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坏死杆菌病

2019-01-06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坏死性高锰酸钾犊牛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100)

牛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牛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皮肤及其皮下组织、口腔、胃肠黏膜发生坏死,并可能向内脏转移形成坏死灶。犊牛发生白喉、四肢皮肤坏死、坏死性肠炎和腐蹄病。

1 病原

坏死杆菌病是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组织发生坏死,较常见的病型为坏死性皮炎。病原体是坏死梭杆菌。本菌为多形性杆菌,呈革兰氏阴性,在病灶内的细菌多呈长丝状,用复红美蓝染色着色不均匀。本菌为严格厌氧菌,较难培养成功。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在空气中干燥,经72小时死亡,日光直射8~10小时可被杀死,1%福尔马林、1%高锰酸钾、4%醋酸(或食醋)等均可杀死本菌。除坏死梭杆菌外,结状拟杆菌、化脓放线菌、葡萄球菌等常起协同致病作用。

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易感动物是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人偶尔感染。本病主要经损伤的皮肤、黏膜而侵人组织,也可经血流而散播全身。

2 症状

潜伏期数小时至1~2周,一般1~3天。常见有腐蹄病、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肠炎。

2.1 腐蹄病

多见于成年牛。牛病初跛行,病肢不堪重负,喜卧地,蹄部热痛。清理蹄底时,可见小孔或创洞,逐步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形成瘘管,严重者蹄壳脱落。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2.2 坏死性口炎

也称白喉。多发生于犊牛长齿期间,潜伏期3~7日。犊牛病初体温升高,厌食,流鼻液、流涎,有时出现颌下水肿,伴发咳嗽和严重的呼吸困难。在齿龈、舌、上颌、颊内侧及喉头可发现界限明显的硬肿,上覆坏死物或上皮组织出现溃疡,底部附有恶臭的坏死物。有时在支气管、肺、肝和肠道形成坏死性病灶。

2.3 坏死性皮炎

其特征为牛体表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溃烂。多发生于体侧、臂部及颈部。病初,病牛局部有痒的表现,病部脱毛、渗出、皮肤颜色变白,盖有干痂的结节,触之硬固肿胀,形成囊状坏死灶。灶内组织坏死和溶解,形成灰黄色或灰棕色恶臭创液,最后破溃流出。

2.4 坏死性肠炎

病牛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排出带血脓样或坏死黏膜粪便。病变严重者波及肠壁全层,甚至形成肠穿孔。

3 诊断

根据本病的发生部位以肢蹄部和口腔黏膜坏死性炎症为主,以及坏死组织有特殊的臭味和变化,以及相应的机能障碍,再结合流行特点与发病诱因,综合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从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刮取病料,涂片后用石炭酸复红或复红——美蓝染色液染色镜检,可见到着色不均匀、星吊球状长丝菌体或细长的杆菌,也可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检出病料中的病原菌,就可确诊。

4 预防

在本病未发生时,要加强牛群管理,防止斗架、创伤的事故发生。对妊娠母牛、犊牛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其抗病能力。防止犊牛吃被污染的垫草或饮污水。要保持牛舍、用具清洁,并定期消毒。有条件的可用抗菌血清或疫苗进行预防注射。

在发生本病后,对犊牛进行逐头检查,将病犊牛隔离治疗。对新生犊牛,在分娩后21小时,注射抗菌血清进行紧急预防,并于10~14天后注射菌苗。

5 治疗

5.1 局部治疗:彻底切除坏死组织,腐蹄病可用10%~20%硫酸铜或5%福尔马林或10%高锰酸钾洗蹄,再撒些磺胺粉,以水剂青霉素浸湿的绷带包扎,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对犊牛白喉可用40%硼酸溶液、20%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口腔后,再涂碘甘油。每天1~2次,直到痊愈为止。

5.2 全身疗法:青霉素,成年牛300万~600万国际单位,犊牛100万~200万国际单位;链霉素,成年牛400万~600万国际单位,犊牛100万~20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

5.3 龙骨、枯矾各35g,乳香25g,乌贼骨16g,混合后共研细末,撒在患处。

5.4 雄黄35g,陈石灰95g,加桐油调制成糊状,填满创口,一次即愈。

5.5 丝瓜叶、豆角花和苦瓜叶各取等份,洗净捣烂,先用盐水洗净创口,如有必要,也可切开,填进药物用手按揉患部2~6分钟,使药液渗人组织内。

5.6 把破溃处用0.1%高锰酸钾温水清洗干净,把消毒过的纱布条,用蜂蜜浸泡后,塞入口袋状破溃处内,保留纱布条一头外露。第二天用镊子取出蜂蜜纱布条,经5~6天可治愈。

猜你喜欢

坏死性高锰酸钾犊牛
坏死性凋亡与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临床中高锰酸钾坐浴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碘化亚铁溶液的实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