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助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
2019-01-06胡志鹏
胡志鹏
(江西省双金园艺场付家山分场,江西樟树 331213)
如今经济发展及物质条件日趋完善,人们消费理念日益多元化,通过挖掘生态茶园中的自然要素和文化要素,不但为生态茶园提供建设依据,而且助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在完善生态茶园建设的基础上,融入茶文化、特色饮食、休闲垂钓等旅游要素,满足人们旅游休闲的诉求,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1 生态茶园的资源现状及区位优势
1.1 生态茶园建设现状
江西省双金制茶厂有50多年的制茶历史,随着国家的发展变革经历数次转型,但种植技术及制茶技术却在发展中进步,保留有浓厚的种茶、制茶、品茶的氛围。茶园现有面积53.3hm2,种植地域坡度在15°以下,主要种植品种为小叶种茶,在生产管理中施用有机肥,禁用化肥,灌溉水源清洁无污染,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措施,周边生态环境好,害虫天敌多,除非必要才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保证茶叶的品质。
1.2 区位优势
江西省双金园艺场地处宜春市樟树市,位于东经115°59′,北纬27°55′,属典型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6℃,年积温5622℃,年降雨量1600mm。土壤为第四纪红壤,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2%左右,通气性、蓄水性能好,pH值5.5~6.5。综合气候与土壤条件,当地适合种植茶树,茶园周边有高大的香樟树作为行道树,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一定的遮荫条件。
茶园周边生态环境好,成片种植紫薇、桂花、香樟、茶花、柑桔、柚子、杨梅、蓝莓等,绿化率高,四季有绿,四季有景。周边山塘水库禁止肥水养殖,实行人放天养,水质很好。茶园附近农村公路建设完善,交通便利,园区规划合理,距东昌高速公路双金出口3km,具有交通方便、可达性好的特点,是短途出游的好去处。茶园下方有一个小型水库,旁边建有茗泉山庄为游客提供品尝美味佳肴、休憩、品茗、赏景的去处。依着茗泉山庄新建有双金制茶厂,引进先进制茶设备,除了制作高档的手工茶还能制作优等的茗茶,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
2 以生态茶园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开发思路
2.1 完善生态茶园建设
连片的茶园没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满眼的绿色让游人心情舒畅。鉴于当前生态茶园以生产优质绿茶为主,建议引进投资对茶园进行综合开发。茶园景观的构筑物只有少量的休息亭台,形式粗放单一,造景较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与茶文化有关的建筑物或景观小品。现有的村级公路道路较狭窄,且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接待能力受限。
2.1.1 加强管理,提升品质。茶园建园选在缓坡地带,海拔不高,周边没有山体遮挡,光照较为强烈,制作高档茶叶品质不能持续保证,为了方便日常管理,成片种植,从生态多样性角度考虑复合立体种植。选择合适的果树或者经济树种种植在茶园周边,为茶树生长提供遮荫条件;茶树底下种植草本植物,利于害虫天敌的繁衍,如此形成乔灌草立体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又能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在茶园的日常管理中基本实现耕作、除草、灌溉、施肥、喷药、修剪的机械化,但茶叶采摘方面机械化程度不高,以人工采摘茶叶为主。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到生产季节,请工难、请工贵问题突出,茶叶制作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下降。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达到茶园管理高效、省工、节本、环保的目的,确保茶叶品质,提升茗茶的知名度和国内市场占有份额。
2.1.2 完善园区基础建设。参考国内外生态茶园旅游建设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园区规划,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改造乡村道路及园区道路。随着游客的增多,筹备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增设公共厕所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
2.2 凸显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的饮用历史追溯至今已有5000年,茶文化历史悠久。在文化消费日益成熟的今天,完善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元素是赋予整个旅游经济形态新的价值[1]。立足茶园自然风光,引导游客参与采茶,参观茶厂手工制茶与机械制茶了解制茶工艺。建立专门的茶室展示茶文化、茶道表演,游客可以从采茶、制茶、品茗中体会到茶文化的魅力。
2.3 乡村旅游规划
生态茶园旅游是旅游业和茶业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方式一方面可以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茶文化的繁荣发展[2]。不仅要在主干道上设立一些指示牌引导游人进入园区,还要通过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
综合开发周边自然资源,为游客提供摄影、赏花、鲜果采摘、垂钓的服务项目。
3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形式趋于多元化,不仅要欣赏美丽的风景还要体悟风景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在现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聘请专业团队深度开发,同时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使得开发与保护并重。因此,立足生态茶园经营管理,提升茶叶附加价值,综合开发乡村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突破乡村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