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副伤寒病
2019-01-06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南湖镇畜牧兽医站,744699)
牛副伤寒也称牛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所引起一种牛的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发热、腹泻、败血症、肺炎、关节炎和母牛流产。各种年龄的牛对本病都有易感性,特别是1月龄左右的牛最易染。本人治疗病牛46例,其中,成年牛28例,犊牛18例,成年病牛全部痊愈,犊牛死亡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牛对本病都有易感性,特别是出生10~40天左右的犊牛最易感。传染源主要有:一是病牛和带菌牛排出的病原体污染了饲料,饮水,土壤等,健康牛吃了污染的饲草饲料而感染发病;二是都柏林沙门氏细菌存在健康牛体内但不表现症状,当饲养管理不当,寒冷潮湿,气候剧变,有其它疾病侵袭,使牛的体质减弱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致病。犊牛未饮初乳或饮初乳不足,也可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多雨季节发病较多,常星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成年牛常呈散发性流行。
2 症状
病牛体温升高(40~41C),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加快,脉搏频数,且呈腹式呼吸,鼻镜干燥,食欲废绝,被毛粗乱,体力迅速衰竭,病后12~24h 开始排出灰黄色液状粪便,混有粘液和血块,粪便恶臭,病牛剧烈腹痛,常用后肢蹬腹部。重者多在3~4天死亡。病程长者脱水,消瘦,眼球下陷,粘膜充血。关节肿大,有的还有肺炎症状,妊娠母牛流产。死亡率般为5%~15%。犊牛多于生后10天左右发病,常呈败血症症状经过病程急,死亡率高。少数犊牛发病后表现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一般于发病后5~7天死亡。
3 病理变化
犊牛胃、小肠、膀胱黏膜心壁、腹膜见有出血点,黏膜坏死。脾肿大、充血、暗红色。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偶有出血。膝关节及跗关节发生浆液性炎症。病程长着,肝脏颜色变淡。成年牛肠黏膜潮红,出血,回肠有纤维素性伪膜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大肠黏膜脱落局部性坏死。病程稍长者,肺常有肺炎区,肝、脾和肺叶有实质变化。肝脂肪变性,坏死。肺发炎,脾充血肿大。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可以做出确诊。
5 治疗
治疗原则:要坚持隔离病牛加强护理,中西结合的原则。抗菌消炎,收敛止泻,防腐止血,补充体液,防止中毒。
5.1 注射抗血清 抗沙门氏杆菌病血清100-150ml,静脉注射。
5.2 抗菌消炎 1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0.2ml,肌肉注射,2次1天,连用3-5天。
5.3 内服中药 中药以清热解毒、收敛止泻、止血防腐为主。药方:黄芩30g、黄连30g、黄檗30g、穿心莲35g、炒槐米45g、焦山楂60g、地榆炭45g、白芍药30g、陈皮30g,病久体虚者加党参60g、黄芪45g。共为末,开水冲,候温灌服,1天1剂。
5.4 便血严重者加百草霜100-500g 研细与其他药一起灌服。
5.5 对重症,脱水严重者,应及时解毒、强心、补液、纠酸。0.9% 盐水1000-1500ml,糖盐水1000ml,5%碳酸氢钠150-500ml,10%维生素C10-50ml,0.5%氢化可的松20ml,分别静脉注射。
6 预防
6.1 加强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饲草料卫生,消除污染源,做到三勤(勤添草、勤打扫、勤消毒),六净(草净、料净、水净、槽净、圈舍净、羊体净)。加强消毒灭原,可用1%-3%火碱或10%-20%的生石灰水,也可用来苏儿,强力消毒灵定期消毒。冬季扣棚后可用甲醛溶液熏蒸消毒,即甲醛加高锰酸钾,2:1的比例,熏蒸密封消毒2天,然后打开门窗、通风7天后,方可进牛。死亡动物要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6.2 免疫接种每年春秋两季疫区可注射牛副伤寒氢氧化铝灭活菌苗进行免疫接种。1岁以下小牛肌肉注射1~2ml,1岁以上的牛肌肉注射2-5ml,间隔10天同剂量再注射1次。疫区建议春秋分两次注射牛副伤寒氢氧化铝灭活菌苗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