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污染治理 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2019-01-06徐瑞璇
徐瑞璇
(泰安一中,山东泰安271000)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被不断提及,反复强调。可见,国家把保护环境放在了与发展经济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应当如此,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大数据表明,我们离“农业绿色发展”这一目标还差得很远。近年来,我国的农药产量已位列世界第一,仅2017年一年全国累计生产了291.4万吨农药;2018年5月,农用化肥的产量就达到499.8万吨,虽与前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庞大的数额依然不可忽视。
1 主要污染类型及危害
现代农业生产中有四类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是农药化肥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和家畜粪便污染,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污染类型。
西北部干旱地区的主要问题是农膜污染,即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一种形式,这与当地水热条件较差的环境状况有关;中东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农药化肥污染,这与该地区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的社会现实有关;南方地区的主要问题是家畜粪便污染,这与当地禽畜饲养水平高、规模大的发展现状有关。
1.1 农药化肥污染
对环境: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量可达到70%,且不易降解。不仅使种植的农作物上有农药残留,而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是持久的。残留的农药会留在土壤中,使土壤变成“农药储存库”,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还会随地表径流和农业退水进入各种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化肥在环境中的残留量同样可观。它不仅会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盐渍化,也会进入水体中,致使水体富营养化。
对生物:科学家曾在南极一些动物的体内发现了残留的农药DDT,这说明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农药对生物的污染可随物质循环遍及全球。而极地地区缺少分解者,残留的农药几乎不可降解。
农药和化肥对人体的伤害多是长期的。农药会损害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甚至可能致癌。化肥会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缺失,长期食用的人可能会患相关物质的缺乏症。
1.2 农膜污染
农用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长,至少200年才会降解;残留量也很大,据调查,一块连续覆膜3年的棉田,其农膜残留量可达到每平方公里50公斤以上。
残留的地膜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水分下渗变难,从而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使土壤的通气能力降低,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肥力。
1.3 秸秆焚烧污染
秸秆焚烧产生的烟尘不仅会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使飞机延误,而且会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健康,危害极大。秸秆焚烧时还可能会引发火灾,从而造成更大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 家畜粪便污染
家畜粪便会随养殖业排放出的污水进入各种水体,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及重金属离子会污染水质,对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2 治理措施
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预防要全面,从根本入手,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推进;以治理为辅,治理要彻底,措施要有针对性,对不同污染类型的土地状况采取分类治理措施。
2.1 预防措施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根本。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的事项和违规后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能有违法不罚的情况。在法律完善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农药、化肥、薄膜等农业用品的监管,阻止不合规定的产品进入市场。同时,也要对秸秆焚烧和污水排放进行监管。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保护环境、促进人地和谐相处的农业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已试行成功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例如“桑基鱼塘”、沼气池等环保可持续的模式。同时,推动农业方面的技术革新,加快研制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和功能型地膜。
2.2 治理措施
针对农药、化肥:用生物防治的措施代替传统农药。例如山东省农科院在2015年发明的“天敌卡片”。将带有害虫天敌卵的卡片放入农田中,待卵生长为成虫后,便可起到“以虫治虫”的效果,经济和生态效益都远高于喷洒农药。
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及喷洒时间和次数,改进喷洒方式。配方施肥,兼施化肥和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已破坏土壤的修复工作。通过施用相关产品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
针对秸秆:将秸秆打碎深埋,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可起到肥田的作用。用秸秆生产家畜和家禽的饲料,或用作工业原料,实现造纸、发电、制造薄膜等多种功效。修建沼气池,利用秸秆制取沼气。
3 结语
现代化的农业应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科技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实现更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治理好农业污染依旧是当前和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