轻,食欲增强,精神状态较好,第六天时大部分猪基本恢复正常。饲养人员要随时观察猪群变化,如果猪群出现精神不振、扎堆喜卧、张口喘气等不正常现象时,尽早采样、确诊,及时隔离治疗,确保大群健康安全。
5 预防
该病的感染率较高,因而预防的关键在于杜绝引进病猪或带菌猪。因此,要注意以下四点:一不从疫区、疫场引进生猪,以防传入本病。二自繁自养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从健康猪场引进的生猪,要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三加强词养管理,免疫接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怀孕母猪产前1 个月注射2mL,仔猪首免为6-8 周龄,隔2 周再免1 次。除诱发因素,提高猪的抵抗力,防止诱发本病。四定期消毒灭源并长年坚持。改善环境,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对圈舍、周围环境、外来人员和车辆严格进行登记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