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养羊疫病防控技术

2019-01-06马晓瑜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灌服养羊规模化

马晓瑜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曼日玛兽防站,747300)

养羊是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养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养羊逐渐的从农户散养、小规模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发展。集约化养殖充分的利用了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销售途径,有助于优化羊养殖的资源配置,节约养殖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虽然规模化羊养殖为养殖场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同时规模化的羊养殖也存在较大的风险。规模化羊养殖场密度较大,羊群数量较大,养殖环境综合管理难度大,疫病的感染率较高,一旦发生传播迅速,控制难度较大。疫病发生概率较高,一旦发生疫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规模化羊疫病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常见的羊疫病

1.1 羊梭菌病

该病的致病原为索状芽孢杆菌,具有传染性。羊梭菌性疾病分慢性和急性两种,慢羊梭菌病发生时病羊会出现行动迟缓、不易动、食欲减退、腹部膨胀等症状,急性羊梭菌病发病突然,死亡率较高。该病还可能与羊快疫并发感染,导致羊十二指肠和空肠等粘膜充血、溃烂感染,严重时会发展为急性毒血症。类似于这类的急性疫症,首先应该注射相关的疫苗,如三联菌疫,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或五联苗。当疫病发生时,先采用抗生素、强心剂等药物治疗,如青霉素、土霉素等。以青霉素为例,用药80-160 万单位,每天两次,连续2-3 天[1]。病情得到控制后使用中药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药物进化解消化系统内的毒气。如枇杷叶15g、炙桑皮15g、当归15g、白花蛇舌草30g、银花15g、紫草15g、黄连3g、黄芩10g、生地15g、赤芍15g、白芷5g、丹皮10g,煎汤灌服,每天两次,连续3-5 天,可用于消除十二指肠的炎症,防止抗生素药物使用过多产生耐药性。再采用健脾补气的中药调解和改善羊的脾胃功能,彻底治愈疫病。如麻仁12g、苦杏仁9g、大麦仁12g、柏子仁12g、全当归9g、白芍9g、陈皮12g、甘草6g、糊精6g、蔗糖6g,煎汤灌服,每天两次,连续2-3 天,可用于健脾和胃、补血益气,改善羊病后食欲不振的情况。

1.2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该病也叫支原体肺炎,也就是常见的烂肺病,在集约化养殖场中较为常见。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眼睑肿胀、咳嗽、呼吸困难、鼻中粘液增多等。该病通过空气传播,疫病发生后传播途径快,死亡率高。该病主要还是以疫苗防疫为主,每年开春后注射羊给眼支原体氢氧化铝灭火疫苗。当疫病发生时,先采用强力霉素、氧氟沙星、林可霉素等抗生素控制,一般每天两次,连续3-5 天。同时还采用止咳、平喘、祛痰的中药处方,金银花40g、薄荷40g、连翘40g、前胡45g、牛蒡子60g、桔梗60g、杏仁30g,煎汤灌服,每天三,连续5 天[2]。

2 羊疫病防控技术

2.1 疫病监测技术

养殖场要设置羊舍环境只能监测设备,定期监测羊的体温,监测养殖场中环境中的微生物,发现养殖场微生物菌种不平衡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如利用电化学杀菌设备等进行阻隔杀菌,发现医院及时对疫源灭活。

2.2 免疫防控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要为羔羊和母羊按照规定时间注射常见病疫苗的注射,对养殖场及其羊舍及时清扫,定期消毒杀虫,防止病菌和寄生虫的产生。

2.3 养殖场科学管理及饲养技术

规模化羊养殖场应该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流程,对养殖场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途径。养殖场坚持养殖场自繁自养,防止将新型疫病引入养殖场内。对排泄物及其饲草残渣等定期无害化处理,创造一个健康洁净养殖空间。

3 结语

综上所述,规模化羊疫病重在预防,养殖过程中务必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疫病一旦发生,要及时报备防疫中心,及时消灭医院,切断传播途径,对病羊采取隔离治疗,防止疫病扩散。通过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控制,尽可能的降低羊疫病的感染及其扩散,将损失降到最小。

猜你喜欢

灌服养羊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青蒿治畜禽病有特效
鸡中毒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