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

2019-01-06白生俊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甲骨萎缩性猪只

白生俊

(甘肃省民勤县双茨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733399)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其特征为鼻炎,鼻中隔扭曲、鼻甲骨萎缩、病猪生长迟缓。本病可造成病猪生长迟缓,饲料报酬降低,给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论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此病。

1 病例

2019年7月21日,民勤县双茨科镇李某诉说:“一头3 个月左右的育肥猪近一段时间打喷嚏、流脓性鼻液、鼻镜周围的皮肤出现皱纹、皮肤增厚、眼结膜发红、食欲减退、体温不高和生长迟滞等症状”,经笔者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初步确诊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2 流行病学

病猪及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病猪和带菌猪的鼻液,经飞沫直接或间接传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猪群内传播较为缓慢,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但各种应激因素常被认为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营养因素的缺乏都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不同月龄的猪共同饲养,密度大、潮湿、过冷、过热、空气污浊、通风不良均易促进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

3 临床症状

3.1 多见于2-5月龄的猪,病初主要症状为打喷嚏,饲喂和运动时更为明显,鼻流粘脓性分泌物,眼结膜发红,病猪十分不安,摇头擦鼻、流泪,下眼睑呈半月形潮湿。

3.2 鼻镜周围的皮肤出现皱纹,皮肤增厚,有的上腭发育迟缓,下腭伸长,影响正常的牙齿咬合。病势进一步发展时,引起鼻甲骨的萎缩变化,如两侧变化程度相等,则鼻腔的长度减少,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仍正常继续生长,因此鼻镜后上部出现皱纹;如侧变化严重,则鼻腔常向严重一侧弯曲。

4 病理变化

在第1、2 对前臼齿的连线用手锯锯成断面,可见鼻甲骨萎缩,下鼻甲骨与中隔都失去原形,甚至大部消失。鼻粘膜、额窦水肿,有粘性或脓性渗出物蓄积。

5 治疗措施

5.1 哺乳仔猪从15-20日龄能采食时起,每天可按每千克体重喂给20-30mg 金霉素或土霉素,连续喂20 天,有一定效果。或在母猪分娩前3-4 周至产后2 周,每吨饲料中加入100-120g 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噻唑,或每吨饲料中加入土毒素500g 喂服。

5.2 对早期有鼻炎症状的病猪,定期向鼻腔内注入1%-2%硼酸液、0.1%高锰酸钾液等消毒剂或收敛剂,都会有一定好处。

5.3 猪发生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后,一方面肌肉注射20%氟苯尼考和支原净针剂,另一方面用2%环丙沙星加鱼腥草、地塞米松滴鼻,每天滴两次。以上两种措施并用连续3-5 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5.4 选取中草药:黄柏40g、知母35g、半夏40g、黄芩20g、当归25g、苍耳子15g、桔梗20g、白藓皮15g、射干15g、麦冬10g、甘草10g 粉碎后分2 份,早、晚各服1 份,连用3 天,此药为25kg 猪1 天的用量。经用药3 天观察,病猪症状减轻,食欲增加,至第6 天,基本控制了病情发展;自第15 天起猪只一切正常。

6 预防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以增强猪只的抗病力;仔猪饲料中应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体质;猪的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制度;提高母猪群的年龄,避免一次性大量引种;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和维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减少空气中病原菌、有害气体和扬尘的浓度;避免各种大的应激因素,如温差幅度大、冷风袭击、圈舍干燥与潮湿等,这些措施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病的发生。

6.2 加强免疫接种。猪萎缩性鼻炎类毒素疫苗适用于成年母猪和仔猪,预防仔猪早期感染有效。母猪产前4-6 周注射2-4ml;产前2-4 周注射2-4ml;仔猪7-10日龄,首次免疫注射1ml,断奶前3-5 天,再次免疫注射1ml。

6.3 发生本病时,淘汰有临床症状的种猪,患病的仔猪和肥育猪只屠宰,猪舍用2%氢氧化钠或10-20%石灰乳彻底消毒。

猜你喜欢

甲骨萎缩性猪只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