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主要模式生产效益调查

2019-01-06傅志强余政军蔡教明余长生翟晓明蒲方黑

作物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稻鱼鱼苗种养

陈 灿,王 忍,张 印,黄 璜*,傅志强,余政军,蔡教明,余长生,翟晓明,蒲方黑

(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2怀化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怀化418000;3辰溪县畜牧水产局,湖南辰溪419500)

辰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该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年平均气温16.5℃~17.9℃,年降雨量为1328.4 mm,年日照时数1476.8 h[1]。辰溪县素有“稻花鱼之乡”的美称[2]。稻花鱼生长季节小气候特征明显,表现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丰沛,且光、热、雨耦合程度高,稻田生物多样、数量大、质量好;有利的因素为稻、鱼正常生长与营养平衡提供了良好条件。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清乾隆年间,稻花鱼就被列为宫廷贡品。2018年,农业部对其稻花鱼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辰溪县第一产业为农业,其中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又是该县的支柱产业。

辰溪县稻田养鱼模式可分为三大类:(1)平板式稻田养鱼。即在未经任何改造的稻田中放养鱼苗,不投放饲料,任其自然生长[3]。这是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模式,是最原始的模式,现在已逐步被沟凼式养殖所取代。每公顷鱼类产量300 kg左右,净利润18 000元左右,比单一水稻栽培大约增收9000元。(2)沟凼式稻田养鱼。即在稻田中开挖“十”字型、“井”字型、“田”字型的鱼沟、鱼溜和鱼凼,加高加固田埂,插秧后十来天投放鱼苗。鱼苗主要为本地鲤鱼,稻鱼共生,适当投喂饵料。这是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模式[4],每公顷可产鱼825 kg左右,净利润高达33 000元左右,相对于单一水稻栽培可实现增收约24 000元。(3)稻鱼共生+冬闲田养鱼。即在平板式或沟凼式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利用冬闲田灌水养鱼,进行高密度养殖。一季冬闲养鱼每公顷可实现产量6000~12 000 kg,纯利润15 000元左右。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模式,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目前,稻鱼综合种养遍及辰溪23个乡镇[5],核心种养区域面积2000 hm2左右,种养总面积达到1万公顷以上,主要种养模式有“稻—鱼”“稻—鱼—鸭”“稻—小龙虾”“稻—鱼—螺”“稻—鱼—鸡”“稻—鳅”“稻—鳖”等。随着国家环保力度不断加大,针对水产养殖中的水质污染问题,各地“网箱上岸”工作不断推进,鱼类由网箱进入稻田生态种养大势所趋。辰溪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稻鱼综合种养历史,有助于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同模式的生产效益有着较大差异。通过对辰溪县各地区不同稻鱼种养模式投入产出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几种典型种养模式的综合效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调研结果可为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典型模式投入产出情况

下文主要分析2018年辰溪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典型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投入与产出情况。

(1)辰溪鑫隆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质稻+鱼”模式。该模式面积13.3 hm2,以0.8 m深、2 m宽的边沟为主,开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10%,地形为丘陵向阳,土质为黏土,地下水灌溉。前茬作物是绿肥油菜和紫云英,秸秆还田处理。水稻品种为玉针香,6月1日手插秧,20 cm×26.5 cm,秧龄30 d,9月中旬机收。鱼类品种为埋头鲤鱼、荷花鲤鱼、草鱼、鲫鱼、三黄鱼等混养。放鱼前稻田用生石灰消毒,鱼苗用3%食盐水消毒,清明前后每公顷投放100 g左右鱼苗375 kg,每公顷需消耗菜饼、米糠共600 kg的鱼饲料,每天下午定点投喂。8月中旬到9月底为收鱼期,每公顷产鱼约750 kg。水稻以3750 kg农家肥为基肥,不施用农药,所产稻谷作为绿色无公害产品出售。常规一季稻每公顷种植成本约13 275元,产稻谷9000 kg,稻谷单价2.7元/公斤,总产值24 300元,纯收益约10 170元。另该公司有自己的鱼产品加工厂,除了加工自己的稻花鱼,还收购其他农户的稻花鱼,加工成火烘鱼,售价240元/公斤。

