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鲜椒栽培技术

2019-01-06王东磊苏亚楠李雪菁王小野

吉林农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床土稀释液清水

王东磊,苏亚楠,李雪菁,王小野

(大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大安131300)

1 育苗

1.1 育苗地的选择

必须选背风向阳不积水,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育苗。

1.2 床土的配制及消毒

1.1.1 床土的配制 根据幼苗对床土的要求,必须合理,每10平方米育苗面积需营养土1.5立方米左右,配制比例为6份田土和3份腐熟农家肥加1份炉灰,另外,每立方米营养土加250克硫酸钾和100克锌铁复合肥。

1.1.2 床土的消毒 用50%代森铵液剂,加水200~400倍,配成稀释液,每平方米床土上面浇稀释液2~4公斤。配制代森铵稀释液时加水量的多少,依床土的干湿情况而定,床土湿度大的水少加些,反之则多加。代森铵可防治立枯病等土传病害。

2 种子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的生活力,促进种子发芽,播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

2.1 浸种

2.1.1 清水浸种 将种子浸入到清洁的20℃~30℃常温水中,捞去浮在水面的瘪子、果皮等,再换清水浸泡,大约为6~8小时,待种子充分吸胀后,反复多次搓洗,除去种皮外的黏液,用清水淘洗干净,晾干后即可播种。

2.1.2 药剂浸种 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播种或催芽,或用1%的生石灰浸一下;或取出种子阴干后,拌少量熟石灰粉或草木灰,中和酸性后播种。

2.2 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包好,放到恒温箱中,温度控制大28℃~30℃,一般在包种子的纱布或毛巾外再覆盖一层毛巾,使种子保持湿润。2天后,将种子放入30℃左右的温水中漂洗,再包好继续催芽,以后每隔1天漂洗1次,直到50%~60%的种子露出白芽。

3 播种

3.1 播种时间

当5厘米深床土升温至12℃时即可播种,大安市播种适期为3月下旬,保证4月1日前播种。

3.2 播种方法

播种前苗床应先浇足底水,待底水全部渗去后,先在床面撒一薄层过筛的细土。辣椒播种一般采用撒播,也可用干土或细煤灰与种子拌匀后再播,播种后要及时覆盖过筛的营养土1~1.5厘米厚,播后覆盖一层地膜。

4 定植前的准备

4.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2~3年未种茄科作物、向日葵、甜菜等作物,前茬没打过2.4-D丁酯或阿特拉津等对辣椒有害的除草剂的地块种植。

4.2 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种植红鲜椒的地块最好进行秋季耕翻,耕翻深度30厘米左右,没有条件进行秋季深翻的,定植前10天进行打垄,垄距60~65厘米或80厘米左右,整地同时施足底肥。一般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45~50立方米,N、P、K复合肥500公斤,尿素75公斤,硫酸锌20~30公斤。

4.3 覆膜

为提高红鲜椒产量及品质,最好进行覆膜栽培。覆膜宜在定植前7~10天进行,待土温升高后再定植,覆膜前一定要浇足底水,保证有良好的墒情,地膜应根据垄距规格来选择。

5 定植

红鲜椒的栽植密度一般为5.5万株/公顷。终霜期过后,大约在5月20日左右移栽。移载前,苗床内要浇透水(水渗后方能起苗),以便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减少秧苗损伤。先在地膜上根据株距的要求打孔,株距大约20~25厘米,然后把秧苗栽到定植孔内,浇好定植水,水下渗后用土将秧苗周围压实。

6 田间管理

6.1 查田补苗及打顶

定植3~4天后要及时查田补苗;移栽缓苗后及时打顶,从而限制主茎生长,促发侧枝,以夺取高产。

6.2 水分管理

辣椒定植后3~5天为缓苗期。定植后7天左右,心叶开始生长,当新根已经长出时,这时要浇一次缓苗水,适当蹲苗,使根系向土壤深处扩展,以利根深叶茂。北方浇水基本上地下水,水温较低,浇水应根据辣椒苗的情况而定,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以利于辣椒苗前期生长,辣椒大量挂果进入盛果期后,白天气温较高,加大了水分的蒸腾量。因此,浇水要勤浇、轻浇,不要大水漫灌。鲜椒采收前3~4天浇一次水,以增加产量和鲜椒的坚挺度。

6.3 追肥管理

红鲜椒生长旺盛,需肥量大,在底肥不足的情况下可在6月中下旬开花期和7月中旬结果期追施尿素,每次150公斤/公顷,生育期间喷0.3%~0.4%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3~4次。

6.4 护膜除草

辣椒定植后,地膜常因田间操作原因出现裂口影响地膜覆盖的效果,因此在进行田间操作时应小心,尽量不损坏薄膜外,一旦发现破裂,要及时用土压严,发现压土处有杂草,要及时除草并重新盖土压严,防止杂草长大,造成地膜大面积破损。

7 收获

鲜椒转红后,应分批收获。

猜你喜欢

床土稀释液清水
战灭歼菌细
只为清水润万家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清水一盏可供莲
蔬菜育苗中的不正常现象发生原因
清水芙蓉不自夸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基于沼渣的育苗基质配方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不同酶标抗体稀释液对酶标抗体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