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瓣胃阻塞的中医疗法

2019-01-06谢守荣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玉米面细末内服

谢守荣

(甘肃省陇西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748100)

瓣胃阻塞又名瓣胃秘结,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不能进入真胃,水分被吸收而干涸,瓣胃肌麻痹及小叶压迫性坏死所引起的顽固阻塞的一种疾病。本病奶牛时有发生,多见于冬春两季,草枯水少时。

1 病因

1.1 原发性瓣胃阻塞

一是长期饲喂米糠、麸皮、粉渣、酒糟等细碎或含有泥沙的饲料(如甘薯藤、花生秧、豆秧、萝卜、甘薯)或将饲料放在泥沙地上饲喂;此外,长期饲喂切碎的甘薯、萝卜并拌米糠或麦秸,也可致病。二是饲喂粗放,长期采食干草,特别是粗纤维坚韧的蔓藤类植物。三是突然更换饲料,尤其是放牧转为舍饲、青草转为干草时,发病增多。

1.2 继发性瓣胃阻塞

常继发于前胃弛缓、皱胃阻塞、皱胃变位、腹腔脏器粘连、生产瘫痪、创伤性网胃腹膜炎、黑斑病甘薯中毒、急性热性病等。

2 症状

2.1 牛病初多表现为前胃弛缓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障碍,嗳气减少,瘤胃蠕动机能减弱,内容物呈黏硬感,有时出现瘤胃积食或臌气,有时空口咀嚼或磨牙,按前胃弛缓治疗不显效。

2.2 鼻镜干燥结痂,甚至龟裂。

2.3 顽固性便秘,粪便干而少,呈层状,层间带黏液,以后粪球干小,呈算盘珠样,表面覆黏液,后期排便停止。用大剂量的泻剂无效,有时仅排出少量夹杂干层状粪的粪水。直肠检查,肛门和直肠紧缩、空虚,肠壁干燥或附着干涸的粪便。

2.4 瓣胃检查,触诊敏感,局部臌大。

2.5 瓣胃穿刺检查,穿刺针摆动不明显或不见摆动,阻力增大;瓣胃注水后回拉有干粉状穿刺物漂浮于水面。

2.6 全身症状逐渐明显,牛精神沉郁,体温升高0.5~1.0℃,心搏亢进,呼吸加快;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久病者脱水显著,血液浓缩,尿少色黄,皮温不整,结膜发绀,自体中毒而死亡。

当瓣胃发炎坏死时,可排出恶臭、带有血丝的稀粪。听诊瓣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触诊有明显疼痛。

3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除前胃弛缓症状外,粪便干硬、色暗,呈顽固性便秘,结合触诊或叩诊瓣胃区,病牛有疼痛感和瓣胃穿刺检查即可确诊。

4 治疗

治疗原则为增强瓣胃收缩力,促进瓣胃内容物软化和排出,恢复前胃机能。

4.1 停食1~2 天,然后多次少量给予柔软、多汁的饲料或青草。

4.2 糜子500g,研为末,开水冲调,一次内服。

4.3 面酱500~1000g,加水适量,大牛一次内服。

4.4 食醋2~6 升,食盐150g,温水1~2 升,混合溶解后,大牛一次内服。

4.5 麻籽1000~1500g(炒黄),炒食盐100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大牛每天分早、晚2 次内服。

4.6 韭菜根500~1000g,桑根白皮250g,共加水煎汁1 升,加食盐90g,香油0.5g,大牛一次内服。

4.7 豆浆2.5 升,芒硝400g,酒150ml,水0.5 升混合,大牛一次内服。

4.8 白萝卜5000g(捣烂拧汁),猪板油1000g(切碎)混合,大牛一次内服。

4.9 鲜侧柏叶500~1000g,捣烂后与水豆腐250~500g 混合,内服,15 分钟后再给牛内服猪油300~700g。

4.10 榆树皮200~300g,加水3 升,煎至2 升,去皮渣,加水、植物油200~300ml,酸菜水1 升,同调,牛一次内服。

4.11 玉米面1000g,发酵面250g,加水适量,调成糊状,保温发酵,使玉米面发酵至冒泡,有特殊酸味为度;食盐100g,以温水溶解,再加入玉米面中,搅拌均匀,牛一次内服。

4.12 猪胆汁250~300ml,加食醋30ml,温开水冲服,重症直接注入瓣胃内,一般一次可愈。

4.13 仙人掌1500g 去刺捣烂。取汁与茶油或猪油2000g 混合,内服。

4.14 鸡蛋10 只(取蛋清),芝麻250g(捣烂),茶油250~500ml 混合,内服。

4.15 面碱70~90g,白矾30~40g,食盐90~120g,共为细末,蜂蜜250g 为引,一次内服。

4.16 芦荟45g,大黄60g,朴硝60g,椿白皮8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香油为引,内服。

猜你喜欢

玉米面细末内服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休闲小食玉米脆片
有痰咳不出服瓜蒂散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玉米面糊饼
钱草桃仁茶巧治胆结石
治气管炎
颜值超高的玉米面美食
治排尿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