(2)辰溪县凤凰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一稻两鱼”模式。该模式面积8 hm2,以0.5 m深、1 m宽的围沟为主,地形为丘陵向阳,土质为黏土,山泉水灌溉。水稻品种为隆两优1212,每公顷用腐熟牛粪1500 kg作基肥,5月中旬手插秧,20 cm×26.5 cm,秧龄30 d,9月底机收。鱼类品种为自繁本地鲤鱼,每公顷用菜饼375 kg作鱼饲料。4月初到9月中旬水稻生产期养一批鱼,9月中旬水稻收获后,利用冬闲田再养一批鱼,每批投放密度为100 g左右鱼苗300 kg/hm2,收获时捕大留小,每批约产鱼525 kg。常规一季稻每公顷种植成本约为13 950元,产稻谷9000 kg,稻谷单价为2.7元/公斤,总产值24 300元,纯收益约10 350元。

(3)辰溪县百年好禾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普通稻+鱼”模式。该模式面积20 hm2,以0.8 m深,1.2 m宽的围沟为主,地形为丘陵向阳,水库水灌溉。前茬作物为油菜,水稻品种为泰优390,每公顷以750 kg复合肥作基肥,5月6日抛秧,秧龄25 d,水稻返青后,每公顷追尿素90 kg。鱼类品种为本地鲤鱼,每公顷投放100 g左右鱼苗300 kg。常规一季稻种植每公顷纯收益约为9225元。

(4)辰溪县亚东海生态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小龙虾”模式。该模式面积6.7 hm2,以1 hm2为一个单元,开深1.3 m,宽5 m的围沟,开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15%,外沟设有0.5 m的小龙虾防逃网,田埂宽约5 m,预留入田机耕道,地形为向阳平地,抽河水灌溉,排灌设施完善。水稻品种为农香32,秸秆部分还田,基肥为钾肥、硅肥、微量元素肥各150 kg/hm2,6月1日手插秧,20 cm×26.5 cm,秧龄30 d,齐穗期每公顷追钾肥150 kg,9月底机收水稻。虾沟用药为月初和月末各用改底、补钙、调水药物1次,换水视水质和虾病情况而定,每次换水量以三分之一为宜,每公顷共需正大饲料或蒸熟黄豆900 kg,每天下午投喂,成虾大小约30 g,天敌主要为白鹭。田间工程改造费为45 000元/hm2,按6年计算,每公顷每年为7500元。第一年每公顷放虾900 kg,每3年补放一次亲本。常规一季稻种植每公顷纯收益约为9225元。

(5)辰溪县清水塘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稻+鱼+鸭”模式。该模式面积20 hm2,以宽2 m,深1.2 m的直沟为主,开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左右,地形为向阳丘陵,引山泉水自流灌溉。水稻品种为玉针香,每公顷基肥施有机肥600 kg,7月4日手插秧,20 cm×26.5 cm,秧龄21 d,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600 kg和菜饼2250 kg,不追肥,水稻移栽后15 d,用一次生物农药苦参碱,10月5日收稻。春季在河流水草丰茂处收集本地鲤鱼卵,在苗池中养殖一年至6 cm后放入田间,插秧前每公顷投放4500羽约225 kg鱼苗,稻鱼共生期约为90 d,可产鱼450 kg。鸭子品种为本地麻鸭,水稻返青后,每公顷放180只3周龄的雏鸭,水稻齐穗期收鸭,每公顷消耗饲料450 kg。稻+鱼+鸭全程不打农药,采用人工种收,进行绿色生产。常规一季稻种植每公顷纯收益约为9750元。

2 典型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同一地区不同的种养模式,其投入和产出差异较大。成本差异主要来自鱼苗、饲料和肥料,田间工程因建设标准不同也有所差异,收益差异主要为稻谷价格和鱼的产量。每公顷土地流转费用为4500~6000元,水稻种子为1200元,机械为3300~3750元,人工为3000~4500元,每公顷稻谷产量为常规稻7500 kg,杂交稻8250~9000 kg。

