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2019-01-06任莉
任 莉
(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新世纪的大学在注重自身规模发展的同时,更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是其价值和思想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期。在这一关键期开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夯实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对于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提高心理预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融入途径和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1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创建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教育环境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1 有形环境建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直接的耳濡目染的作用。如寝室文化建设、教室环境建设、图书馆阅读氛围的创建、楼道文化建设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持久而直接的影响。通过校园内这些有形环境的建设,构建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筑风格的校园人文景观,用名人名言、历史名人事迹鼓舞每一个大学生,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是深厚的。
1.2 无形环境建设。一是教师对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影响与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负有使命责任,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修养和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必须有足够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二是通过网络环境建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网络环境建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网络已融入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高校要重视构建网络平台建设,为有效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辟途径。如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校园网络平台,组建传统文化教育QQ群、微信群,开设班级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博客、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微信公众平台等不断扩大教育的辐射面,使传统文化教育时时刻刻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中。
2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2.1 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并纳入到大学生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中,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生活教育、个人修养等主题联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未来就业相结合,并在教育活动实践中不断创新方法、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2.2 教育活动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把诗经选读、道家哲学、佛学精粹等枯燥的内容采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有奖竞猜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以第二课堂的形式组织开展传统文化书法比赛、唐诗宋词元曲名篇朗读比赛等,吸引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是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3 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3.1 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区域民族特色相融合。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使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育内容更加接近学生实际,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区域民间特色文化活动相结合,如沧州的武术大赛、天津的曲艺节、山东的风筝节、山西的版画大赛等,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赋予传统的色彩与时代的特色,使其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教育内容。
3.2 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节日教育相融合。我国有着很多的传统节日,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节日相融合进行教育。例如,春节、元宵节举办民族大团结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举办祭扫烈士墓活动,开展向爱国英雄学习的主题教育活动;五一节开展热爱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七一举办爱党爱新时代的主题教育;国庆节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重阳节开展尊老爱老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