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
2019-01-06王拥军
王拥军
(新疆阿克苏温宿县畜禽品种改良站 843100 )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林下生态鸡因其环保、绿色及健康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生态鸡的主流养殖方式。林下生态鸡不仅市场广阔,而且养殖成本低,随着其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如何在保护农户利益的前提下提高林下生态鸡的品质已成为当前林下生态鸡养殖的关键。本文就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技术进行具体介绍,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1 场地以及品种的选择
1.1 场地选择
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场地一般选择在山坡及丘陵等地势较高,并且具有良好通风及采光条件,同时具有丰富的杂草及昆虫的较为开阔的林地。所选地区树林的隐蔽度应当达到65%以上,并且在5km 以内没有较大的污染源,树林的坡度应小于10°。此外,所选基地应当具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取水方便。
1.2 鸡舍建设
应结合养殖数量来确定鸡舍及活动范围的大小。应当用塑料网将活动场地的周围围护起来,并且在网外挖一条约50cm的深坑从而实现排水及防护。场地内部应尽量保证地面平整,结合鸡的数量在场内堆放相应沙堆,从而保证鸡的沙浴及采食。与此同时,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在鸡舍内安装两层栖架。为了保证鸡的营养需求,在鸡舍内应放置充足的饲料及饮水器皿。
1.3 品种选择
应选择具有较好防疫效果的孵化场的鸡雏,或选择农村养殖户本地鸡自然孵化的健康鸡雏。所选择的鸡雏应羽毛整洁、大小适中、腹部柔软并且有弹性、叫声清脆并且活力旺盛。运输过程中应定时检查鸡雏,防止其因环境改变而生病,或者被闷死或者压死。鸡雏运输回鸡舍后首先应进行两周的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才可以进行混养。
2 养殖管理
2.1 雏鸡养殖管理
应选择在气温较为适宜的日期进行鸡苗进场。雏鸡一般要进行20d 左右的舍内饲养才可进行放养。放养之前可以每天对其进行适当放养。在此过程中要保证雏鸡充足且清洁的饮水。应为雏鸡提供优质饲料,并保证其合理光照。在饲养过程中应做好相关免疫计划,定期在其饲料及饮水当中添加预防药物。此外,还应做好相关受害的有效预防。
2.2 科学放养
当雏鸡的体重超过350g 后就可以进行放养。通常500 只左右为一群,采用轮牧分区方式进行放养。在此过程中应将鸡群的密度控制在150~20 只/亩。首先,可以将放养区域进行有效划分,在小区内经过3~5d 的放养后再逐渐扩大放养面积。在放牧前期,每天应进行5~6 次的补饲,而在放牧期可将补饲次数减少为2~3 次。在补饲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定时定量以防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等情况。在放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天气变化,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有效防止天气骤变对鸡群产生的不良影响。此外,不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鸡舍内干燥卫生。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应选择对鸡群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同时应定期更换消毒剂以防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抓鸡时不可过于粗暴,对鸡群饮食及饮水进行定期观察,以防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3 疾病防控
林下生态鸡由于长期进行放养,其放养过程中极容易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侵害,因而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相关疫病的防控工作。结合疫病流行特点建立科学的疾病防控程序,并严格按照相关防控程序进行防控。建立防疫档案并将疾病种类、症状、治疗时间及治疗药物详细记录于防疫档案中。定期开展疾病检测工作,一旦发现病鸡应对其进行隔离治疗。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者说明进行合理用药。
4 防止兽害
林下养殖生态鸡在养殖过程中极容易受到老鼠、老鹰、黄鼠狼、蛇及野狗等天敌的侵袭。因而,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止兽害的发生,每次放养前都应进行一次捕蛇及灭鼠行动。鸡舍不能太过简陋,应及时堵塞鸡舍墙壁上的洞眼,在鸡舍门口及窗户上安装尼龙网或丝网,对鸡舍起到加固作用。在夜晚应加强巡逻、值班,一旦发现兽害应立即制造声音将其吓跑。此外,还可以在养殖区内喂养小狗或者安放稻草人,对兽害进行有效驱赶。
5 避免应激
林下生态鸡在放养初期应有效控制其放养时间及放养范围,放养一段时间后才可逐渐延长放养时间并扩大放养范围。在放养初期可以在生态鸡的饲料或者饮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以防鸡群应激反应、食欲不振或者消化不良等现象的发生。
6 适时出栏
合适的饲养周期可以有效提高生态鸡品质及养殖户收益。饲养期过短肌肉含水量过多,营养成分积累过少,味道不鲜,肉质不佳;而饲养期过长,生态鸡肌纤维过老,同时养殖成本过大。因而养殖户应结合林下生态鸡的生长规律以及营养成分积累的特点确定其出栏时间。结合本人多年来林下生态鸡的养殖经验,一般养殖5 个月以后将生态鸡上市最为划算,此时不仅鸡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同时养殖户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