“优质稻+鱼”模式使用农家肥,不打农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稻,每公顷投放鱼苗450 kg,重投饵,每公顷可产鱼900 kg。每公顷投入成本36 600元,产值73 500元,产投比2.01,每公顷纯利润36 900元,较常规稻作的10 170元高26 730元,达到每公顷增收22 500元以上的效益。“一稻两鱼”模式,稻鱼共生养殖一批鱼,水稻收割后利用冬闲田再养一批鱼,每批投放鱼苗300 kg,捕大留小,两季共出产鱼1050 kg。每公顷投入成本33 300元,产值66 300元,产投比1.99,每公顷纯利润33 000元,较常规稻作的9750元高23 250元,达到每公顷增收22 500元以上的效益。“普通稻+鱼”模式,水稻产值与种养成本持平,收益主要来自鱼产品,由于不投喂饲料,鱼苗成长较慢,加之施用农药也会影响鱼苗生长,每公顷投放鱼苗300 kg仅产鱼450 kg。每公顷投入成本23 100元,产值44 775元,产投比1.93,每公顷纯利润21 675元,较常规稻作的9225元高12 450元,未达到每公顷增收22 500元以上的效益。“优质稻+鱼”模式、“一稻两鱼”模式和“普通稻+鱼”模式的投入与产出呈正相关,产投比均在1.9以上,其中优质稻+鱼模式的投入和产出最高,利润也最高,适合企业订单式生产;“一稻两鱼”模式充分利用冬闲田再养一批鱼,投入与产出适中,每公顷成本33 300元,产值66 300元,利润33 000元,较常规稻作增收22 500元以上,鱼产品分批上市,稻谷为常规销售,可大面积推广。“普通稻+鱼”模式,成本投入较低,为23 100元/公顷(即在常规稻作的基础上每公顷增加了田间改造费1500元和鱼苗成本6000元),产值为44 775元/公顷,利润为21 675元/公顷,较常规稻作增收12 450元,适合丘陵山区个体农户小规模生产。

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稻鱼种养模式投入产出差异显著。成本差异主要来自土地流转、田间工程、苗种、肥料、机械和人工,收益差异主要为稻谷价格、鱼产品产量和价格。以“稻+小龙虾”模式为例,每公顷田间工程费用为7500元,虾苗成本为15 000元,总生产成本为41 400元,稻谷产值为19 500元,可产小龙虾3000 kg,小龙虾产值为150 000元,总产值为169 500元,产投比高达4.09,每公顷利润为128 100元,利润为常规稻作的13.89倍。“稻+鱼+鸭”模式不施用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生产绿色无公害水稻,重施有机基肥,肥料成本为5250元/公顷,利用野生鱼苗,节省了鱼苗成本,采用精耕细作,水稻手工种收,人工投入高达12 000元/公顷,总生产成本为31 080元/公顷。每公顷产生态大米3750 kg,售价10元/kg,稻米产值为37 500元/公顷,每公顷可产鱼450 kg,产值为22 500元,可产鸭360 kg,产值为8640元,总产值为68 640元,产投比为2.21,每公顷纯利润为38 760元,较常规稻作的9750元,高29 010元,达到每公顷增收22 500元以上的效益。“稻+小龙虾”模式的投入和产出最高,每公顷利润高达128 100元,由于2019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呈井喷式增加,大量小龙虾同期上市,导致小龙虾价格下降,由50元/kg降低至20元/kg,平均售价以35元/kg计,“稻+小龙虾”模式2019年的小龙虾产值为105 000元/公顷,总产值124 500元/公顷,产投比为3.01,每公顷利润为83 100元,是“稻+鱼”模式的2.52倍,是“稻+鱼+鸭”模式的2.14倍。

