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瘟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
2019-01-06尹龙刘勇
尹 龙 刘 勇
(重庆市荣昌区铜鼓镇畜牧兽医站 402473)
猪瘟是一种动物疫病,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高度接触性的疫病,对猪畜牧业发展产生较大阻碍。猪瘟发病原因复杂,且发病周期较短,死亡率较高,近些年来,猪业发展逐渐快速,我国猪场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生猪出栏率大幅度提升,因此,导致越来越多的猪感染猪瘟。
1 猪瘟病流行现状
1.1 地区范围和周期
从世界范围内看,大部分以温和型猪瘟疫病为主,流行特点为周期及波浪形散发性流行。一般情况下,以3~4 年为一个传染周期,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疫点明显减少,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猪瘟情况不稳定的地区产生散发性流行情况。近些年来,我国猪瘟出现了新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反弹,具体表现为区域性大流行,同时还具有零散式猪瘟发生,且症状既有死亡率高的急性猪瘟症状,还具有顽固性猪瘟症状,因此,使我国猪瘟情况变得较为复杂且具有综合性。
1.2 猪瘟病发病特点
现阶段的猪瘟出现了非典型症状和温和性症状,并伴随无名高热。症状有所减轻,且发病死亡率也有所降低,没有特征就产生病理变化,因此,针对此种情况需要依赖实验室对其进行诊断、确诊。另外,猪瘟还出现持续感染及胎盘感染等综合症状。与此同时,带病毒的母猪不仅可以通过垂直传播,还可以产生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率达45%以上。并且,带病毒的公猪也能传染,使猪瘟出现持续感染的情况,在通过交配或是精液垂直传播,进而传染给仔猪,从而导致仔猪先天性感染猪瘟疫病[1]。
2 猪瘟病防制对策
2.1 提高免疫程序的科学性
通常情况下,可以在猪25 日龄和65 日龄时对其进行猪瘟免疫,每次免疫过程需要注射的疫苗为4 头份。另外,繁殖母猪可以在配种前15d 注射防制猪瘟的疫苗,同样为4 头份,或者在仔猪断奶时对母猪进行注射4 头份的猪瘟疫苗,另外需要注意,母猪在配种或者怀孕期内不可以注射猪瘟疫苗。种公猪也同样需要注射猪瘟疫苗,且保持每年注射两次,每次同样为4 头份注射量。
2.2 提高乳前免疫的正确使用率
乳前免疫又可以被称之为超前免疫或者是零时免疫,指的是乳猪出生后立即对其注射猪瘟疫苗,使用量为2 头份,从而提高仔猪抗体水平,抵挡母源抗体干扰,提高乳猪存活率。在乳前免疫后需要注意,在猪35 日龄时注射4 头份的猪瘟疫苗,同时还需要在猪70 日龄注射第二次猪瘟疫苗,注射量同样为4 头份。
2.3 合理选择猪瘟疫苗
在选择猪瘟疫苗时需要注意对其进行冷藏储运,猪瘟弱毒疫苗出厂后要全程冷藏。在对猪进行免疫过程中,需要注射猪瘟单苗,注意不应该注射三联苗(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乳前免疫和25 日龄免疫过程中不能使用三联苗。另外,针对猪瘟发病情况严重的养殖农场户,还应该选择C 株牛体反应苗或者是脾淋苗[2]。
2.4 对传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
猪瘟病死的猪或者是母猪产出的死胎及胎衣等需要进行科学处理,通常是将其深埋,或者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对于病猪粪尿也要进行及时清除,并对其进行发酵处理,养殖环境内的蚊蝇要定期消除,同时注意老鼠也需要定期消灭。
2.5 严格控制引种过程
在引种过程中,需要对引入的种猪进行科学选择,选择不带猪瘟强毒的种猪。同时,也需要对本猪场的种猪进行定期监测,对抗原呈现阳性的带毒猪进行合理淘汰,进而净化猪场内的猪瘟病毒。另外,还需要对猪瘟抗体水平定期监测,对免疫程序进行调整修改,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3]。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猪瘟情况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对当前猪瘟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进行探讨分析。为了能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提出猪瘟病的有效防制对策,首先提高免疫程序的科学性、提高乳前免疫的正确使用率,其次合理选择猪瘟疫苗,对传染源进行严格控制,最后还需要对引种过程进行严格控制。