综上所述,3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生产效益都较常规稻作每公顷增收22 500元以上。其中以“稻+小龙虾”模式效益最高,其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充分利用稻田资源追求小龙虾产量,以提高稻田总产值。“稻+鱼+鸭”模式生产效益次之,利用野生鱼种资源,生物防控,增施有机肥,进行绿色无公害生产,多样的生态产品,高价的生态大米,使其生产效益显著增加。一稻两鱼模式效益略低于“稻+鱼+鸭”模式,但该模式作为常规稻作的价值延伸,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利用冬闲田养鱼,使鱼产量翻一番,成为“稻+鱼”模式的亮点。三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各有优势,但目前多处于生产和销售模式,如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餐饮,产学研教学,以及优质农渔禽产品开发等还需进一步衍生,模式潜力还有待挖掘。

3 稻鱼综合种养的生态及社会效益

3.1 生态效益

一方面,鱼类在稻田活动,其排泄物可作为肥料为水稻提供营养,化肥使用量减少了大约24%[6];另一方面,鱼类也可以取食田间的杂草、稻株下部的病叶,其活动也会使稻株上部分有害昆虫掉入水中从而被鱼类取食,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防除了田间病虫草害,农药使用量大大减少[7~10]。据调查,减药量高达70%。总之,鱼类与水稻在稻田中和谐共生,创造出了良好的稻田生态环境,节肥减药效益高,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

3.2 社会效益

目前,稻鱼综合种养已经成为辰溪县的支柱产业,有效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大提升了辰溪县人民的就业率,在辰溪县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今后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继续带动辰溪县人民脱贫致富。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田间工程不够规范

调查发现,有一些地方稻田中沟凼面积达到15%~20%,超过国家规定的10%以内的范围;还有一些地方田间围沟和鱼凼开设不够规范,深度没有达到1.2~1.5 m,宽度没有达到2~3 m。建议加强指导和加大监管力度,实现稻鱼综合种养的规范化、标准化,在确保基本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实现稳粮增收。

4.2 品牌和营销意识有待增强

对同一种养模式的不同种养大户的生产效益考察发现,其生产过程差别不大,但经济效益却有显著差异。经分析,主要问题出在了品牌和营销方面。稻鱼综合种养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管是稻米还是动物产品,都源于和谐共生的稻田生态环境,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大减少,产品品质大大提高;但是,在一些种养大户手中却当作普通食品出售,造成了效益的大打折扣。建议加强生态品牌建设,增强营销意识,挖掘市场潜力,让辰溪县“稻花鱼”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4.3 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调查中还发现,各种养大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中等偏下,在品种选择、稻鱼耦合、放养密度、饲养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提升空间。建议加强生产技术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提供相关咨询渠道,有关部门与种养大户加强联系,实现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应总结出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主要模式的技术流程,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并制定技术规范,用以指导“稻花鱼”生产。

4.4 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

通过对辰溪县各个调研点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稻鱼综合种养的稻田很多都是不规则的,而且单个田块的面积也参差不齐,造成了机械化生产的不便。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因田块小或不规则造成的工程设计不到位,影响养殖产量。建议加大农田改造的支持力度,创新或改造农机设备,建设更多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为机械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实现稻鱼综合种养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

5 讨论

稻鱼综合种养作为辰溪县的支柱产业,在辰溪县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调研也发现,稻鱼综合种养相对于单一水稻栽培确实增收效果明显,其中以“稻+小龙虾”“稻+鱼”和“稻+鱼+鸭”模式生产效益最高,每公顷净利润分别达到了128 100、33 000元和38 760元;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田间工程不规范、品牌和营销意识不强、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和规模化程度不高、模式潜力挖掘不深等。建议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稻渔产业的发展应重点以“稻+本地鲤鱼”(包括金边鲤、埋头鲤、五强溪鱼)为主;多模式发展“稻+虾”“稻+鳅”“稻+鳖”“稻+蛙”“稻+蟹”“稻+稀有鱼种”以及“稻+鱼+其他”复合种养等类型。以传统品牌特色为基础,全面发展,带动产、供、加、销产业链,促进稻鱼综合种养产业扶贫和二三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做大做强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产业,为辰溪县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稻鱼鱼苗种养
稻田里的农耕智慧
——稻鱼鸭共生复合系统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到2022年,安徽省稻鱼综合种养将达600万亩
河南省淮滨县“稻鱼”田里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